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第209章 大城之议(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09章 大城之议

孙权迁治后,一直有人进谏扩建建业。

他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

建业有长江作为天堑,城池的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江东目前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没必要耗费在城建上。

卫温购买好土地后,城内大多数宅邸都属于孙权。

孙权没有吝啬,而是赏赐给张昭、周瑜、张纮等臣子。

将士们的家眷,也都会一步步地安顿到建业。

当然,孙权给的宅邸不大,只是建业原来的旧房子。

一套宅邸,住几十人上百人不成问题。

臣子要想享受,只能自己花钱去重新建造。

这一部分钱,孙权不打算出。

他还在城外圈了一些庄园,最少也是上千亩地,主要是用来赏赐给有功之臣。

对于钱财和耕地方面,孙权足够地慷慨。唯有在奉邑和私兵上,没有妥协一步。

权力,必须拿捏到自己的手里。孙权想赏赐给谁,便赏赐给谁。

等到他拟订好赏赐的名单,卫温再核算一遍。

蓦地发现,孙权提前收购土地,并没有获得多少利润。

现在变卖的话,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千金。

孙权自上位以来,还没有大肆地封赏过群臣。

此次慷慨一回,倒不会觉得肉疼。

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便能轻松收拢人心。

等到商贸繁荣起来,各地的士族、豪绅、地主入住建业,土地的价值还会攀升。

所以孙权并不打算现在变卖土地,以后用来赏赐给功臣,尚且不够用。

房地产的开发,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百姓手里有钱。

最少也得豪绅、地主、士族有钱,就江东目前的状况而言,是发展不起房地产的。

鲁肃初步估算后,认为建业城内能安顿十万人口,算是相当不错的大城了。

按照江东目前的发展速度,一年后说不定能汇聚到三十万众。

将军们、官员们的家属,肯定要安顿进来。

孙权召开会议,特地探讨了此事。

众人齐聚一堂,又谈起建造大城之事。

孙权目若朗星,语态斩截道:

“城池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不如先在城外,建造起民宅。”

“发展一两年后,城池的规模有多大,城墙就圈多少地。”

“你们要是有精力,为江东多屯两亩田,百姓一定会感谢在座的诸位。”

一个小郡,大概也就十几万人口。

中等郡有二三十万人,相当不错了。

建业能不能发展成为几十万人的大城,孙权也没有绝对的信心。

毕竟他治下人口,也才四百多万。

建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经历战乱。

江东水师的强大,能掐断曹操向南的野心。

孙权有时间,一年一年地规划建业。为了面子劳民伤财,根本没有必要。

等到潘璋、蒋钦抓到足够的佃户、劳役,才是江东施展拳脚之时。

鲁肃拱手施礼,激动道:

“主公承基,大小用命,文臣秉众事,武将为爪牙。”

“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

群臣也跟着高呼“英明”,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张昭悬着的心,缓缓地放下。

江东大肆开荒、屯田,那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费时费力都值得。

自迁治以来,孙权多赏赐田产、宅邸。

张昭不免有些担心,江东之主会走奢靡之风。

如今孙权不建宫室,也不建造大城,真正地契合江东的发展。

说明江东之主的志向,更加地远大!

世家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顶替哥哥为大理寺少卿,惊呆众人
顶替哥哥为大理寺少卿,惊呆众人
陈昭穿越到古代社会,因为哥哥陈钧失踪三个月了,陈昭被逼无奈,顶替哥哥成为大理寺少卿,凭着过硬的现代办案手段,惊呆众人。同时,他发现哥哥的失踪是一场巨大的阴谋,而他自己也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
金色闪电
清冷太子逐渐开始不对劲
清冷太子逐渐开始不对劲
前世,她是悲惨炮灰。重生归来,她誓要改写命运,踹飞渣男未婚夫,直奔前世赐她毒酒的落魄太子而去。此时的他,失忆落魄,却成了她的仆人,被迫跪着为她洗脚。她一边享受着欺凌他的快感,一边寻找机会复仇。然而,天
佚名
重回1990:开局拿下姐姐的村花闺蜜
重回1990:开局拿下姐姐的村花闺蜜
林峰重生回到1990年,但还是迟了一步,子弹已经飞出去了,醉酒后的他将姐姐的村花闺蜜顾小桃给嚯嚯了!为了弥补前世锥心的遗憾和伤痛,他决定痛改前非努力搞钱风光迎娶顾小桃。然而事与愿违,与顾小桃的婚事遭到
唐家嫩少
六宫独宠,皇帝天天不早朝
六宫独宠,皇帝天天不早朝
她不过是东宫之中一介传菜宫婢,平素里难见太子、太子妃与良娣等主子尊容。她自恃福泽深厚,主子的怒火落不到自己头上,又有厨房管事宫女照拂,吃得珠圆玉润,只道这福气能绵延不绝。一日值夜后,白日正好补眠,却不
佚名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前世周志高因前女友劈腿分手气不过,反被人打住院,贵人张同伟出事,今生以一枚子弹入局,美女县长刘晓雅空降当靠山,竟惦记我身子数年之久!既已重生,先借刘晓雅关系步入正轨,再一步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成为那人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