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纳妾?那就给他一纸休书

第46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64章

“伯母,您怎么想起来邀请沈夫人了?难不成,您与她之间相识?”

孙夫人笑了笑,“我跟着老爷到任上,足足有十年没回过京城了,哪里会认识京城的人。”

“不过是沈氏与我母家京城里的姻亲有些联系,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与她走动走动罢了。”

孙夫人看似什么都说了,其实,一句有用的都没说。

李今纾也懂事的没在问,反而夸起了她手中的茶,“伯母这茶,内质充足,与之前的似是不同。”

“哦,说说?这茶有何不同之处?”孙夫人神秘一笑,示意她道。

李今纾见状,歪头想了想,“这茶比起之前的,入口蕴含一种厚度、一种稠感,暗藏力量在其中。

舌头推推茶汤,汤水流动都带着和舌头对抗的阻力。

喝完后,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我曾有幸尝过,送往京城的贡茶。

伯母这茶,与贡茶,倒也不相上下了。”

李今纾说完,面上没表示什么,但心里却充满了好奇。

孙夫人府上,怎么突然就有了贡茶?

她虽然最近没有来找她说话,可以前也没少来。

她确定,这茶是今日才尝到的。

以前的茶虽也是上品,但今日的茶,却是上品中的极品。

李今纾这般笃定,也只是因为这茶,她曾在某一位茶商公子那里得了少许。

听他说,这茶是送进宫里的。

她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孙夫人了。

可没想到,她现在才发现,孙夫人竟然还有宫里的门路?

孙夫人听完,眼神夸赞的看着她,“说的不错,这正是往宫里送的贡茶。”

闻言,李今纾连忙放下茶杯,“那我可真是有福了,居然能尝到贡茶,可都是托了伯母的福。”

听着李今纾的恭维,孙夫人眉眼间尽是得意。

“我娘家姻亲,跟宫里的贵人说的着话。

连带着我这个小人物,也被贵人提了一嘴,这不~”

孙夫人点了点面前的茶,“这贡茶,便是贵人的恩赐。

虽有幸得了贵人赏赐,却也只得了三两。”

孙夫人似是在嫌弃少,可只要不瞎,就能看的出来,她眼里溢出来的显摆之意。

精明如李今纾,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她故作震惊的看着她,

“伯母,您这可是在贵人那里得了脸呢!

指不定,伯父多年来的功劳与苦劳,也要因为伯母的这际遇,被上头大加赞赏呢!”

“你这小嘴儿,可真会说。不过要真是这样就好了。”孙夫人听到这话,越发笑的开怀。

“哪里是我会说,还得是伯母您面子大呢,连贵人都惦记着。”

李今纾坐在一边,夸奖着孙夫人,将她哄的眉开眼笑的。

虽说孙夫人心里知道,贵人之所以抬举她,还是因为贵人有事吩咐她。

但是,谁不愿意听好话呢!

更何况,李今纾一个小丫头,又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

是以,孙夫人也就当是她真心在夸赞自己。

两人聊着聊着,孙夫人又问起了李今纾的母亲,

“对了,你母亲身子怎么样了?”

李今纾听到这里,敛下的眸子闪过一抹不耐。

她不喜欢别人提起她那个病殃殃,看似认命,实则一心祈求上天给她一个儿子的母亲。

她快速将情绪隐藏,再抬起头后,面色已经如常,只眼底有些明显的伤感,“回伯母,母亲还是老样子。”

李今纾说起母亲,脸上挂着浅浅的担忧和失落,让孙夫人以为,她是想起了母亲的身子难过。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军火圈大佬,杨蜜带崽找上门
我,军火圈大佬,杨蜜带崽找上门
他年仅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控了国内各大领域之首,科研医疗军工他全部精通!某天,他却被告知自己和杨蜜有个三岁的萌娃。确认是亲生娃娃后,军火大佬摇身一变成了全职奶爸。只因萌娃一句话:“霸霸,我不想他们
佚名
认亲后,盛爷夫人她靠掉马风靡全球!
认亲后,盛爷夫人她靠掉马风靡全球!
爆!京城豪门沈家被抱错十几年的真千金从乡下回来了!传闻她初中辍学,整天浑浑噩噩,啥也不会就是个废柴?!众名媛:咦,土包子就算读上十年书,也不配跟我们相提并论!可谁知,废柴居然只是真千金摆烂的一个保护色
七只喵
被黄昏吞噬的光
被黄昏吞噬的光
订婚当天,苏瑾谙去医院拿胃镜活检结果,发现是晚期。还未来得及询问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却收到了未婚夫和别人订婚的消息。全网直播的世纪订婚宴,顾承泽和新未婚妻戴着的订婚戒竟然是自己亲自设计的款式。上面甚至还
听风
闺女别哭,爹其实是无敌神帝
闺女别哭,爹其实是无敌神帝
关于闺女别哭,爹其实是无敌神帝:叶天是高天上的玄霄神帝,借助造化轮回盘重走来时路,一步步封印修为记忆成为凡人。化凡的叶天跟隐藏身份的女帝夏凉秋,育有一女叶筱筱。夏凉秋不得已离开叶天父女二人。而叶天也因
劲爆小龙虾
重生:这府内我拒当冤大头
重生:这府内我拒当冤大头
前世,她满心赤诚,为府邸操持一切,哪怕手段强硬招来恶评也不在乎,一心只盼日子安稳,家人和睦。可命运却给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生命终结的那一刻,真相如汹涌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那个住在府里偏僻角落,平日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