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朝

第五百零八章 四海战(下)(1/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五百零八章 四海战(下)

老和尚活了很久,他和另外一个活得更久的人聊了很久,从那处战场,一直聊到了南海畔。

两个人并肩缓行,似乎聊得很开心。

老和尚停下脚步,转头看去,这海边,一路都是他们的脚印。

“陛下虽然有雄心壮志,但也要明白,世上的一切事情,都该是如此,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来,陛下这般,的确是有些太快了。”

老和尚是当今佛法最高的僧人,说起禅理,自然是随口就有。

宁启帝没急着说话,只是等着潮水一遍遍将那些脚印都冲刷之后,才说道:“你看,那些脚印会被各种东西抹灭,只有脚下的这一个,才能被人记住,毕竟存在的,只有这一个。”

老和尚一怔,随即问道:“那陛下呢?世人记得陛下,是因为陛下还活着吗?”

宁启帝摇头,这种浅薄道理,他不愿意去说。

老和尚双手合十,再次对宁启帝弯腰。

“陛下知道了老僧知道的一切,即便不赞同老僧的想法,但也请替老僧守护这个世间吧。”

老和尚油尽灯枯,看样子,本就活不长了。

只是他这个时候,竟然想要让宁启帝去做那个南海之主,这种想法,其实的确让人觉得有些震惊。

最让人震惊的,还是宁启帝之后的反应,他淡淡一笑。“这个世间曾经都是朕的,这些百姓,也是朕的,朕的东西,自然不容旁人来动。”

“曾经……”

老和尚只是轻声念叨这两个字。

是啊,一切都是曾经。

宁启帝也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当然一切都是曾经,如今的世间,不是他的,而是那个年轻人的。

“他不一定能活很久。”

宁启帝轻描淡写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转身便走,便宣告这次交谈,到此结束。

这会是他和老和尚的最后一次交谈。

大家都明白。

“陛下!”

老和尚忽然喊住了宁启帝。

“若是老僧还年轻几分,倒是想和陛下走一程。”

宁启帝没有转身,只是嘴角咧开,笑了起来。

人生在世,能有一人懂自己,该是多么难得。

像是如此这般,已经是幸事。

当初赵白圭对离世之前的崔溥说,遇见过,已是大幸。

如今这句话,放在这里,何尝不是。

宁启帝最后摇摇头,在海岸边,一边走,一边便消散了。

目盲的老和尚来到岸边,然后乘船出海,待到小舟来到南海深处,久不弹琵琶的老和尚,抱起船里的琵琶。

缓缓拨弄。

那一年,他还是个少年,入宫为琴师,见到了自己这一辈子的知己。

后来他被人挖去眼睛,更是惨死。

变作冤魂,他几乎就要沦为鬼修。

可就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一个僧人,那个僧人给他讲了个故事。

他听完之后,便成了一个僧人。

到了如今,过去了数百年,他已经成为了佛门之中,佛法最高,辈分最老,年纪最大的僧人了。

平生未知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一本书开始的修仙之路
从一本书开始的修仙之路
不穿越,无系统,传统凡人修仙。看主角从卑微弱小一步一步走上仙道巅峰。世人只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却不曾想书中也有仙。
佚名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穿越汉末,成为冢中枯骨袁公路的儿子袁耀。 有这么个一心想造反当皇帝的爹,袁耀顿时觉得前途无亮了。 想要活命,就不能让老爹袁术走上老路,必须得跟老爹对着干。 “孙策想用玉玺换老爹的精兵? 本公子直接把玉玺砸了,看他怎么换!” “老爹袁术想称帝,要百官支持? 本公子偏要带着老爹的忠臣反对!” “老爹要让本公子娶吕布的女儿? 本公子偏要...呃,为了活命,为了袁家大业,本公子还是从了吧。” 总之,为了
公子小易
歌手爱上经纪人
歌手爱上经纪人
关于歌手爱上经纪人:两个人小的时候在一起过,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两个人被迫分开了但是两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一个成为了歌手,一个成为的经纪人,两个人就这样在公司见面擦出了爱的火花。
幸福的妈妈
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
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
关于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因执而迷陷旋轮,破执而醒我自生。迷而不知谁是我,醒而方知我是谁。出马弟子三关三考,循环罔替,从命运的齿轮转动开始,这三关三考便会伴随一生。磨关:磨的就是身体和精神。财关:就是要你经历得而复失甚至负债累累。情关:最难的一关,因亲情、友情、爱情而陷入执迷。本书作者真实经历,写此书只为重走来时的路。详细描述如何走上出马这条路以及在这条路上有关爱恨情仇的故事所书真伪有神证,神前孰
路龄昌
被扫地出门后,我成了世间无敌
被扫地出门后,我成了世间无敌
跟着师父修行万年,虽不老不死,但也没有修为。 师父嫌弃他,最终将他扫地出门。 一开始,他还有些伤心难过,后来,他想开了,带着爱宠游历四方。 没有功力自保怎么办? 他:“靠智慧!” 没有家世怎么? 他:“去寻!” 一朝回归出生的地方,偶然得先天胎珠,修为暴增。 他这才知道,原来修炼天赋落在娘胎里了! 再见师尊,他以无敌之资,拱手相拜…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