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丞相夫人我不当了

760,小孩子的把戏罢了(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760,小孩子的把戏罢了

“很简单的,沈夫人。”

“沈夫人……”

一句接一句皆是劝白初接下笔墨参加。

说着说着,见白初一直不作声,突然有人说了一句,“沈夫人不会是不会吧?”

“哎呀,倒是忘了沈夫人是乡野出身,怕是不懂这些。”

“真是对不住啊沈夫人,我忘记你不会了。”

劝告声就这么变成了左一句白初不会右一句白初出自乡野不懂什么的,来来去去都离不开这几句。

白初听得甚是无聊,小孩子的把戏罢了,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她早就无感了。

“各位继续,莫要因我这个不懂风情的村姑失了兴趣,你们比,我去别处看看。”

听了听去就那么几句,白初直接站起了身告辞,还一点都不掩饰自己不会,自己是村姑,更别提被她们说得羞愧、无地自容什么的了。

完全不一样的作态,惹得众人面面相觑,最后除了作罢就只有作罢,自然还有鄙夷。

作诗什么的是大家闺秀们聚在一起就喜欢干的事,当然今日的主要目的是存着为难白初的,奈何她不按套路出牌,众人就是想为难也没办法为难,就只能抓着她自己都承认的不懂风情的村姑这句话来说她了。

沈琳作为丞相府的主人,早就记着一次又一次去沈府被为难的事了,早就算计着这一次收拾白初了。

奈何作诗为难这事没成功,沈琳不得不上第二套粗暴一些的方案了。

相府里有一座荷塘,夏季的时候满是荷花,特别的美艳,但这个季节就只有一片荒芜了。

不过现在虽然没有荷花,却是满塘的锦鲤,也别有一番特色,受到很多小姐夫人的追捧。

从作诗圈里出来后,白初就那么被人喊着来到了荷塘边。

丞相府很贴心的准备了一些小鱼食,供喜欢锦鲤的夫人小姐们喂食。

荷塘上是个十字形的长桥,连接荷塘中心的亭子,白初被喊着过来的时候,长桥上三三两两地靠着夫人小姐喂着鱼食。

跟着一行人过来的时候,白初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姜芸。

“沈夫人。”对方先和她打了招呼。

“姜小姐。”白初礼貌回应,“上一次画舫的事还要多谢姜姑娘仗义执言。”

这事已经过去好些日子了,在那次画舫之后,白初也没刻意找过姜芸之类的,今日见着了,不免要道一声谢,沈砚跟她说过当时朝堂上站在她这边的只有乔倩和姜芸的父亲,而这自然是乔倩和姜芸回去说了什么。

姜芸没想到白初会提过去了好些日子的事,微诧异后回应,“沈夫人客气了,分内之事,是我该多谢沈夫人当初的果断机智,不然那一日怕是要遭罪。”

姜芸是打自心底里说的实话,那日的场景的确如此。

“我也是自救。”

俞七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真千金心声泄露后,全家火葬场了
真千金心声泄露后,全家火葬场了
上辈子,沈绾梨为了亲情付出一切,但全家却对她极尽厌恶,将罪臣之女所生的假千金宠成宝。重生醒来,沈绾梨冷眼旁观。未婚夫逼她将救驾之恩让给假千金,她让。转而将心声泄露给皇帝,假千金和未婚夫因欺君被打肿脸。大哥宴会遇刺,她不再以身挡箭,看他右手被废无法科举。幽幽吐露心声:【大哥上辈子不是嫌我碍事,说就算没有我挡箭,也能躲开吗?沈念娇不是说,换她也会为大哥以身挡箭嘛~】二哥好赌败家,她不再多管闲事,买下
九汐公子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你是部族最后的男人了!” “先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部落比拼,没了父亲的照拂,整个部族没有一个能打的。 男人们败的败,逃的逃,最后只剩他一个年纪小的依偎在母亲怀里。 所有人都劝母亲带他走,他是部族未来的希望! 可他却爬上擂台…… 叛徒:“哈哈哈,就凭你,也想对抗我们。” 他:“就凭我!” 既然说他是青山,那他就要发挥这青山的作用! 守护部族!
佚名
七零:偏心真千金,我下乡你慌什么
七零:偏心真千金,我下乡你慌什么
苏凝夏被当成公主一样呵护了十几年,这一切却在真千金回来后戛然而止。父母哥哥为了补偿苏婷雪,抢走她的工作,抢走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抢走了她生的希望。而她的未婚夫只在一旁拍手叫好。没想到在她离家下乡后,白眼狼家人又纷纷找来。铁骨铮铮的大哥,拖着断腿后悔:“夏夏,我是被她蒙蔽了。”向来冷静高傲的二哥被师傅赶走后:“夏夏,你才是最好的妹妹。”再次掉进河里却没人搭救的三哥:“夏夏,她连给你提鞋都不配。”
皎白明月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