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
- 他穿越了,来到了平行世界的大明,皇帝也叫朱重八。起初,他本想混吃等死,什么忠君报国,都不如逍遥自在重要!然而,系统突然觉醒……开局福利就是一百条命,今世死的越伟大,来世福报越大。他:“我行,我可以!”
- 佚名

- 基层崛起陆天明尹晨曦
- 省考第一名的陆天明,惨遭女友背叛,机缘巧合撞上了相助自己的贵人,仕途无望的陆天明做出惊人之举,此后,一路狂飙.....
- 苍狼li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八十章 侯府往事11
后来据武浑侯所说,在听到那位圣女如此的话后,武浑侯当场拒绝了,然后立刻离开了拓拔国,自那以后再也没有踏入过拓拔国领土半步。
而在武浑侯回到军中几日后,拓拔国国师派来的信使,到了武浑侯的军中,说那位圣女在武浑侯离开之后开始绝食,并且一度陷入了昏迷之中。国师看到后心急如焚,于是派了信使前去寻找武浑侯,希望武浑侯可以随信使回到拓拔国,同圣女完婚。当武浑侯同那位圣女完婚之日,拓拔国国师许诺武浑侯,可以让拓拔国皇上派军,帮助武浑侯所效忠的黎国皇帝统一夏国的领土,让黎国皇上成为夏国领土上新的君王。
能够得到拓拔国的支持,对于当时的黎国皇帝来说,可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因为当时黎国皇帝虽然已经有了些实力,但却着实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
为何如此说呢,因为那时夏国的领土,基本上已经被各国和各地的起义军瓜分的差不多了,那时登基为帝的起义军将领,就已经有了好几位,并且各个都有着正当的理由,可以说是名正言顺了。
其中一位登基为帝的皇帝,据说其父是夏国第七位皇帝夏博辰流落在民间的兄弟,如今夏博辰的儿子夏楚雄如此荒淫无度,令夏国百姓整日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其看到后,着实感到痛心疾首,于是这才不得不站出来登基为帝,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除了这位之外,另外几位登基为帝者,也有着其合理的理由,比如有的说自己是前朝炎国第二十一代长子长孙;也有的说自己是炎国第三十九代子孙云云。
你若是说这些人所说的年代实在是太过久远,无从分辨其所说是真假的话,那么可以考究的也有,比如夏楚雄的兄弟夏楚善,也在这些起义军将领纷纷登基为帝后,有样学样在自己的领地,登基成了新的君王,看起来的确是比另外几位更加名正言顺一些。就因为夏楚善更加名正言顺,所以当年被夏楚雄流放的一些大臣和其家眷,纷纷前去夏楚善的领地投奔,更有许多夏国的百姓前往效忠,所以在当年夏楚善的军事实力,在几人中是最强的。
至于另外一位称帝的起义军将领,就显得有了丝受命于天的意味了,就在这位将领登基前一日,竟然有百姓在犁地之时,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不仅写有这位起义军将领的名讳,还刻有‘受命于天’四个大字。看到这块石碑,当地百姓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要让这位将领登基为帝,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几人抬着这块石碑,一路走街串巷到了这位将领的军中。
如此大的动静自然是惊动了无数的百姓,于是这些百姓在听到了几人所说之后,一同跟随着几人来到了这位将领的军中,请求这位将领听从上天的旨意登基为帝。听到百姓的话后,这位将领连连摆手,并且抱拳感谢百姓的美意,却是如何也不答应。
百姓见这位将领不答应,却是如何也不依,于是就有百姓连忙跪下,请求这位将领登基为帝,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人群中有一人跪下,就自然会有第二人、第三人……片刻间原本乌泱泱的百姓,全都跪了下来,就连那军中的士兵也随着百姓跪了下来,众人高声呼喊着请求这位将领登基为帝的话。
