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巡天

第134章 蛇羹(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34章 蛇羹

蟒肉被烤得金黄油亮,口感细腻,众人吃得非常过瘾,赞不绝口。

大锅中的蟒肉洁白如玉,灿烂发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精血的能量融入浓汁中,再浸入蟒肉里,让人垂涎欲滴。

“好香啊,忍不住了。”胡勇敢被香气诱惑的受不了了,过去盛了一碗,递给王离。

蛇羹鲜美无比,口感细腻滑嫩,莹白的浓汁流淌,浓郁的香气喷薄而出,让人的骨头都酥了。

王离吃完后,身体中升起一股热气,渗入四肢百骸,释放出磅礴的能量。虽然对他的肉身微不足道,但多少也是有所裨益。

“大家趁热吃吧!”

几名学员开始给大家盛蛇羹。

江文昊之前在大锅里放入了几株灵药,让蛇羹药性更强了。

对于众学员来说,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锅美食,更像是一炉宝药,可以让他们的体魄更为强健,修为更进一步。

蟒肉晶莹剔透,浓汤药香扑鼻。

“这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啊!”胡勇敢捧着大碗,狼吞虎咽地吃着,汁液四溅,吃得满嘴都是,一脸的满足。

“好强,这药效也太惊人了!”众人都惊呼,一股热流从腹中升起,瞬间传遍全身经脉和骨骼关节处

众人饮酒、吃肉、喝蛇羹,不亦乐乎。

两名女学员也不顾形象,争抢着吃喝,大快朵颐,山谷内一片欢声笑语。

“不行了,实在吃不下了!”

“太饱了,肚子成气球了!”

众人撑得直打嗝儿,连话都说不出来。

王离脸色严肃地开口:“大家抓紧时间打坐修炼,别浪费这顿宝药。”

众人纷纷盘坐下来修炼。有几个人甚至直接从破性境巅峰晋升到了破空境初期。

第二天清晨,王离站在众人面前。

“灵脉所在的凤泉山脉距离我们这里还有两天路程,再往前走将进入妖兽密集区域,那里的妖兽更加强横。因此,天空已经不再安全,我们需要徒步进去。”

“两个小队,我和徐教官带一队,欧阳教官和姜教官带一队,分头行动。”

王离简单地说了几句后,目光扫过众人:“出发!”

江文昊跟随王离所在的小队,一起向凤泉山脉进发。

众人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原始森林中。

林木茂密,阳光被遮挡得严严实实,使得整个森林显得阴暗。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吼!

突然,前方传来一声震耳的嘶吼,大地也随之剧烈震颤。一头体型庞大的黑熊走了出来,猩红的眼睛盯着众人,透露出强烈的敌意。

“这是五阶妖兽,相当于人类破空境中期的修为。”徐俊安提醒众人。

这头黑熊身高一丈有余,毛茸茸的黑色皮毛厚实坚硬,宛如钢铁盔甲般覆盖在其身上。它散发出一股凶煞的气息,仅仅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休闲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空间通末世:我囤亿万物资养兵王
空间通末世:我囤亿万物资养兵王
刚毕业的大学生夏晴彻底摆烂了,为摆脱996高强度工作,回到家乡开始种地。某天的她存放在小空间里的东西变少了,衣服鞋子贵重物品一样没少,偏偏她的零食都不见了!而且他的空间传来男人的声音!一个来自末世的男人居然连接了他的空间。那边是末世天灾模式,食物短缺,动植物变异,土地不能够再种植,水源污染,还有变异的丧尸。金子钻石这些掉在地上都没有人捡!直到有一天,他拿了丧尸的晶珠,数不清的金银珠宝找夏晴换物资
小桃花
武侠:杀敌爆修为,我功力滔天!
武侠:杀敌爆修为,我功力滔天!
【杀敌爆修为+杀伐果断+快速升级。】 这个世界,强者无数,宗门林立,九派六帮,魔道八门,道门三宗,佛门两寺,大乾朝廷威压四海。 强者视弱者为蝼蚁,皇子视江湖为棋盘, 好在萧别离激活杀敌爆修为系统, 只要杀死敌人,就能获得修为、绝世神功还有各种神兵! 我管你是宗门圣子,还是朝廷侯爷,只要和我为敌,通通化为我的经验宝宝。 若干年后, 看着已经凋零的江湖,萧别离心中想到: “要不要休息几年,等这些韭菜
咸鱼要起飞
被皇帝抄家后,我搬空国库吃香喝辣
被皇帝抄家后,我搬空国库吃香喝辣
现代科学家的她穿书了,顶着尖端科技的人设,开局就是抄家流放的剧情。 不怕,研发出来的无限储物空间在手,还有她囤的百亿物资! 极品渣爹想断亲自保,她:行,以后你别求我! 皇上想整活,她:那我只好搬空你国库了! 后来,她偷遍京城,在一片鸡飞狗跳中,深藏功与名…… 流放路上,更是吃香喝辣的,逍遥过日子也是没谁了!
佚名
姐姐大我20岁,闪婚后我乐疯了
姐姐大我20岁,闪婚后我乐疯了
大学毕业的郑直一事无成,在婚介所当婚托儿。却没想到遇到了上来就要跟他闪婚的只剩三个月寿命的林彩。阿姨,说归说闹归闹,别闹婚姻开玩笑!当郑直坐拥千亿财产,怀中揽着温柔似水的林彩。由衷的感叹道:真香!
文字画家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关于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隋末,李善道初为求活,投奔了在瓦岗落草的同乡徐世绩,后经奋斗,与李世民并为当时双雄,一决胜负。
赵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