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无限]

第95章 死亡公寓(十一)(3/7)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95章 死亡公寓(十一)

这间不算特别大的房间里的布置让人心里发毛。

一堆黑色的大瓮,一张长长的木案板,上面放着一把染血的剁骨刀,房间的其中一

面墙上,是不同尺寸的刀具、斧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利器上或多或少都染着血,刀刃的豁口上刮着几条肉丝。

姜正打开了其中一个大瓮,然后就被自己看到的东西恶心到了。

尸块!尸块!还是尸块!

他将所有的大瓮都打开,里面装着一样的东西,随着几个大瓮被掀开,浓浓的血腥味瞬间充斥了整个房间。

因为这个时候闪光符已经全部失效了,所以当视觉归于昏暗的同时,嗅觉变得越发灵敏。

但让姜正觉得可怕的是,此时此刻,闻着这样另人作呕的味道,他依旧觉得饥饿。

成坤和张丰年也看见了大瓮里的东西,他们心中有个一闪而过的念头,顾楚和余珠珠,她们两个知道大瓮里盛放着的东西吗?

也几乎在同一时刻,他们三个人都因为各自的特殊能力或物品,感受到了危险的靠近。

是那个东西吗?

三人惊醒,想起了顾楚曾经说过,她曾在五楼见到过那个东西,对方止步于楼梯的尽头,并没有真正踏上五楼的台阶。

现在是白天啊,那个东西在白天也会出现吗?

处在黑暗中的三人反应很快,几乎在危险靠近的一瞬间就按照记忆中观察到的房间布局,各自选了一个他们觉得安全的位置躲避起来。

张丰年手里的护身法器在发烫,这说明那个东西离现在的他们很近,他睁大眼睛观察着楼梯口的方向,可惜他的视力不像顾楚那样开了挂,在一片漆黑中,根本看不到那一某和周围环境只形成细微色差的影子。

他只能凭借手中的那个法器,判断那个东西跟自己之间的距离。

姜正同样如此。

成坤躲在距离楼梯口最近的大瓮后面,一脸肃穆地盯着那一个方向。

黑暗之中,他的表情晦涩不明。

时间缓慢流逝,因为没有手机手表,他们都没办法清晰判断到底过去了多久。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紧张的缘故,总觉得这段僵持的时间似乎已经坚持了很久。

就在三个躲藏的人肌肉都开始僵硬麻木

的时候,感受到的恶意和危险渐渐消失了。

那个东西走了?

它没有进入五楼,反而离开了!

难道说,五楼对它有什么限制?所以只要待在五楼,就不用担心受到攻击?

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要他们在之后的时间里一直躲在五楼,是不是就能顺利地完成这一次的求生任务?

打字机N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异世界悠闲农家?我也不悠闲啊!
异世界悠闲农家?我也不悠闲啊!
关于异世界悠闲农家?我也不悠闲啊!:林修穿越异世界,来到危机四伏的死亡森林。手无寸铁的他意外从神秘巨树上获得万化神具。坚硬如铁的树被一斧砍断,硬如水泥的地面被他开垦成农田。自此在森林里获得立身之本。他种下的作物不仅成熟周期短,还具有神奇功效。能够恢复魔力的白菜;吃了会短暂狂热的番茄,永久提升防御的土豆......在他勤勤恳恳种田之余,还在死亡森林中遇到许多伙伴。被排挤的精灵少女,落难的神圣天使,
风挽忧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朱瀚穿越元末,发现自己老哥竟然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创造大明朝的天命主角!不过貌似穿越的有点早,现在的老哥还是一个碗阶段!而他也开启了签到系统,地位越高,签到的东西越好!于是……朱瀚便怂恿起自己老哥:“哥,和尚没前途,咱们造反吧!”
墨色江南
有吃瓜系统的我,咋被所有人听心声
有吃瓜系统的我,咋被所有人听心声
前世,我是一名孤儿,为了生活努力学习。 成绩优秀的我,一路硕博连读,最后成长为全能军医。 最后,为了给伤员治病,我劳累过度而死。 再醒来,我成为古代贵女,还绑定了吃瓜系统! 家世太好,我选择摆烂,却没想,一场宫宴过后,我成了个女官? 众人:还不是因为你的心声泄露了!
佚名
山海图:从吃妖开始的大帝之路
山海图:从吃妖开始的大帝之路
你可能听说过猎人的故事,也可能听说过捉妖的故事,可是,你听闻过妖墟猎人的故事吗? 一场意外,妖墟大门被开启,在一棵枣树下读山海经的他突然被卷进妖墟之中。 本以为自己会被妖怪吃掉,甚至是分尸,却不想那棵枣树也和自己穿越而来,手中的山海经也变成了山海图。 从此,他成了一名受人敬仰的教书先生…… “妖,可食者,其……” 在别人眼中,他是神,是圣,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在妖眼中,他是天敌,是噩梦,是不少
佚名
震惊!傻子成了叱咤风云的王者
震惊!傻子成了叱咤风云的王者
痴傻多年的他,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被推下锁妖塔。 可他福大命大,不但没有被妖怪吞掉,还获得神秘女人的绝世真传,成为一代神级高手。 一朝横空出世,却发现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姐姐被卖到了缅北。他血洗缅北,营救姐姐,一战封神。 从此,他叱咤风云,走上人生巅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