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三十八章 邂逅(2/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十八章 邂逅

“告我?行啊,找我们头而去,他就后头呢。快去。快去……”

这么一听,也是巧了,边建功居然是跟头些日子院儿里的罗师傅一样,也是为了买散啤的事儿急眼了。

但区别在于,罗师傅气的是饭馆私自涨价,多加了两分钱。

到了边建功这会儿,情况显然更恶劣了。

看这意思,因为紧缺,饭馆已经不单卖啤酒了。

顾客想喝,必须得得搭售一个菜才行。

不过话说回来了,饭馆这边也有饭馆的苦衷,负责开票的这位也有人家的无奈。

因为这就是市场供需不匹配导致的矛盾,商品价格又不敢一下子放开的必然结果。

谁也没辙。

要说起啤酒这东西啊,其实老京城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待见它的,对这玩意有一个相当长的适应过程。

像建国后,除了少数家境优越的人,京城的普通市民对啤酒的味道是很抗拒的。

大多数人不仅品不出它的香味儿和杀口劲来,还讽称其为“汤药”、“马尿”。

后来到了六十年代初,因为散啤价钱便宜啊,比汽水冰棍都解渴。

才使得人们因为囊中羞涩勉强自己改变口味,从不接受到逐渐接受。

结果适应了就一发不可收拾,因为从本质上说,散啤还是一种瘾品。

于是七十年代成了“散啤”消费增长的黄金时代。

就这样,京城的人们开始爱上了它,然后就变成了趋之若鹜的“追捧”。

只是虽然喝得人越来越多了,啤酒的产量却没能随之增长。

很快,人们就发现市面上“散啤”变得越来越不好买了。

价格也从两毛一升,两毛六一升,四毛一升,一直涨到了现在的五毛六。

到了今年的夏天,京城几乎所有老少爷们都已经把打一暖壶“散啤”,当成消夏必不可少的享受了。

偏偏此时的京城却还是只有两家设备陈旧的老啤酒厂。

一家是民族资本“双合盛”改的“五星啤酒厂”。

一家就是过去小鬼子“麦酒株式会社”改的“京城啤酒厂”。

这两家啤酒厂哪怕开足最大马力,一个月也只能生产不到三千吨啤酒。

如果按照当时京城四百余万人口计算,每人每月还分不到一瓶。

可就是这么一点也不能全部投放到市场上去。

因为大部分生产出来的啤酒都卖给了协作单位,没有进入市场。

还有一部分是专门供应特殊商业系统、大宾馆和政府招待所的。

实际上普通消费者能买到的啤酒每月不足百吨。

这一百吨绝大部分还都是散装啤酒。

想想看吧,这口子有多大。

按三千吨算,每月一个人论不到一瓶。

一百吨就更甭说了,连一酒盅都到不了。

所以这一年也就成了京城有史以来,啤酒供应最紧张的一年。

那么本来就供应趋紧的夏季,当然是这一年供需矛盾爆发,到达极致的时候了。

这一年,京城啤酒稀缺到了什么程度呢?

尽管每天上午十点左右就有人持暖壶、塑料桶,望眼欲穿的企盼着送啤酒的汽车的到来。

可老百姓等了也是白等,在副食商店根本就看不到啤酒的踪影。

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农家食神俏佳妻
农家食神俏佳妻
叶小娴本是要嫁给箫家老大的,可箫家老大体弱,未等成亲就病死了。婆婆为了省钱,索性安排叶小娴跟自家小叔在一起。原以为生米煮成了熟饭,这桩事亲就这么定了。可小叔碍于名声,非要保持距离,叶小娴只得一边赚钱养
狄秋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妹妹在那即将嫁入皇宫的前夕,命运的恶意如风暴般袭来,她惨遭谋害,被凌虐致死。身为姐姐的她,听闻噩耗,悲愤交加,浴血归来。毅然脱去一身戎装,替妹出嫁,自此成为一国之后。从踏入皇宫的那一刻起,她便如同一柄
佚名
重生1962:从打猎开始新生
重生1962:从打猎开始新生
再一次回到那片东北最深处的林海雪原。李国庆发誓,打死也不帮那个白眼狼女知青了。这一世,他要带着父亲和妹妹,过上富足的人生。
馒头蘸酱油
夺命风水局
夺命风水局
都说做那种事的人,后代也会染上五弊三缺。我就是倒霉的人之一。爷爷从年轻的时候,就给人看风水,却没看出我的命数,直到十三年前,我生了一场重病,寻遍天下名医,都无济于事……那一晚,爷爷坐在门口叹气,一夜直
佚名
婚是你退的,你委屈什么?
婚是你退的,你委屈什么?
学艺五年,苏护创建的枭龙殿席卷世界,归国当天却得到父亲失踪,五位哥哥战死沙场的消息,未婚妻见苏家衰败,更是落井下石,当众退婚!关键时刻,五个风华绝代的嫂子站了出来,弟弟别怕,嫂子在,绝不会让苏家绝后!
超市抢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