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县令,开局忽悠大帝方正一李妙菡

第10章 黑心合同(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0章 黑心合同

次日一早

方正一被小桃叫醒,睡眼朦胧的等着小桃伺候穿衣。

嘴里含糊道:“几时了就给本少叫醒了?”

“正午啦!外面那两个京城商人等着见您呢”

小桃熟练地帮他穿好了官服,冰凉的湿毛巾一把扣在了他的脸上。

方正一顿时一机灵,精神了不少。

“哎呀,本少几日都没有睡好了,你也不能温柔点。”

小桃不说话,无奈的看着他,方正一一天最少睡6个时辰,她不能理解。

睡这么长时间不累么,再躺下去怕是要生疮了!

方正一心里苦哇,没啥娱乐生活除了睡觉还能干嘛?

本少心中的痛谁能懂。

换好衣服后方正一晃晃悠悠的走出了卧室。

为了方便,方正一的整个起居室都修在了衙门后院。

同时衙门为了应对桃源县的各种新模式还做了一番相应的改造。

有会客室,调解室,文书室等等大体上更像是现代的政府机构。

此刻景帝二人所在的房间乃是方正一当初重修衙门前单独设立的出来的一个房间。

此房间位置偏僻,隔音优秀。

屋里只有一条长桌,几把椅子,几个柜子。

房间没有窗,四周点满了油灯,房间正对门口的一面墙刻一行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下面桌子上则是摆放了一件怪异的装置。

一个巨大的喇叭,尾部带了一根针,下面则是对应了一个摇把跟铜柱,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屋子整体透露着简约但不简单的意味。

景帝背过双手,注视着墙上的诗句,一时间陷入沉默。

没多久,方正一便带着张彪进到屋内。

对着两人打了声招呼。

景帝缓缓转身,道:“方县令,此诗是你做的?”

“不,只是从古籍残片中所得,见写得好便刻在这墙上了。”

方少爷毕竟是体面人儿,抄诗这事儿还干不出来。

景帝感叹道:“好诗啊,未能见全篇实在是憾事。”

呦!没看出来,还是个爱国商人!

方正一心里琢磨着,嘴上却说道:“二位已经决定订购茶叶了?”

景帝点点头:“承蒙方县令照顾,希望今后能顺利合作,这茶叶也能在京城打出一片销路吧。”

“交易完成后我们即刻返京。”

“郭大,取银票!”

郭天养掏出银票摆在了方正一面前。

“方县令那茶要从何处取货呢?”

“呵呵,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张彪!”

张彪上前一步,从背后解下一个包裹,里面整整好好摆放了20块茶砖还有一个铁牌。

“这有二十块茶砖,每块一斤,验验货吧。”

“还有这桃花徽记,以后再来记得贴在马车之上,在桃源县保你畅通无阻,再来进货自会有人找你们,不必来见我。”

说完方正一递过去两张纸。

景帝接了过来,一张是与桃源县的合作合同,另一张则是保密协议。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我魂穿千年前,助女帝成仙
我魂穿千年前,助女帝成仙
【传统玄幻+男穿女+天才+爽文+杀伐果断】 我叫徐长生,我在得到仙人至宝的那天,却惨死女帝之手。 因仙人宝物,我魂穿至一千年前。 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恨纠葛,揭秘上古惊天隐秘!
飞天雨
宝塔仙缘记
宝塔仙缘记
关于宝塔仙缘记:数万年前的一场浩劫,导致修仙界传承大多断绝,直至后来有大能者重开修仙之路,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修仙界格局。少年方宇外出时,意外获得了一座神秘宝塔,自此开启了修仙之路。且让我们一起见证方宇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凡人,历经种种磨难与挑战,最终证得大道的故事……
幻梦今生
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生活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行,途中有快乐、有伤心、有苦难、有未知,也有无限的挑战。阅读指南:1.综穿多穿,平行世界,节奏缓慢生活种田流,时间线已死,不用考究了2.欢迎捉虫^-^ 3.作者玻璃心,不喜欢弃文就不用告诉作者了,谢谢专栏求个包养,新文早知道作者专栏戳戳戳O(≧▽≦)O已完结旧坑立意:乐观积极的心态会让生活不那么沉重
东北喵
你惹她干嘛!她身后全是疯批
你惹她干嘛!她身后全是疯批
【团宠甜文,救赎向,又名:女主她只想搞钱】 圣托利亚,一所容纳了富商、书香世家和政客子弟的私立贵族学院。 在普通学校的学生埋头做题以期望考到一个好学校的时候,这些少爷小姐们要学会的,却是如何扩展自己的人脉,维护家族的脸面。权力、金钱、人脉、资源是他们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一场意外,云苓成为了圣托利亚历史上的第一个资助生。随着她与众人的关系渐深,众人的过往也一一揭开。是堕落,还是选择被救赎,只在一念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