这位将领看到后面漏难色,赶紧上前搀扶跪在地上的百姓,但无论这位将领如何搀扶,都没有一人起来,更没有人因这位将领口中,让百姓起来的言语而起身,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将领只好顺应民意登基为帝。
而那时的夏楚雄呢,当时还并未到山穷说尽的地步,在帝都中依然有着许多跟随在夏楚雄身边之人,众多势力相互牵制,又各自努力扩充自己的土地和人马,所以还并未有谁敢打破当时的平衡,用大军压境的方式,逼迫夏楚雄退位,以至于夏楚雄后来不得不被迫逃离帝都,成为后世所有人口中的落难皇帝。
反观当年的黎国皇帝呢,其父不过是夏国地方上一名小小的官员,官级也不过区区七品罢了,不论是从军事实力,或者师出有名,亦或者是百姓支持等来说,当年都是所有势力中较弱的。
更何况还有着许多起义军将领,因实力太弱所以并未登基为帝,却也是有着一些实力的。所以原本幅员辽阔的夏国,一时间成了群雄逐鹿的战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看起来好不热闹。就如同百姓们口口相传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样,那时的百姓真可谓是苦不堪言了,莫说是每日都可以求得一份温饱了,就连明天是否还有命活着都不知道。
但安稳之后的百姓却不知,安稳之时在书中,或者长辈口中所听到的,一个个讲述当年的文字、话语,都是带着鲜血的。
因为在当年它们代表的,是无数人的性命,而并非是一个个简单的数字或故事。但远离这些多年的后世之人,许多人是不明白这些的,许多人不会明白人真的是会被饿死的,许多人也不会明白,为何那时的百姓会说宁为盛世狗莫为乱世人。
更有许多人不能理解,为何乱世之时会有易子而食的说法,又会有菜人的存在。又为何会为了吃上一口白菜,而不得不让年幼的孩子,每日风吹日晒的,守着地里的几棵白菜,只因怕有人会将这些稀罕物给偷了去。更加不会有人明白,为何偷吃东西会令自己被打的皮开肉绽,又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人,会吃不饱饭。因为这些,对于后世之人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这位拓拔国国师的许诺,不论是对武浑侯来说,还是对当时的黎国皇帝来说,诱惑都是巨大的,因为以拓拔国的军事实力,一旦愿意倾全国之力,来帮助黎国皇帝,统一夏国被割据的领土,那统一不过就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不过无论是武浑侯还是黎国皇帝,都拒绝了拓拔国国师,听到武浑侯两人的回答,这位信使十分错愕,因为这位信使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两人会拒绝的如此干脆,似乎并没有多做思考,就一口回绝了。信使错愕之后,以为两人是没有听清楚这位拓拔国国师的许诺,于是又将这位国师的话重复了一遍,但得到的答案依然没有改变。
再次听到相同的答案后,这位信使满脸嘲弄的离开了军营,在这位信使看来,武浑侯和黎国的皇帝一定是傻了,不然如此好事临门,为何会不假思索就一口回绝了呢,不是傻了就是疯了,不然绝对不会将如此好事拒之门外的。
在这位信使离开后不久,武浑侯收到了一个消息,说是那位圣女,在听到武浑侯再次拒绝了娶这位圣女的话后。一日说是要出门走走,拓拔国国师听到后满心欢喜,以为这位圣女是想通了,所以马上命人准备马车。
自从武浑侯离开拓拔国以后,这位圣女既没有回皇宫,也未曾离开国师府半步,这还是这么久以来,这位圣女第一次说要出府转转,国师自然是高兴的。
但却没想到,就在这位圣女离开府中半个时辰之后,跟随在这位圣女身边的侍卫骑马回府禀报,说是这位圣女趁着侍女不备,一下跳入了河中,片刻间就没了踪影,不知是被水冲到了下游,还是沉入了河底。
收到这个噩耗,国师怒不可遏,当即拔出随身的佩刀,一下要了这名前来报信的侍卫性命。然后立刻命令下人前去军中传令,让所有人沿着河道,寻找这位圣女的踪迹,但无数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寻到这位圣女的尸体。
听雨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