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暗投明秦瑱刘备曹操

第三百六十四章 兵出汉中,巨额亏空(1/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百六十四章 兵出汉中,巨额亏空

建安六年十月下旬,却说张松回到了蜀郡,便先寻到了法正与孟达二人。

言说入了荆州之后便得刘备款待,见其言行举止,果然是位明主。

孟达一听这话,不由心神往之,但法正听闻刘备欲与刘璋联合夺取汉中,便苦笑道:

“如此观之,我等虽欲献益州,此功却又需被秦瑱领受!”

张松见他言语,心知法正必然发现了什么,不由问其缘故,便见法正道:

“兄去只闻秦瑱欲取汉中,却不明秦瑱取汉中之意也!”

“因是现在曹操放在官渡兵败,但麾下却有坚关守之。”

“刘征东若欲北上,必要损兵折将,且难有成效败之。”

“而若是被刘征东取了汉中,则刘征东便可联合刘季玉北上关中。

“故此,曹操一旦知晓刘征东出兵汉中,必要亲自率大军前来抵御。”

“吾观秦瑱之计,明面上乃是助力我西川,实则却意在引诱曹操主力前来。”

“此外袁绍使者已至,见刘征东欲取汉中,便会出兵进攻曹操后路。”

“待得曹操两面受敌,麾下兵马四散,秦瑱便可夺取南阳等地。”

“此乃谋划三家图谋曹操之计,若是曹操中计,则关中与天子皆会落入刘征东之手。”

“等得关中与南阳等地陷落,倒时再取蜀中,岂不轻而易举?”

“枉我等还在此处谋献益州,秦瑱却已在谋划天下!”

“此计一成,我等便献益州,功劳也当远不及秦瑱。”

二人听着法正的分析,不由面面相觑,没想到秦瑱的建议中竟隐藏了一个灭国大计!

怪不得即便张松已然表态,刘备却没有表现得很有兴趣的模样。

相较彻底击败曹操,一个西川的吸引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想到此处,张松不由皱着眉头道:“事即已如此,如之奈何?”

现在他已经领受了刘备之命前来说服刘璋,即便发现了秦瑱的谋划,也只能默默接受。

不过相较于他来说,法正却是不太慌张,直接表态道:

“不论如何,此乃我等建功之机也,兄自可前去规劝刘璋。”

“待刘璋允诺之后,便荐小弟前往荆州助力,等成事之后,小弟自规劝刘征东南下。”

“如此,小弟可先往刘征东麾下效力,可保我等献州之功。”

孟达见他准备去面见刘备,当即也表态自己愿意一道前去。

见得二人如此,张松便点头应诺,次日便进入府中面见刘璋。

待见的刘璋,他又言说刘备所请诸事,随之给刘璋建议道:

“而今刘征东宽厚待人,实无取西川之意,操乃汉贼,欲篡天下,不可为言。”

“何不借刘征东之力讨伐汉中,如此即可除贼,也可保川中平安!”

刘璋一听刘备如此友善,心中自是大喜,见之还准备讨伐张鲁,便笑道:

“吾有此心久矣,幸得刘征东念此,自当依从,但不知谁可为使?”

张松见之,便建议派遣法正、孟达领兵助力,让刘备从东边进攻,他们从南边进攻。

这也是秦瑱给张松说的合作思路,刘备军不路过蜀中,直接从荆州出发!

刘璋一听刘备不过境,便喜刘备心诚,索性应诺此事,招来法正孟达二人。

以法正为此次使者,先通情好,又让孟达领兵五千前去刘备麾下效力。

正商议间,忽见一人从府外行入,急得满头大汗,连声大呼道:

“主公若听张松之言,则西川之地,早晚必被刘备所取!”

鲸二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神:开局在苍南市混日子
斩神:开局在苍南市混日子
关于斩神:开局在苍南市混日子:开局就穿越到斩神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太危险了吧,怎么办?在线等,急呀!还好觉醒了金手指。开局就抽中了武庚纪里黑龙的血脉,只要吞噬神秘,禁虚,神明,就能抽取武庚纪里各种各样的能力。仅凭无色界神力,就足以横扫各大神域,且看我在斩神里成就最强神明,最后超脱纬度。
李歌不语
传承在手,我成了混世国医
传承在手,我成了混世国医
他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本应该骄子一般的存在,却意外被纨绔所伤,成了傻子。 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回到村子里,跟着父母一起生活,这天却无意间撞破了村长好事。 上一秒,他被灭口推下悬崖; 下一秒,他不仅没死,还觉醒了龙阳真人传承…… 人这一辈子,坏心眼是要不得的,人在做,天在看,村长不想让他说出去的事,他偏偏要……
佚名
熢火之下
熢火之下
特别纪念小知闲闲,抗战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简单抗争才是这个世界主旋律,缅怀先烈。
横霸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你相信这个世界存在诡吗?你认为这个世界存在诡吗? 我相信, 我叫齐鸣,你也可以叫我小六;希望,在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 【深夜勿看!!!】
南路河畔的纯爱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
八零后中年大叔意外穿越! 他可只是个小小杂货铺老板啊,怎么就穿成了李世民的第十个儿子? 他可不想小小年龄就被李世民派遣到封地啊! 看他开局心脏复苏救燕妃,研制青霉素贿赂李世民! 逆袭唐皇不要太简单!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