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至尊神殿陆瑶

第5517章 学完了,开始反击(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517章 学完了,开始反击

这么一会时间,就参悟出这么多道仙术规则,能节约他多少时间?

“这家伙,对于仙经仙术的理解,对于仙术规则的运用,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这根本不是真仙能够办到的,这个家伙,莫不是某个大人物轮回转世吧?”

陆鸣心里猜测。

明皇万万也没有想到,陆鸣居然掌握了《万道仙经》这等逆天仙经,能够借助他参悟仙术规则,同时偷学他的仙经仙术。

若是知道,恐怕以他的心性,都要气吐血。

“这小子,果然非同一般,还未用出仙术,居然就能爆发出这等力量,恐怕还没有到极限,再加强攻击力。”

明皇心里也转着种种念头。

明皇的仙力,在增强,当然,依然只是控制在一变真仙的程度,但几乎到了他自身一变真仙的极限了。

不过,依然被陆鸣全部挡住。

又过了几十招,眼看还是拿不下陆鸣,明皇的攻势再变,仙兵长枪出现,用出了那一套顶级的枪道仙经。

顶级的枪道仙术用出,攻击力暴涨,陆鸣顿时抵挡不住,他只能将三位一体催动到极致,让三身的血肉灵魂融合,这才挡住了明皇的攻击。

明皇施展枪道仙经的同时,也施展了出了一套玄妙的身法仙术,自然也被参悟到圆满程度。

身形微微一动,便好像变成了数百道身影,围绕着陆鸣,同时施展那种枪道仙经围攻陆鸣。

四面八方,漫天都是枪芒。

呼呼呼

陆鸣疯狂的抡动太上仙鼎,在他狂霸的力量加持下,巨大的太上仙鼎,就如一面面巨大的盾牌,镇守四方,将四面八方所有的枪芒都给挡住了。

当当当

密集的轰鸣声响起,时时刻刻,都有枪芒与太上仙鼎发生碰撞,产生可怕的波动。

在挡住对方攻击的同时,陆鸣自然不会忘记借助对方参悟仙术规则,还有,偷学对方的枪道仙经。

对方施展出顶级枪道仙经之后,陆鸣对于仙术规则的参悟更快了。

就这样,两人足足交锋了数百招。

陆鸣现在最强的三位一体,能维持十二分钟左右,十二分钟,足够支撑一场对决,大战数千招不在话下。

陆鸣又参悟出八千多道仙术规则,加起来,万道图中的仙术规则,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五千道。

这个速度太惊人了。

当然,主要是有一个半步宇宙作为陪练。

其他人哪有这个机会,比如当年的诸玄之主,哪有这样的机会?

半步宇宙境,高高在上,整个宇宙海都极少极少,可以说是宇宙海最顶峰的战力了。

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会压制修为作为陪练?

更何况,明皇,在半步宇宙境那个圈子中,那都是最强者之一。

这种存在作为陪练,效果太好了。

掌握了两万五千道,直接让陆鸣对于轩辕剑经的掌握,达到大成之境,距离圆满也不远了。

至于九霄剑经,几乎圆满了。

同时,明皇施展的那一套顶级枪道仙经,也被偷学了过来,火候也极其高深,甚至比轩辕剑经还要高深。

因为陆鸣后面参悟的仙术规则,都是靠对方的枪道仙经参悟的,所以参悟出来的仙术规则,大多数来自对方的枪道仙经。

陆鸣眼神明亮,可以说,他现在的战力暴涨的非常惊人。

原本,他刚突破仙道不久,仙经仙术这一块是短板,让他的战力,难以发挥出巅峰水准。

大战的时候,更多的依靠三位一体,依靠一身蛮力。

牧童听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我!土地公啊!竟然沦落到和乡野精怪抢香火?”他穿越了,开局传承了土地庙,本以为以后的日子是庇护一方百姓,却不想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相信玄学,一点香火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已经成了气候的山野精怪达成协
佚名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未婚妻害我,联合一众外人废我修为,伤我父母,残害我家族。他们以为我没了修为就无能为力,成了凡人。真是令他们失望了,我拿下天龙珠,修炼了新丹田,还练成了上古秘籍。我得到了魔龙传承,吞四海,御万道,站在诸
佚名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十八岁的她,刚从高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却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抉择。身为家中独女面对知青下乡的号召,全家上下都犯了难。爷爷、爸妈心疼她,未婚夫又早已投身军旅,这下乡之路,似乎布满了荆棘。于是,她拖着一只
佚名
龙魂武帝
龙魂武帝
【传统玄幻+无系统+杀伐果断+暴爽燃文+百万追读】江尘,江家绝世天才,本是觉醒亘古稀有的神龙武魂,却被人误认为是废武魂土蜥蜴,因此受尽冷眼,卑微如尘。然江尘却是一心向武,百折不磨,崛起于微末,傲立于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