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炉,可提炼万物

第339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398章

目光快速在苏言身上扫视,似要看出,苏言为何有这样的口气,能说出这样的话语。

“道友放心,相信这也是你最后一次见到!”

苏言不慌不忙,打量着眼前熟人。

一声道友,无形间将对方拉到与自己同一水平境地。

当年前往圣灵教,他隐匿修为境界,暗中潜入。

自己认得眼前人,对方却不可能记得自己。

“哈哈哈!好大的口气,你的实力老夫尚未见到,但你这口气,却是老夫生平所见绝无仅有。”

“区区出窍期初期修为境界,怎么……你认为自己实力,比那边那家伙,还要更强不成?”

“还是说,你打算拖延老朽,给那家伙争取出招机会呢?”

血云道人放声狂笑,说着,目光扫过远方东海剑圣柳华所在方向一眼。

对苏言,脸上不屑一顾,可他心中,却未敢放松警惕。

到底是修炼上千年的老怪物,就算明知道对方可能在说大话,该小心还是要小心。

“柳前辈若真要动手杀人,何须老夫为他拖延时间。”

“至于实力,真论起来,老夫自认不及柳华前辈。但……实力不及柳华前辈,难道就不能杀你不成?”

苏言挑了挑眉,气态悠然,让血云道人看不穿他此刻心思。

“哼!老朽倒是要看看,你这家伙,究竟有几斤几两,敢在老朽这里大放厥词。”

一时看不明白,血云道人不敢大意。

心中保持着警惕,手上法诀加催。

空中魔气凝聚的巨兽,陡然加速,铜铃般的大眼睛直勾勾锁定苏言,直奔苏言夺命而去。

“区区一杆白骨幡,道友真以为凭借这小小邪宝,可以任意而为?”

苏言厉声呵斥一声,声如天雷滚滚。

话音方落,体内真元暗运,双手飞舞间,快速掐诀,催动五雷正法之功。

先前经验让他知道,要想将这流沙地吞噬力量影响降至最低,雷法是最合适的功法。

再者,对付邪气魔氛,以雷法破局,也是最妙。

雷法催动,蕴藏五脏当中的土神雷,顷刻出现。

道道雷光,环绕周身,形成一道电网。

雷光闪耀间,一股仿佛能摧毁世间一切的毁灭力量气息扩散开来。

土神雷,乃五大神雷之一,其威能堪比九天劫雷。

雷法克世间万法,更克一切邪祟。

被苏言一口叫破名字,白骨幡当空一颤,气势先若三分。

再感受到雷霆带来的毁灭气息,更是顷刻如遇天敌。

剧烈颤抖间,当中邪气瞬间变得紊乱。

而白骨幡这般反应,血云道人借白骨幡,以魔气凝聚的异兽,也顿受影响。

眨眼间,原本声威赫赫的异兽,全身魔气、邪气乱窜,已经是飘忽欲散。

“咦?怎么会,这雷法威力虽然不俗,但还不至于威胁到令旗法宝才对?”

血云道人见状顿感意外,轻咦一声,手上法诀迅速变幻,当即就要稳住身前法宝。

可他法诀落下,不但没能稳住白骨幡。

反倒‘嗖’的一声,白骨幡竟是挣脱掌控,化光遁至千丈外。

半空攻势,也随之彻底消散。只余滚滚魔气,消散四方。

“怎会如此?”

看着悬停远处,脱离自身掌控的白骨幡,血云道人面露惊色。

声音响起,惊疑目光也随之落在苏言身上,似要从苏言身上看出

发生这变故端倪。

可不管怎么看,眼前之人除了催动雷法之外,并无其他特殊地方。

雷法固然不俗,对方修为实力摆在眼前,实在算不得什么。或许能有一拼之力,却绝对不是白骨幡对手才对。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