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8章 出发
次日一早,天刚微微亮,孙一南就听到了厨房里传来叮叮咣咣的声音。
他穿好衣服,走出房间,看到厨房里放着厚厚的一叠粗粮饼子,而且此时赵氏还在继续烙。
“奶奶,你怎么烙这么多粗粮饼?”
“咱们这不是要去常州城吗,这一走就要好几天,我多烙点饼子,咱们在路上吃,还能少花点冤枉钱。”赵氏听到孙一南的话头也没抬的回答。
孙一南看赵氏烙了一会儿饼,见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就向着村长家的方向走去。
快到村长家的时候,孙一南看到孙守仁正好出了家门,正向着大河的方向走,他赶紧追了过去。
“村长爷爷……”
“南小子,你怎么起那么早,是有什么事?”孙守仁看到孙一南惊讶不已,他昨天已经听他娘们说了他的事,孙一南可以说真的是少年有为。
不过,他也不是喜欢巴结别人的人,虽然和孙一南关系不错,他也从来没想过要去找他给孙子笑活干。
听到孙守仁眼里的关怀,孙一南更是下定了决心,他相信孙守仁不会害他。
“村长爷爷,我有事情要和你说。”
孙守仁看孙一南一脸认真的样子,以为又要找他帮忙,笑着回答:“什么事情你说吧!”
当孙一南把这里即将发生干旱的事情告诉孙守仁之后,孙守仁露出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他虽然早在几天前就发现了天气的异常,这些天每天往河里跑好几趟,但他知道根据记载这条河可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看着每天河里的水位不断的减少,他心里也开始隐隐不安。
其实在听到孙一南的话之前,他还在期待是他判断错误,现在开始不得不接受现实。
孙一南看到孙守仁很快恢复正常,一副已经相信的神情,让他有些讶异。
显然孙守仁之前可能就已经发现了异常,他本来都做好要经过一番激烈的劝说的准备,看来古代也有很多有大智慧的人,谁都不能小瞧,也就是这次的事情,让孙一南以后和古人接触的时候留了一个心眼,没想到还因此救了他一命。
此时天已大亮,和孙守仁告别后,他就赶紧回了家。
孙守仁在孙一南离开后,拿着他给的一张纸,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发现是莲花镇到常州城的路线图,赶紧收进了胸口的衣服内。
收完之后他还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在他们国家,如果私自购买或者绘制地图可是会以谋反罪被抓走的,所以在古代一般很少人会出行,就算真要出行也会找商队或者经常在外赶车的车夫带路。
孙守仁河里也不去了,匆匆赶回家,他要赶紧把这份地图藏起来,不管以后用不用的到这张路线图,南小子这个人情他是欠下了。
虽然现在他觉得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生干旱,但这个事情要和大家怎么说。
现在干旱还没有到严重的地步,如果他广而告之,那就是散播谣言,官府知道一定会以这个罪名把他逮进监狱,说不定他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而且就算说了村里人就会相信吗?这件事他还要好好想个主意才行。
孙一南回到家,车夫已经驾好马车,正在往车里装赵氏昨天准备的东西。
有孙一南分家分到的粮食,昨天菜地里薅的蔬菜,还有赵氏非要带的自己的口粮。
除了这些,他没想到赵氏除了带衣服之外还带了一床被子。
小梅这里就简单了,只装了两件换洗的衣服。
最后,赵氏从厨房搬来一大叠粗粮饼子,才终于上了车。
虽然觉得带的东西不多,但是马车的车厢也并不大,再坐上赵氏和小梅此时已经满满的了,他只能和车夫一起坐在车架上。
临走前,孙一南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家,他此刻都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来,突然感觉到心里有些悲伤。
走了不到两个时辰,孙一南听到车厢内隐隐约约的呻吟声,他问了小梅才知道,原来赵氏年纪大了,坐车时间太长,身体开始吃不消了。
他赶紧让车夫把马车停下来,把车上铺的草席拿下来,铺在一个树荫底下。
之后,他又到马车上和小梅一起把赵氏扶了下来,他没想到马车里竟然也如此闷热,怪不得赵氏会难受,心里隐隐对赵氏有些愧疚。
于是他借着马车车厢,从空间里拿出一些糖和盐混在水壶里,准备拿给赵氏喝。
赵氏喝过他递过来的水,缓了一会儿,之后坐在草席上开玩笑的说:“老了老了,不中用了,以前走两个时辰山路都不带喘的,现在坐马车享福都不行了……”
“奶奶,您看您说的,这是马车不好用,你就等着跟着你大孙子享福去吧,等我挣钱了,咱们买个比这还大的马车,里边铺上厚厚棉被,让你躺在上边,然后再用两匹马拉,保证和床上一样舒服。”
孙一南用夸张的语气说,一边比划,赵氏知道乖孙这是特意在逗她笑,也不再想不开心的事,没多久就被逗得合不拢嘴。
接下来的路程,因为照顾赵氏,马车的速度慢了很多,而且他们每走一段路程就会停下来歇一歇。
孙一南有时候还会趁这个时间仔细观察树木花草以及田里的庄稼长势。
地里的庄稼还好,有农民挑水浇地,虽然用处不大,但稍微还是能缓解的。
只是树林中的花草树木明显和前几天不一样,此时他发现,干旱的情况似乎加剧了,他从这里经过也就这两天的时间,看来他梦中的极热现象根本不是只有干旱简单的事。
第三天下午,孙一南一行四个人快要走到常州城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他们前边有一大队人马也在往常州城赶。
孙一南看着老老少少大包小包的样子,虽然他没有经历过,但这明显是要迁移的迹象。
难道干旱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孙一南怀着忐忑的心情让车夫停下马车,他独自来到迁移的人群末尾询问。
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常州城附近的一个村庄,只是他们村情况特殊,周围就他们一个村庄不说,整体地势比其他地方要高,早在一个月前村里各个地方就开始缺水,没办法,他们村长就找了里长,里长又经过上报,给批下来一块地,让他们全村迁移过去。
他们村已经在此定居几百年了,本来是不愿意的,只是昨天村里已经完全断了水源,也不能真的被旱死,最后他们只能选择新的地方定居。
孙一南问清楚缘由之后,松了一口气,还好现在还没有开始逃荒,如果真的已经有人开始逃荒,他估计以常州城的严格,他们根本就进不去城里,这样他的准备就完全白费了。
他在回马车上的时候,还听到有迁移的村民骂骂咧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