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十八章 做了义工
青青由衷赞扬道:“孩子们很有规矩,看出来教育得很好。”
下午,胡新月带青青转了转几十亩地的果园,胡胜利带着一个工人和三个十几岁的孩子在摘苹果。胡新月说:“他们靠政府补助和社会捐助以及自己这果园的收入维持孤儿院基本运转,但人手还是少,我叔叔用人挺挑的,给的工资不高还要人家理解这份事业。唉,反正就是不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应该被可怜的意思。”青青觉得胡胜利做得很好。
小孩子们午睡起来,大都在院子里玩。青青看见瑶瑶自己在一边蹲着,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就走过去蹲在她身旁。她画的应该是一只猫,但猫的尾巴却是向上卷起来的,使她画的猫有点怪怪的。青青仔细想了想,似乎没有见过猫能把尾巴卷成这样的:“猫的尾巴能卷成这样吗,以后还真得好好观察一下。”说着,自己也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几次,最后自己又说:“不过,这只猫很特别呢,它非要愿意卷起尾巴,那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小女孩仍旧低头不说话,眼睛却看向青青画的几只猫。
以后的几周,每周六胡新月都叫青青去,青青渐渐对孤儿院有了牵挂,渐渐地固定每周六去辅导大孩子们学习、教小孩子们画画。孩子们每一点点进步,都使林青青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和慰籍。孩子真的是天使,多心思复杂的孩子在林青青看来都像是看玻璃瓶里的水,他们纯洁透明。她是很愿意听孩子们絮絮叨叨说话或提问的人,也是会直接告诉孩子自己的看法和好恶的人,平等交流中把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传达出去,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们做示范。
她固定了每个周六去福利院,逐渐熟悉了每个孩子以后,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详细工作计划,每周工作首尾衔接,一以贯之。
胡胜利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说她成了孩子们的生活辅导老师、思想品德老师和文化课老师,想着要给青青来回孤儿院的车费补助。青青拒绝,说:“这些孩子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也不单是你一个孤儿院的事儿。”胡胜利听得心里一热,这样想事儿的年轻人真不多见。
有一天,林青青在花瓶里插了两支花,让小孩子们看着画,忽然感觉有人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襟,回头一看是瑶瑶,她低着头,手指着她自己的画儿,意思让林青青看,青青看过去,瑶瑶的整个画面上是很大的花瓶和花,花瓶一边一个人站在花下面,一大一小两个女子,整个画面呈现绚丽的暖色。青青惊诧于瑶瑶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她指着画中的小女孩问瑶瑶:“这是瑶瑶吗?”小女孩点点头,青青又指着大女孩问:“这个是谁呢?”小女孩低头不语,青青看着画上的人梳着高高的马尾辫,衣服的颜色和自己穿的衣服很像,不敢相信地问:“是我吗?”小女孩点点头。青青高兴极了,拿起画仔细看着,瑶瑶终于抬起头看了她一眼,见青青笑得开心,她才放心地低下头,使劲抿抿嘴。
这对林青青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她知道瑶瑶封闭的心门正在悄悄打开。当青青接近瑶瑶,从来得不到任何回应,大多数时候青青在她身边都是自说自话,但青青没有放弃过,希望瑶瑶知道她是被关心的。看来半年来自己不离不弃的温暖陪伴瑶瑶感受到了,终于有了反馈,这很令人鼓舞,对林青青来说,每个孩子的接纳都是一份成就。
另一个七岁大的小男孩叫树培,上小学以后不适应,学校的孩子们嘲笑他做过唇腭裂手术,嘲笑他是孤儿。他变得更加胆小脆弱。青青问胡胜利该怎么办。胡胜利说已经跟树培的班主任和老师们打过招呼,让老师照顾树培并对其他孩子多加管束,另外还让上三年级的毛毛和上四年级的宁宁每天带着树培,基本没有小孩子敢当面嘲笑了。但树培仍然很受伤,经常独自躲在角落流泪。
青青找到他问他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树培蚊子般小声说:“我想妈妈。”
青青感到无力。上天把一些悲伤降临到还承受不起那悲伤的孩子身上,就像自己,无论最后以怎样的心理接受了那悲伤,创伤都会跟随他一辈子。青青只想尽力把伤害减到最小,但伤害大小也是因人而异的。青青一只手搂过树培,说:“那今天你就好好地大哭一场吧,没有妈妈确实是最让人伤心的事。但是从明天开始再也不要为妈妈哭了,因为你哭她也不知道,不会来。”
树培果然哭得少了,青青问他:“不想妈妈了?”
他说:“想,等我长大有出息了就去找她。”
青青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鼓励的拥抱。
到儿童福利院做义工成为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青青坚持只在每周六去一天,因为凡事要长久做下去都需要实事求是。博物馆的事业正在起步阶段,她不能让自己太疲惫,没有休息和缓冲无法保证精力充沛全力以赴。
那个春节,她跟父母和罗荣添去了泰国度假,一是一家人团聚,二是为了躲开王赫打听林青青的下落。亲情像是她的加油站,春节过后,她又元气满满回到t城。
落笔觅知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