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雕开始

第一百七十章请求(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百七十章请求

悠悠钟声,又一次在须弥山上回荡,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初升朝阳,从东边天际探出一个小小光晕,将第一缕阳光洒向人间。

清晨山路之上,已经有许多百姓沿着山路台阶向那座雄伟的寺庙行去,他们手中多半都提着香烛供奉,满面虔诚。

其中有一些人家还带着孩子一起前来朝拜,孩童天真,在这山路上反而并不觉得疲累,许多少年都前后跳跃跑动,一派兴高采烈的模样。

晨雾将散未散,流连在天音寺外,空气中感觉有些潮湿润气。

早起的僧人们已经做好了一天之中必要的早课,此刻都在打扫庭院,将昨夜掉落的树叶儿轻轻扫在一旁。

整座天音寺中,此刻显得肃穆而宁静,沐浴在淡淡的山风里,随风吹过的,还有那若有若无的树叶芳香。

小天音寺一间朴素的禅室内,小丫头郭轻云正躺在木床上酣睡,眉眼舒展,嘴角带着淡淡微笑,一脸的轻松。

郭玉此时则端坐在禅室中央的木桌前,手握竹制的狼毫笔,奋笔疾书,在桌上的白纸上写下一个个文字。

不知过了多久,当温暖的阳光通过窗户把整个禅室照得一片透亮时,郭玉终于慢慢停下了书写的状态,收起纸笔,整理好已经有手指般厚的书稿,张开双臂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嘴角微微弯起,轻笑着自语道:“终于完成了。”

他拿起书稿,往后稍稍挪动了下起身而立,看了眼依旧在安睡的小丫头,迈步轻走几步,轻轻地打开了房门。

初升的阳光并不刺眼,倾洒在身体上驱散了清晨山间的那丝丝凉意。

郭玉合上房门,转身沿着一条小径急走数十步,向左转了个弯,来到另外一处禅室。

禅室的房门打开着,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僧盘膝坐在床上,他对面桌前椅子上则端坐着个面容白净的年轻和尚,正是天音寺方丈普泓大师以及他的爱徒法相。

而此刻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捧在手心里的书册,丝毫没有注意到郭玉已经站在了房间门口。

“咳咳。”郭玉发出两声轻咳把两人惊醒过来,接着立刻迈步进屋,恭敬地行了一礼,伸手把刚刚写好不久的书稿递到普泓大师的身前,说道:“师伯,这是弟子所知的最后一卷经文了。”

“阿弥陀佛!”

普泓大师宣了句佛号,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郑重地接过书稿,说道:“谢过师侄了。”

“不用,不用,这些本就是佛门经文,交给师伯这种当世高僧正是应当的。”

“师侄此言差矣。”普泓大师侧身把书稿放在身畔,目光直视郭玉的眼睛,叹道:“若不是因为师侄,我们还不知道世上竟有这么多精妙的佛经,着实是令人大开眼界啊!”

旁边的法相也连连点头,带着几分痴迷的眼神说道:“是啊,郭师兄,你默写的这些佛经,的确让人叹为观止,每每诵读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海上牧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一场机缘巧合下,陆长生被带入宗门,成为青云峰小师弟 见识过修行之路的残酷,他决定韬光养晦。 师兄修行,他睡觉,同门试炼,他摸鱼,在无数目光见证下,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一直在做一个安静的老六。 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小师弟很逆天!
佚名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忆往昔,千古一帝——始皇帝嬴政曾高呼:“六国算什么?!寡人要率领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必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统统废掉!只留一种文字!岂不痛快?” 今朝,嬴政的后世子孙——嬴璟宸以无敌之姿屹立在地联总部内,声情并茂的拍案大喊道:“一个蓝星,几百个国家和几百种语言!这难道不是分裂?难道不是对千古一帝的背叛吗?!” 今日!便是我大秦重铸荣光之日!天下大一统之时!!! (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词庸白鱼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看!一个瞎子还有一群瘸腿狗!”这是十年前,所有见过林朝辞的人对林朝辞的评价。 而在十年后…… “林朝辞,你欲与我为敌?”手握海神三叉戟的唐三冷声喝问。在他对面的青年,却抬起了手中的毛笔。 “不!” “唐三,是你与这个世界为敌!” “是众神,要与这个世界为敌!”毛笔落下。四枚大字熠熠生辉:“诸神黄昏!”
大丘丘病了二丘丘
被提拔后,我走上仕途巅峰
被提拔后,我走上仕途巅峰
县委大楼走廊里,传来了刺耳的尖叫声。 紧跟着砰地一声,一个男子从空中跌落,重重地摔在车顶上。剧烈的撞击致使车窗震碎,车顶凹陷,脑袋直接爆裂,猩红的鲜血溅射四周。 正在窗前打电话的他目睹了一切,他愣怔在原地,惊愕失色,难以置信...... 随后局长知道他是目击人,便火速提拔他,让他调查这期跳楼事件的幕后元凶。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呀!牵扯出庞大的利益集团。 且看他如何斗智斗勇,凭借一己之力瓦解这
佚名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