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78章
之后……
再也没有之后了。
能源部再想联系他们参观访问,两家厂子都以产线忙碌、已超负荷工作,没空接待外来参观委婉拒绝了他们。
偏偏还真拿他们没法子,因为春耕在即,生产是头等要事,一切的活动都要往后靠。
现在他知道邵老炮能去参观访问,人家请他、他还不想去?那颗心是一下子变得无比的酸涩和煎熬。
老爷子乐呵呵地说:“哦?就哪样儿啊?你给我仔细说说,它是不是做得太磕碜了,没啥人去看,非得拉我去给它撑场面?真是太没出息了!”
是不是没有副总理亲自视察,没有主席亲自发来勉励贺电,也没有全官媒报纸、广播电台播放。更没有一日游冰城街道,引起全城老百姓围观一睹风采,把路堵得水泄不通?
对面又是一阵沉默,“……”
李老忍下心里的酸,说:“老邵……要不你给我联系方式,你老了,我还年轻着,受得了严寒,我替你瞅瞅那拖拉机到底值不值。”
……
冰城神农拖拉机总装厂。
总装厂由第一机械厂、伟建机器厂共同建立,总装流水线上忙得热火朝天,24小时满负荷运转。
休息间里,沈卫眉开眼笑地拿着新出炉的报纸,念给众人听,“主席说这是我国重工业发展史上辉煌的一笔,这份荣誉属于大家,他称赞我们是国之栋梁,让咱再接再厉!”
刚下了生产线的工人们面庞黝黑,浑身机油污渍,那张脸上唯有一双眼睛迸射出激动骄傲的异样光芒。
姜政中看到安邦国过来,随手抄了一份报纸给他,“安总工,您看看报纸,特大的版面,全是您的采访。”
那天拖拉机游街检阅后,安邦国就一头扎在生产线,几天来没外出一步,早已是不问世事,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他把报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呵呵了声,“啧,这报纸写得不够客观呢,啥的九家军工厂联合生产。”
明明就是两家!后期生产力不足才搞出了“模块化生产”,拉了其余七家参与生产。倒是让他们白捡了便宜!
安邦国满意地点头,“不过文章写得不错,展现了咱们军工科技负责任的面貌,不错不错。”
最重要的是照片拍得深得安邦国的心,把他拍得很魁梧、很精神。
报刊采访的时候江老精神不济婉拒了,周老有保密任务婉拒了,小林被特务搞怕了,也婉拒了,只能把抓生产任务的安邦国推了出来。
偌大的版面全是他和工人们的采访。
林红樱伸过脖子,好奇地看了眼报纸,“让我看看。”
“写得真不错,文笔斐然精彩,叙事扣人心弦!啧啧啧!”夸得连她都不好意思看了。
什么攻坚困难关键时期被折磨得几个晚上合不了眼都是小事,还有科研人员被特务出卖险些丧命、重拾理念回到岗位,生产遭受打击峰回路转提出“模块化生产”,外界质疑纷呈,两大单位如何受到冷遇、惨遭拒绝……都给它写出花来了。
生产过程中,最困难的难道不是每天两顿没滋没味的清汤黄豆粥吗?最幸福的难道不是取得进展后小组的加餐时刻吗?
林红樱灵机一动问:“主席的贺电都发来了,领导今晚不得给大伙加顿餐?”
“加,当然要加!”安邦国爽快地说。
“有两个肉吗?”林红樱试探地问。
“当然有,就两个肉!”安邦国爽快地决定。
工人们齐聚起来高兴地欢呼。
吃完一顿丰盛的午餐,林红樱查看当天生产数据。
在各厂产能拉满的前提下,总装厂每天能生产约80台拖拉机,月均240台,年均近三万台拖拉机,已经是极为彪悍的数据。后世的某款拖拉机机型,顶多也不过年产两万台。
但仍旧杯水车薪,订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每一台拖拉机刚下线,就脚不沾地运到农垦军团,送到垦荒前线,以确保春耕之前尽可能多开垦良田。
黑省的黑土地土壤肥力高、素有“一两土二两油”的美誉,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平原地区土地开垦出来当年就可以种植谷类主食作物。
其他的各大农场也在翘首以盼,负责人天天蹲在厂房外等候。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