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无尽

第153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537章

张庆文呵呵一笑,自然不计较高妍这小小的“任性”,问道:“那行,小卫,你说说看。”

青山省和张庆文的情况,和静江那边,有所不同。

秦正安来静江,几乎是等着接柳傅军的书记位置,但青山这边,省委书记任敬明同志是三年前调任的,也不和柳傅军一样,年龄即将到线。

所以,青山的情况会比较复杂些。

张庆文现在关注的,自然还是经济建设这一块的工作。

卫江南似乎早有准备,闻言也不客气,一挺胸,说道:“省长,我的浅见呢,主要就是三点。第一点,解放思想。”

“青山因为地理因素和历史原因,山地多平原少,物产不丰,大多数群众习惯了土里刨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眼界方面,稍嫌不广。”

“这个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开阔,就没有敢打敢拼的闯劲,缺少向上的动力。”

张庆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所以你在大义搞那个全民创投活动,就是要激发民间这种创业的动力和热情?”

果然不愧是身居高位的大人物,尽管卫江南没有专程向他做过汇报,还是一下子就抓住了全民创投活动的精髓。

“是的,省长。我就是这个目的。”

“以实际的例子,来带动更多人投身创业的大潮之中。”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只是有些人敢于去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更多的人,却是不敢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这就是政府的职责了,必须加强宣传和引导。”

张庆文轻轻颔首,显然颇为认可。

“民间要改变思想,首先是政府要改变思想。否则的话,民间创业的激情,是很容易被浇灭的。”

卫江南强调了一句。

“或者说,政府主政官员首先改变思想,才能带动民间创业的激情。毕竟我们也不能全靠省里去做宣传鼓动。省里只能抓总,具体工作,还得靠下边去完成。”

“经济建设方面,可以先行。”

这句话的意思,张庆文和高妍自然明白。

张庆文目前是省政府一把手,不是省委一把手,而省政府负责全省经济建设工作。

全省主要领导干部解放思想,主要还得看省委书记任敬明是个什么思路,庆文省长可指挥不动人家敬明书记。

经济建设工作先行一步,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嗯,除了你说的这个全民创业的模式,你在经济建设上还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对卫江南的建议,张庆文一向都是非常重视的。

“走出去!”

卫江南依旧还是毫不犹豫地说道。

“还是刚才那个思路,一是经济走出去,二是干部走出去。”

“青山经济落后虽然是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口众多,物产不丰。”

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历朝历代都是最根本的矛盾。

王朝人口相对较少,土地足够的时候,只要皇帝不折腾,与民休养,很容易发展成盛世。盛世大发展,人口爆炸式增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供需矛盾变得极其激烈,就是王朝衰落的开端。

就明末那个局面,搁谁当了皇帝,都得在煤山上吊。

“现在全国经济都在高速发展,咱们青山,一定要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

因为是向张庆文汇报,卫江南自然而然的说了“咱们青山”,显得自己不是外人。

“青山还是有不少地方特色产业的,要扩大产能,首先就要扩大销路,只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走出去,把产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邪物典当行:我只算大凶命
邪物典当行:我只算大凶命
我经营着一家祖传当铺,自我爷爷创立初期就立下一个规矩,只收邪物,凡是收上来一样东西,必须为顾客免费算一卦,借此抵消物品的本来价值。邪物经过处理,能为普通人改贫贱之命,升官发财,解除厄运;这些年我收过很
张自道
仕途升迁:从成为前女友上司开始
仕途升迁:从成为前女友上司开始
三年前,他因为公考失误,女友直接跟他提了分手,理由简直可笑。他配不上她了?三年后,否极则泰,小往大来,他从研究生毕业开始主攻仕途,巧妙运用权术、官谋、世情,步步高升,踏上仕途巅峰!两人相见的那一刻,前
佚名
姐,走阴别上头
姐,走阴别上头
十年前,我姐为了破碎的家,远去东莞,骗了老板钱,带走了十八个姐妹!十年后,我姐借尸还运,带来神秘的黑金和财富,替我做了阴人契约!自此,我踏入了一个诡秘的江湖,取尸运,借人道,镇邪灵。一切都要从我姐回来
老睿说书
重生零零年:我在官场如鱼得水
重生零零年:我在官场如鱼得水
上一世,我在考公面试的时候被高中隔壁班的同学给阴了。他说让他爸的司机从我去面试,可没想到中途汽车抛锚,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直接错过了面试。重生这一世,我凭借上一世的经验,过五关斩六将,直接考公上岸。改写
佚名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
出生那夜,他就被亲生父母扔在一户人家门口,沦为孤儿。好在养父母待他不薄,长大后靠着自己学来的厨艺开了一家火锅店。但显而易见,快倒闭了。“唉,出师不利呀,第一次开店就搞得这逼样。”直到某天,他的火锅店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