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娇宠日常

第二百七十五章 前周余党(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百七十五章 前周余党

至于谋杀朝廷官员的那件案子,直接用“仇杀”结案了。

皇上亲自御批过的案卷,谁敢心存疑义?

虽然当年有人怀疑,但是确切的事情经过除了他们三人,就无人再知晓。

那个前周组织已经被钱清殊击破,虽然没有全部击杀,但主要人员都已经伏诛。

至于那些小民众,是成不了气候的。

再加上这么多年来,那个组织也并没有任何卷土重来的迹象。

钱清殊都差不多忘了。

谁想到,时隔三十多年,那个组织居然又在京城出现了。

而且第一个找上的,就是他的儿子。

若非土灵突然闯入,怪医指出脂粉中毒,可能他的儿子真的就死在他们手上了。

从京兆府衙到皇宫这一路上,钱清殊将这件前朝的秘辛详细告诉了风曜。

先皇已经过世,李富贵也已经死了,如今知道这件事器的只有钱清殊,现在再加上一个风曜。

“这么说,十秀楼里的人,都是前周的余党?”风曜微微蹙着眉头,问道。

“十有八九。”钱清殊点点头。

“当初相爷不是已经将前周余党的主要成员都抓获殆尽了吗?“风曜又问道。

“前周灭国至今,几代繁衍,人口众多,总会有漏网之鱼的。”钱清殊说道:“狼子野心的,肯定也不只当年那一个,多半是后起之秀。”

“如今十秀楼已经被烧毁,就算是发现的那五十多具尸体不是十秀楼的人,那原本的人也已经消失不见,相爷打算怎么办?”风曜追问道。

“当务之急就是先禀明皇上,找个由头结了这个案子,然后继续追捕前周余党。”钱清殊的双眸微微眯了眯:“自古朝代更迭就是趋势,更何况已经过了那么多年,若是每个朝代都如同他们这般计较,天下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风曜抬眸看了钱清殊一眼。

“朝代更迭”这种话,可不该从一个相爷的嘴里说出来,而且这也不是他的风格。

他虽然权倾朝野,但也一直谨小慎微。

这种话若被有心之人听到,完全可以大做文章。

“相爷对我,倒是放心。”风曜的一双眸子,也微微眯着,眸底一片深沉,任谁也看不清。

“以前不放心,如今却放心了。”钱清殊勾唇一笑,说道。

钱清殊话音才落,马车已经停了下来。

这个话题,两人便都默契的打住,不再继续,一起进宫去了。

却说苏雨昕。

风曜和钱清殊匆忙入宫的事情她并不知道。

她此刻正在那群孩子们暂住的院子里。

芸娘是个心善的人,已经给他们每人都买了两套换洗的衣物。

只是他们警惕心很强,谁都没有换。

苏雨昕粗略的数了数,大概有二十几个孩子。

最大的,看着也不过八九岁的样子。

最小的是个四岁的女娃娃,头上梳着两个小抓髻,一双眼睛乌黑明亮,看起来特别的讨喜。

苏雨昕蹲下身子,抬手摸了摸女娃娃的头,笑的温柔又亲切:“你怎么长的这么可爱?能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吗?”

女娃娃抿着唇,扯着一个蓝衣服小男孩的衣角,怯怯的往后躲了躲。

“我叫苏雨昕,下雨的雨,昕曙的昕,你可以叫我昕昕姐姐。”苏雨昕依旧是蹲在原地,声音又柔又软不带一丝攻击力,而且还特意将语调“婴儿话”了一些。

“我,我叫福宝。”女娃娃的声音,又细又小,仿若蚊蝇一般。

“福宝……”苏雨昕温柔的一笑:“这个名字真好听,是谁给你取的?”

君如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整个世界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整个世界
周轻羽散尽八转神功,以凡人之资重修第九转。意外发现,自己散落的一点神功,让悔婚的未婚妻赵烟芸领悟了天下第一剑意,放逐的妖族皇子一跃成为资质逆天的妖尊少帝,贫瘠的蛮荒古地一跃成为武道圣地……他五指一握,
我特别白
创神纪第二部:天歌
创神纪第二部:天歌
关于创神纪第二部:天歌:精卫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永不消,热血化虚无。天地共俱生,恩怨几何年?你说你鬼神,我说你大爷!三界永常在,吾亦爱吾国。灵化无穷已,岂效俗中言?!
三界无我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关于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上辈子她当牛做马供养白眼狼一家,临死才知丈夫早与绿茶暗度陈仓。重生第一刀,斩断吸血婚约!亲手撕碎白莲花假面,夺回被窃取的人生。这次她偏要嫁院子里最冷硬的男人,人人说
羽小灵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关于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陈清穿书了。她穿进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了美强惨反派的小姨。‘美强’是反派天生具有的,‘惨’则是她加害的。原主让他吃不饱穿不暖,非打既骂,还将他们赶出家门,害死了他亲生妹
呆呆年
簪缨世族有明珠
簪缨世族有明珠
“于茫茫人海,唯有一物,能昭雪两世,不负此生。”“那便是无上之权。”寻遍世间,谁人可保爱人永不背叛,亲人永不反目,友人永不相负?若不能,这天下便是她的猎场。重活一世,她誓要立于江山之顶,览众生匍匐,闻
梅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