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民族英雄,历朝帝王暴走

第33章 振兴大明的方法(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3章 振兴大明的方法

“是啊,是啊,天神大人,还请告知解决当前局势的办法啊。”崇祯看着那一句,连连点头道。

天幕仿佛是有感应一般,立马就显示出了下一段话。

“话说,兄弟,你平时不上网的吗?这种问题,经常上网不都应该听得很多了吗?

乱世先掌兵权!

崇祯那个时候,虽然还有实权,但是他整一两个人没问题,要解决明朝的问题,那必须得整一大片人,这他可就办不到了。

搞不好就得来个什么跌马死,落水死,生病吃药死!”

“混账,这是什么意思?”朱元璋的眼神扫过群臣,群臣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混账,这话说的什么意思?”朱棣也同样是仿佛要吃人一般。

而接下来的明朝皇帝,也一个个的脸色都变了。

这什么意思?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

特别是崇祯,回想起前面的皇帝,他的身体都因为气愤而变得颤抖起来。

群臣全都低下了脑袋,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

“要是崇祯刚上台,还能留着魏忠贤,当他的刀子,要是后期,那确实有点难办了。

明末的忠臣良将还是不少的,只是崇祯也不知道,没法分辨,除非有后人告诉他。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好办许多。

比如,可以先找方正化,虽然他是个太监,但是忠诚没得说,关键是他猛得一批,被崇祯派出去抵抗起义军时就抱了必死的决心,城破殉国前,狂砍数十人,吓坏了敌军,问他什么人,他还大吼一声总管方正化,然后再次狂砍十几个,才被杀死。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天下第一高手东方不败就是以他为原型写出来的。”

崇祯朝,乾清宫前,崇祯惊讶的看着方正化,脸上全是欣赏的笑容。

方正化此时也十分的激动,没想到自己一个太监居然也能被天幕点名 ,这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吧。

“不错,不错!”崇祯连连点头。

“还有李若琏,京城被攻破时,自焚殉国,全家投井。

至于王承恩,忠心是真忠心,但是是个老实人,让他去整人,他估计也整不来。

先把东厂和锦衣卫重新搞起来,最好宫里的人,也要换一下,免得不明不白的驾崩了。

然后,再调四川的秦良玉和白杆兵入京,这可是华夏历史上唯一单独以名将立传列入正史的女民族英雄,她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

有了兵权,保证了自己的安全,就可以动刀子了,可以先找几个情节特别恶劣的官员抄家,比如他的老丈人,再把八大晋商给抄了,作为军饷。

说真的,这个时候,崇祯应该改变一下思想,我觉得,天下的摊子太大了,想要面面俱到,反而处处漏风。

不如顶着大明正统的名头,先把自己那附近的一亩三分地给彻底整理清理干净。

把那些土豪劣绅,白吃干饭的藩王的钱和地都收了,分给百姓,反正那些家伙在大明灭亡之后,最终也被满清给肠子都刮干净了。

当然,这么搞就跟李自成差不多了,很容易翻车,死得更快!”

一口吃掉彩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出狱断亲后,她成了京圈太子白月光
出狱断亲后,她成了京圈太子白月光
慕苒作为真千金被认回后 为了可笑的亲情,竭尽所能讨好全家人 她被假千金栽赃偷盗核心数据入狱 父母却心疼抱着假千金逼她认错 大哥将她推下楼梯,二哥踩断她的手指,三哥打断她的左腿 那时慕苒才知,他们从未把她当作家人 出狱后,慕苒斩断亲缘,誓与慕家人划清界限 谁知全家纷纷后悔,跪求她原谅 渣父母:原来当年帮慕氏起死回生的数据,是慕苒研发 大哥:没有慕苒试药,他的药物滞销了 二哥:没有慕苒提供灵感,他新
艾卿
铁雪云烟
铁雪云烟
庞钠文
皇帝绝嗣七年,娇软美人好孕连连
皇帝绝嗣七年,娇软美人好孕连连
【复仇+好孕+宫斗+打脸+皇帝绝嗣+女主纤细大美人】白梧桐本是一只猫妖,一家三口不幸被人类抓住,贵妃为了泄愤,杀了它的父母,剥皮抽筋,做成汤婆子。它拼着不要道行,也要幻化人形,为家人报仇。皇帝绝嗣?她来生!猫妖体质特殊,一胎就是仨!世人钟爱丰腴美人?她偏偏是那后宫中唯一纤细的女子!世人觉得她没福气?她偏偏是那后宫中唯一能生的妃子!
章鱼屁屁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撞‘大运’之后的裴清创越到大庆王朝,作为当今女帝未婚夫,却被人陷害身处青楼,面临随时被女帝砍头的危机,为了活下去,他一改平时的忍让,利刃出鞘,夺了女帝江山,一统天下!
一只小熊孩子
你出轨白月光,我闪婚你急什么
你出轨白月光,我闪婚你急什么
关于你出轨白月光,我闪婚你急什么:郑安远一直知道苏玉娜心中住着一个白月光。但他觉得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也可以验证很多东西,所以两人相恋三年,他默默付出了许多,也不求任何回报。苏玉娜事业趋于稳定,郑安远的家中也频繁催婚,当他觉得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便在自己生日当天向苏玉娜求了婚,却没想到她的白月光回来了。一切突然变得失控起来。苏玉娜拒绝了郑安远的求婚,并立马去接机白月光。在这一刻,郑安远就知道
金陵岂是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