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

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杭州府之变(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杭州府之变

吴争闻报,心急如焚,该死的宋安,就不能灵活些吗?

答应方国安就是,先把人救回来,那才是正事。

于是,吴争一面令信使立即赶回,让宋安答应方国安所有要求,同时派人去应天府,让王翊以内阁名义发出赦免方国安的诏令。

吴争终究没有立即赶回杭州府,亲自去处置此事。

因为,宿州之战,打响了。

是北伐军率先发起的反击。

沈致远以他的旧部枪骑,出其不意突袭了博洛的前锋营地。

由于事发突然,战果还不小,歼敌一百多,伤者无数,还焚毁了该营地的粮草堆。

虽说这点损失,对博洛数万大军而言,连皮毛都算不上,但,确实极大地振奋了宿州城内,士气萎靡不振的将士。

但博洛岂是好相与的?

沈致远的这一次偷袭,等于将博洛总攻的时间提前了。

次日凌晨,清军以三十多门红夷大炮对宿州城北门狂轰滥炸,而不下六千数量的步军,对宿州城发起了强攻,无数的枪骑兵出现在了战场,并向东、西两侧进行迂回,还有一部分游骑,以极准的骑射技,对城上守军射击,进行压制。

最令吴争头痛的是,东面岳乐所部,也同时渡河,对淮安府发起了进攻。

真乃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

连续两日的激战,北伐军渐渐显露出“颓势”。

首先,鲁之域和池二憨二部开始整体向扬州府退却。

无数满怀期望的民众,不得不随着大军南撤逃难,他们看向将士的目光中,明显多了一份疑惑。

淮安城易手,这显示着整个淮安城沦丧。

清军可以肆无忌惮地环伺扬州府这块肥肉。

战无不胜的北伐军,这是咋啦?

从山东被赶回了淮安,此时,连淮安都守不住了吗?

而宿州城局势,也同样岌岌可危,宿州是个小城,难以担负双方如此规模的决战。

在博洛强攻之下,陈胜主力开始南撤,沈致远率偏师断后。

一道道战报,如飞雪般地呈送来,落在吴争面前。

吴争没去看,也不想看,他知道那些是什么。

吴争脸色如铁,背负着手,只是默默地看着地图。

心里对自己说,沉住气,还差一点,只差那么一点了,再忍忍就成,一切都会过去!

可吴争知道,敌人挺进的速度太快了,这样会使得千辛万苦砌起的炉底,被挟胜而来的敌军迅速被击穿。

必须减缓敌人的南下速度!

吴争烦躁地以拳捶打着桌面,沈致远,你在做什么?!

八无和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权力巅峰
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 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任风萧
异能特工携空间胎穿,被全家读心
异能特工携空间胎穿,被全家读心
【三系异能+灵泉空间+热武器+无限物资+读心术+团宠】异能特工赫连玥被搭档背刺,最后关头同归于尽。却不料意外穿书,胎穿成了书中一家子炮灰的太子亲闺女。太子一家在书中是直接惨死在楔子里的,连第一章都没能活着挤进去。身怀三系异能,带着灵泉空间和无限物资的赫连玥的到来,颠覆了剧情,改变了书中原本的轨迹。
伊卡酱
渣男死遁逃婚?我烧灵堂杀穿侯府!
渣男死遁逃婚?我烧灵堂杀穿侯府!
【重生复仇+古言宅斗+先婚后爱男主超爱+双洁+甜宠+极限拉扯】大婚当天,新郎暴毙,她被印上克夫的骂名,处处伏低做小,却受尽婆母的虐待毒打,下人的冷眼嘲笑,把她踩进尘埃还不够,小叔子还把她送给权势玩弄,受尽了屈辱折磨而死。爹娘为救她散尽家财,却被侯府下人打死,妹妹受不了凌辱,跳河自尽,亲弟弟为了救她被人打断双腿扔去破庙,死相凄惨。她到死才知新婚丈夫竟是假死?顾承安,你既有心爱之人退婚便是,为何害我
楠璇衿
一剑,一驴,一壶酒
一剑,一驴,一壶酒
“传统玄幻,无系统,剑道,无敌,诸天世界!” 独臂老人走了,留给他的只有一把剑,一头驴,还有一壶酒! 剑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剑,驴是一头长生不死的驴,酒是永远喝不完的酒! 少年名叫徐天娇,一个女人家的名字,独臂老人给他起的! “生子当如徐天娇,一曲轮回震九霄!” 意外穿越回一千八百年前,他当了回救世主! 有人吹捧他,有人想杀他! 一剑斩仙的秦仙子是他的师叔! 一剑倾仙的洛仙子是他的师娘! 天山之上,
佚名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睚眦必报+东莞+江湖情仇+单女主+爽文】“我出狱那天,嫂子刚好30岁生日,烛光下,真的好美。后来跟着他们去了东莞谋生,我人帅力气大,嫂子夸我很能干……--赵振东!” 少不经事的赵振东为给奶奶看病,替孙鸿达背了黑锅,锒铛入狱。 出来后才知道那老家伙压根就没给钱连夜潜逃东莞,最疼爱他的爷爷奶奶也因此撒手人寰。 亲人离世,信义崩塌,更没想到他一直期待的白月光也背叛了他,8年的牢狱生涯,让赵振东如一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