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斐潜

第一二四章 被搅动的襄阳政坛(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二四章 被搅动的襄阳政坛

看看情况再说吧,实在不行就将斐潜外放出去,南阳或许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位于蔡州的蔡家大庄园内,硕大一个客厅空空荡荡,下人们早被远远的赶跑,只剩下蔡家家主和蔡瑁两人在内。

蔡家家主蔡讽端坐如山,纹丝不动,闭目不语。

一旁的蔡瑁陪坐也是稳稳的,他知道他父亲就这个习惯,考虑问题的时候也不喜欢别打搅,因此一声不吭等着。

良久,蔡家家主蔡讽在睁开了双眼,沉声说道:“今日之事,只言片语,均不得外传!”

“唯!谨遵父亲大人之令。”蔡瑁也是知道接下来要讲的事情很重要,所以严肃的回答道。

“斐潜斐子渊,庞公已传其《六韬》!”蔡家家主蔡讽板着个脸抛出了一句话,虽然声音不大,却像一个惊雷一般震得蔡瑁有些失色。

“什么!?”蔡瑁几乎要站起身来,看见父亲蔡讽横了一眼过来,方又端正坐好,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六韬》这个事情,荆襄几个大的世家都知道,也是庞家借以立足荆襄的几部经典的书籍之一,原以为像这样重要的书籍只能传于庞氏的子弟,却没想到一个外来的斐潜竟然有如此的福气,这自然让蔡瑁很是惊讶。

毕竟世家之所以称之为世家,比起那些寒门,甚至黔首最大的不同,不就是家中所传的学问么?

像庞德公此举,在知情人的眼里,就不亚于是表示斐潜虽无弟子之名,但是确有弟子之实,而且这个弟子的排名还是相当靠前……

所以此次蔡家家主蔡讽才会借蒯家不了解情况贸然对付斐潜的机会,想结交买好给斐潜,毕竟锦上添花哪里比得上雪中送炭不是么?

但是没想到被黄家横插了一杠子,原来计划好的全部落空,导致在表面上看起来甚至蔡家有些和蒯家联手去整治斐潜的味道,所以蔡讽才特意跑了一趟鹿山,向庞德公亲自说明了一下。

庞氏在荆襄还是根基深厚,能不去惹,就尽量不去惹,这也是蔡家能够一直以来和庞家关系不错的原因之一。

“瑁儿……”蔡讽开口道。

“父亲大人有何吩咐?”

“蔡州前口支家之女,容貌尚佳,年方二八?”蔡讽忽然问了一个好似不着边的问题。

蔡瑁虽然不清楚蔡讽是什么意思,但还是略略回想了一下,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如此,汝且去询问其女可愿过继与主家……”

“父亲大人的意思是……”

“吾听闻斐潜斐子渊尚未婚配。虽说是过继之女,但其乃河洛斐家旁支,因此倒也般配。”

蔡瑁明白了,原来父亲是要联姻斐潜,这样一来也就将斐潜拉上蔡家这辆车了,这主意真是不错,连忙领命而去。

坐在厅中的蔡讽看着远去的蔡瑁,叹息了一声,早知道多娶几个小妾,多生几个丫头就好啦……<!-115->

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周教授,你老婆要挂科了
周教授,你老婆要挂科了
关于周教授,你老婆要挂科了:陈不语的高数老师由秃顶中年换成一位高冷帅气的男人:周寅之,这人一来就成为众多女生心目中的男神。更惨的是,第一堂课,周寅之就抓到她假冒同学签到。从此,悲惨的陈不语被罚每堂课坐在第一排。陈不语从小到大数学偏科,她最怕的就是数学老师。周寅之拿着她六十分的试卷,不容拒绝:“以后每周六,我给你补课。”怪小青梅太招人爱,经常有比周寅之年轻的男生给她递情书,某人坐不住了,先把人拐回
筤筱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云气蕴养技术真厉害,材料学爆炸。 “众所周知,左手倒右手,等于什么都有。”陈曦宣。 “我出图纸,你出机床,我们一起做大做强。”群友宣。 “文以载道,武能安邦,唯有奇观,兴国安邦。”万年重工宣。 “七代舰灵,听我命令,从此刻开始,开启舰娘时代。”万年公主刘桐宣。 星辰大海,有梦即可。[神三同人,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混日子的又一天
离婚后被美女们倒追,前妻后悔了
离婚后被美女们倒追,前妻后悔了
关于离婚后被美女们倒追,前妻后悔了:陆凡因为失业被校花老婆嫌弃从而离婚。只是离婚之后,陆凡才发现自己进入人生第二春。他得到了恋爱心经,从此开始了逆袭之路。女总裁: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和公司都是你的。女大学生:我不是一个物质的女人,我愿意陪你一起奋斗。女医生:我学历高、工作好、收入也还过得去,我觉得我们俩在一起挺合适的。女明星:我曾经以为我丧失了爱别人的能力,直到遇到了你。小姨子:你现在是单身了,你
乌拉超厉害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