李晗朱元璋

第70章 配享太庙(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70章 配享太庙

世界之大,果然超出咱老朱的想象。

一看到信中提到银子,朱元璋顿时来了极大的兴趣,也不知那里的银矿,比起倭国来亦如何。

总之,目标先定在这里,一步一步去实现吧。

“最后,我想着吧,既然大明已经准备开始工业进程了,那么农业也不能落下,毕竟农业乃工业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这一次,我给你送来了两样好东西,那个黄色的名叫土豆,红色的叫红薯。”

原来那两个其貌不扬的东西,是用来种的呀。

朱元璋拿起土豆看看,又拿起红薯看看,

那黄不拉叽跟土坷垃似的叫土豆,红色的叫红薯,这名字还真是贴切。

只是这俩玩意,能吃吗?

不知比起稻谷和麦子来,口感又如何呢?

“土豆和红薯,都能用来作为主食,亦可作为小吃,甚至也可以做菜,烹饪方式多样,可煮可蒸可炒可煎可炸,还可以烤着吃。

至于口感嘛,嘿嘿,倒是想给你老朱弄本关于土豆和红薯的菜谱来,就是怕你馋嘴一不留神给都吃完了。”

“哈哈哈哈哈”朱元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不过这也让他对土豆和红薯更加好奇了。

“土豆蒸煮的话,口感粉嫩,削皮切成条或薄片煎炸之,至外观焦黄便可,撒上盐,口感焦脆。

而红薯的话嘛,或蒸或烤,甘甜糯香,绵软甘甜,香糯可口,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朱元璋看着看着,不由口生津液,好嘛,生平第一次看封信还把自己给看饿了。

要不……

将目光投向了土豆和红薯。

待会儿试试?

反正有这么多,咱作为大明皇帝,吃几个怎么了?

“看到这里,老朱你肯定想成为大明第一个品尝的人吧,不过得注意了,土豆发芽的部分得切掉,否则会中毒的。”

朱元璋不由老脸一红,这老李,每回将自己的心思猜得透透的。

“除了好吃之外,红薯和土豆有很多优点,无须水田,只需旱地便可种植,也不需要像水稻或麦子那般打理,育种留种也方便,直接切成块埋进土里便行。

更重要的是,这两种作物,成熟期很短,只需三个月左右,便可收割了,而且,土豆一年最多能种两季,红薯一年最多能种四季。”

一年最多能种四季?

如此说来的话,岂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得吃,那便是没有青黄不接这一说了啊!

看来,这俩确实是好东西,是大明百姓的福音。

“当然,如果只有以上优点的话,还体现不出土豆和红薯的特点,之所以会推荐给你,是因为这俩的话,亩产量极高。”

极高?

那是有多高呢,朱元璋琢磨着,他当过农民,知道水稻产量。

一般江淮湖广一带,亩产量能有三百来斤,算得上是老天赏饭吃了。

在产量最高的太湖地区,最高也就四百来斤左右,那还得是风调雨顺,且没有蝗灾。

这土豆和红薯,能有多好呢,朱元璋大着胆子猜测了一下,要是能有个八百来斤左右,一年算三季好了,那也有一千八百来斤了。

这要是搁以往,想都不敢想啊,朱元璋的心情开始激动起来。

如果是真的话,那就没有饥荒一说了啊,那咱老朱,可真就是千古一帝了!

老李啊,咱正为灾荒的事情发愁呢,你就给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还真是咱的及时雨!

“种植得当的话,土豆一季的亩产量,马马虎虎能上个四千来斤吧,而红薯的话稍微高点,也就个五千来斤。

当然,要是技术提高了,产量也会进一步增加。

种植技术,我一并附在了信后。”

咖啡就大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他在同学聚会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莫名其妙竟然穿越了。还成了情满四合院世界的北京中医学院优秀毕业生。毕业求职现场,协和和轧钢厂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二话不说选择去当厂医。可这时竟然觉醒了“诸天垂钓”系统
佚名
繁花:从1987年开局
繁花:从1987年开局
关于繁花:从1987年开局:叶平安,上海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为了一客排骨年糕,回到了1987年的上海。开局一穷二白,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这个局要怎么破?不怕!反正离主角团这么近,抓住机会,一切都有转
九天九地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上一世,他是文盲,听从母亲重男轻女的旧思想,逼死了妻子和大女儿,二女儿记恨他一辈子,小女儿被拐卖几经波折死了,他落得个家破人亡。重生归来,他发誓要将妻女好好呵护在手心,把前世亏欠的全都弥补回来……
往来皆是客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年代+父子火葬场+追妻追女儿不复合+大女主觉醒逆袭打脸】夏相宜嫁给丈夫周裕礼六年,生下一儿一女,任劳任怨五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丈夫和儿子贬低和嫌弃。不但让她代替白月光下乡,还想抢她辛苦得来的工作,儿
茜朵夏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关于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李恪穿越到唐朝,成为李二第三子——蜀王李恪。本以为能当个逍遥快活的皇子,这辈子一直咸鱼下去,却意外觉醒了纨绔系统。早朝,突厥使者觐见李二。突厥看准大唐还未完全恢复元
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