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高飞[足球]

第100章 Chapter100(1/5)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00章 Chapter100

chapter100

身为前顶级球员, 两个人踢的又是同一个位置, 齐达内显然很明白艾马尔的感受。

在接到经纪人的电话后, 艾马尔只是稍作考虑, 就明明确确地告诉自己的经纪人马斯卡尔迪,他无意去纽卡斯尔踢球。

其实艾马尔当时鼓足了勇气,毕竟他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决定会惹毛自己那位尚在阿根廷的经纪人——在阿根廷恶名远扬的经纪大鳄,马斯卡尔迪。

马斯卡尔迪是阿根廷国内最著名的经纪人之一, 他麾下拥有多名阿根廷国脚, 也是在整个足坛都赫赫有名的“人贩子”。

如果要形容他的丰功伟绩, 我们不得不介绍他的两个客户:贝隆和克雷斯波。

在04年足坛有个统计,选出足坛累计转会费最高的球员,而高举榜首和榜眼的, 正是这位大鳄的两个客户!

当时贝隆当时的累计转会费是7720万英镑, 而克雷斯波则是6887万英镑。

而之后贝隆和克雷斯波仍在颠沛流离, 如果是现在统计,这个数字只会更高。

麾下球员频频转会, 也是因为马斯卡尔迪并不满足球员的那点工资抽成, 他更看重的还是球员的转会费佣金!这就可见马斯卡尔迪的行事风格。

除了克雷斯波、贝隆这两名阿根廷国脚是他的客户外,“疯子”帕勒莫转会比利亚雷亚尔也是他的杰作, 智利双萨之一的萨拉斯也是他麾下的客户。

马斯卡尔迪最著名的交易就是在2000年操刀,让克雷斯波以5500万美金的转会费加盟拉齐奥。

而也在这一年, 艾马尔以2700万美金的转会费从河床转会到了瓦伦西亚。

可马斯卡尔迪更出名的还是购买小球员的所有权。

虽然这种随意买卖交易球员的所有权的行为现在已经被足坛严格控制监督, 却难以在一时之内彻底杜绝。

和很多命运凄惨的小球员不同, 艾马尔是幸运的。

他在15岁就被挖到阿根廷豪门河床队,很快成名,吸引了马斯卡尔迪的注意力,成为了他的客户

而艾马尔的父亲就是职业球员,眼光长远,当然不会允许马斯卡尔迪拥有自己儿子的所有权

可在日常相处中,性格内向低调又内敛,几乎可以说是梅西的另一个翻版的艾马尔在和马斯卡尔迪的相处中是处于弱势的。

让艾马尔鼓足勇气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加盟萨拉戈萨的决定。

在2006年艾马尔离开了瓦伦西亚的时候,有很多球队供其选择,在马斯卡尔迪的力劝下,艾马尔出人意料地加盟了萨拉戈萨。

当时这笔交易震惊了萨拉戈萨的球迷,被视作俱乐部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转会。

可对艾马尔本人来说,他当时更倾向于追随恩师贝尼特斯,对,就是在利物浦被兰道尔惦记“龙哥”那位。

有了萨拉戈萨的失败经历,再加上错过了追随恩师的机会,而兰道尔又是足坛著名的仅次于温格的“恋|童|癖”,艾马尔并不看好自己在纽卡斯尔的未来。

他刚过了28岁的生日没几个月,还没有考虑养老!

他还想参加10年的世界杯,尽管那是在2年后的事。

所以艾马尔压根没有听纽卡斯尔开出的合同,就直接、果断、不容转圜地请马斯卡尔迪拒绝这一桩转会。

“尽管萨拉戈萨情况不妙,可我想西甲的土壤更适合我。”这是艾马尔给出的理由。

一世执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她的宫廷生活,宛如一场噩梦。入宫后,折磨如影随形,即便费尽心思靠近太子,却依然未获庇佑。彼时的她,为求生存,不仅谋划着借太子之力逃离这吃人的皇宫,甚至还生出毒杀老皇帝的大胆念头,企图在绝境中的孤注一掷
佚名
强制宠溺,假千金有大佬外挂
强制宠溺,假千金有大佬外挂
订婚宴上,真相如利刃刺破梦幻泡影,她竟是错位的假千金,很快,她被无情逐出家门。未婚夫与真千金的甜蜜相拥,让她成为全城笑柄,从云端跌落尘埃。为了一雪前耻,她毅然决然投入那位神秘大佬的温暖怀抱,世人皆以为
佚名
官海风云:从正义开始
官海风云:从正义开始
一场大雨,将原本要下班回家的他拦截在了办公楼,因此错过了和女朋友的约会。她:“分手吧。”他:“我们都要结婚了,为什么!”他不知道为什么分手,就像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上司打压一样。或许,他真的不属于这里。郁
佚名
别爱了!我都要被你囚疯了
别爱了!我都要被你囚疯了
她的人生,在被掳至漠北的那一刻彻底改写。那个主宰她命运的男人,用强硬的姿态斩断她归乡的念想,一句“回大凌,你想都别想”,如冰冷的枷锁;可又以深情的恳求“留在我身边”,试图留住她的人。从踏上漠北土地起,
佚名
无敌于世,一滴血的我,杀穿万界
无敌于世,一滴血的我,杀穿万界
当万界游戏席卷全球,全民狂欢穿越之时,有位大佬却遭人暗算,命悬一线!好在万界游戏及时出手,将他从死神手里抢回。可当他看到自己的属性面板,简直惨不忍睹,生命值上限直接锁死成一!不过,他觉醒的天赋却让人眼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