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第525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25章

“字面上的意思,”夏老太太迎着她的视线,平静说:“我身体不行了,没几日活头,我还活着,你和夏茂盛就这样欺负小屿,我要是死了,小屿还有活路吗?所以,我要夏茂盛分家!趁我还活着,把该给小屿的那一份交给小屿,我帮小屿存起来,找个律师帮小屿看着。”

周思南瞪着夏老太太,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分家?

夏凌屿才几岁,分什么家?

夏茂盛的一切都该是她和她一对儿女的,和夏凌屿有什么关系?

她死死咬着牙齿,几乎将牙根咬出血来。

当初,她说要嫁给夏茂盛,她爸妈不愿意,她爸妈说,夏茂盛哪里都好,可他有个儿子,后妈不好当,劝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她就是喜欢夏茂盛。

她只喜欢夏茂盛,除了夏茂盛谁也入不了她的眼。

她觉得她可以接受夏凌屿。

爱就是包容,就是爱屋及乌,只要夏茂盛愿意娶她,她也愿意将夏凌屿当成自己的孩子疼爱。

她信心满满,壮志酬筹,坚定的相信她可以做一个好后妈。

可等夏茂盛答应了追求,她对夏茂盛的感情越来越深,她渐渐变得没办法接受夏凌屿的存在。

夏凌屿是夏茂盛和另一个女人的孩子,只要想到夏凌屿,她就嫉妒那个叫凌雪的女人,她的心里就特别不舒服。

她无法接受夏茂盛曾经爱过其他的女人,甚至至今夏茂盛的心里仍有那个女人的影子。

她不愿意替那个女人养儿子。

那个女人是她的情敌啊,她凭什么给那个女人养儿子?

于是,结婚之后,她没避孕,很快她就怀上了夏凌屿的孩子。

他们刚一结婚,夏茂盛就提出要把夏凌屿接来夜都,她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对夏茂盛说,他们怎么也得度个蜜月,夏凌屿要是来了,他们度蜜月不方便。

夏茂盛答应了。

出了蜜月,没等夏茂盛腾出时间去接夏凌屿,她就发现她怀孕了,她对夏茂盛说,她得养胎,没办法带孩子,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再把夏凌屿接来夜都。

就这样,一个借口,又一个借口,拖了四五年,老太太发了疯,在电话里把夏茂盛大骂了一顿,拖不下去了,她无可奈何的看着夏茂盛把夏凌屿接进了她的家。

那是她的家!

每一处都是她精心布置的,是她和她的丈夫、她的儿女的家。

他们一家四口,生活的圆满幸福,夏凌屿这个外来的闯入者,破坏了他们的圆满幸福。

他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着她,她不是夏茂盛唯一的妻子,夏茂盛曾经爱过其他的女人!

姜笙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仙聊天群:我的群里全是废材大佬
修仙聊天群:我的群里全是废材大佬
【是晨晨吖出品】穿越到修仙世界的林无尘,在做了五年的牛马后,加入了荒古巅峰聊天群,本想安安静静的潜水、窥屏,抢红包,猥琐发育,却奈何…… 问:“炼气期小师妹勾引师尊、师弟,一同污蔑大乘期修士,该怎么办?” 沐凝薇:“退让!” 楚灵染:“求和!” 齐洛依:“认错!” 洛清泷:“挖骨明志,让师尊、师弟后悔!” 林无尘:“全都杀了!不杀留着过节吗?” …… 问:“绿茶侍女联合青梅竹马,一同诋毁、欺压帝
是晨晨吖
太好啦,是医妃,短命王爷有救啦!
太好啦,是医妃,短命王爷有救啦!
南疆第一圣女沈音意外穿越到了大周南靖王妃身上。原主为了青梅竹马的未婚夫甘愿嫁入南靖王府,临死前,才知道一切是场骗局!从此,欺她骗她的渣男杀!抢她家产的绿茶堂妹杀!觊觎她能力的太子殿下杀杀杀!沈音虐渣虐的风生水起,王爷却暗地里动了心:爱妃出门我跟着,爱妃虐渣我递刀,爱妃指北我不往南!后来世人皆知,战神南靖王惧内,王妃说什么听什么,指哪里打哪里,宠的无法无天!
苏轻儿
符道之祖
符道之祖
【凡人流,无系统。】 放牛娃徐长寿,因救绿仙宗杂役弟子被带入修仙界,后觉醒血脉玉符,获得符道传承。从画符开始步入修仙界,登仙路,斩妖魔,得长生,问苍穹,开创符之大道,成就符祖果位。
佚名
末日:都重生了,我做尸王怎么了
末日:都重生了,我做尸王怎么了
他被绿茶女友和渣男背叛,惨死于丧尸之口,却意外重生回丧尸爆发前三个月。 更令他震惊的是,自己祖上竟是养尸人!面对胃癌晚期的绝望,他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将自己养成至强僵尸! 三个月后,他破土而出,化身僵尸王,正值丧尸狂潮爆发。面对一群只会吹嘘基础能力的丧尸,他不屑一顾,轻松碾压。 末世之中,他屠戮一切,那对狗男女,等着受死吧!
佚名
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
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
嫁给年彦臣的那天,是郁晚璃的噩梦。 她是杀父仇人的女儿,年彦臣要她用一生来赎罪忏悔。 他恨她,折磨她羞辱她,却又在暗中帮助她,深爱她。 年彦臣:“如果你怀上我的孩子,便是贱种,我会送到孤儿院。” 实际欣喜若狂,将千亿资产都转移到孩子名下。 年彦臣:“你求我也没有用,滚!” 实际背地里出手帮她扫平所有障碍。 后来郁晚璃才知道,他暗恋她十年,他给她的爱,远比恨要多得多。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