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40章
崔仁师常羡慕陛下 。 有这样的兄弟 , 难怪陛下当了皇帝 , 也能坚定兄长的本心 。
张君政眉头紧皱了许久 , 拳头也擦紧了许久 。
崔仁师和崔敦礼静静等候 。
半晋张君政松开眉头 , 拱手作援道谢 :“ 既然晋王殿下相信我能做到 , 我定不负殿下和陛下所托 。 若会试及第 , 我会主动上书 , 前往岭南 ! “
崔仁师和崔敦礼露出笑容 。
“ 也不一定是现在去 , 张郎还要做些准备 , 积攒些阅历 。“
“ 我也是以字行世 , 君政唤我仁师即可 。 你得考师点评 , 又与安上熟悉 , 我们也定能成为友人 “
三人互相恭维 , 结成了一辈子的深厚友谊 。
“ 啊 “ 李玄霸从崔仁师口中得知此事后 , 整个人都傻掉了 。
崔仁师疑惑 :“ 当日那人不是者师 “
李玄霸 :“ 是我 。 “ 但我没说他能成为封疆大吏教化岭南青史留名啊 !
李玄霸和张君政随口聊了几句 , 只是因为张君政是张九龄的曾祖父而已 。
虽然张九龄主观上没有做教化岭南的事 , 但岭南出了一个名相这件事本身 , 就能激励岭南自己兴文教 , 鼓励岭南人走入中原 。
宋朝时 , 福建广东走出的进士就已经非常多 , 可以成为文教兴盛之地 。
至于张君政 , 怎么说呢 , 张君政在广东韶州当了一辈子的韶州别驾 , 即大隋的郡丞 , 相当于主管行政的副市长 , 一辈子虽无什么业绩流传史书 , 但能在韶州别驾上干到逝世 , 肯定干得不算差 。 即使史书不说 , 李玄霸也能判断出张君政为韶州做了许
但他问张君政去不去岭南 , 只是单纯好奇张君政在韶州当官时 , 带着全家入了韶州的籍 , 之后子孙都扎根韶州而已 。
一般中原人去蛮夷之地做官 , 哪怕当几十年的官 , 家人也是在中原祖地的 。
“ 是的 , 没错 , 他将来会因为教化岭南青史留名 。 “ 李玄霸道 ,“ 他会考逝在岭南任上 , 之后全家都扎根岭南 , 子孙在外做官也将家人留在岭南 , 只身前往外地 。 张家世代教化岭南 , 成为岭南科举望族 。“
崔仁师敬佩道 : “ 君政品行真是令人佩服 ! 他的子孙家风也令人羡慕 !1“
李玄霸道 :“ 是啊 , 他家风确实不错 。 曾孙还入朝为名相呢 。“
崔仁师的表情扭曲了一瞬 :“ 名相 7“
李玄霸点头 : “ 张良后人中又出现一位后人永久传颂的张相了 。“
崔仁师酸了 , 酸透了 。
他看到朝堂上那些能臣 , 都放弃了当名相的奢望 , 张君政的后人居然是名相 !
崔仁师问道 :“ 考师 , 我的后人 … 崔氏后人有名相吗 7“
李玄霸道 :“ 崔氏子弟当宰相的人挺多 , 特别是唐朝快灭亡的时候 …“
崔仁师打断道 :“ 考师 , 老师 ! 别说了 ! “
他掩面而逃 。
李玄霸耸肩 。 这孩子真奇怪 , 你自己要问的 , 现在又不想听了 。
唉 , 算了 , 对院辈且纵容些 。
李玄霸本来今天没打算进宫 。 二哥案牍劳形 , 自己进宫被二哥发现咳嗽已经好了 , 估计会被抓苦力 。
但今日听到的事太有趣了 , 李玄霸按探不住分享欲 | 望 , 虽然会被二哥抓壮丁 ,
还是兴冲冲进宫把张君政误会的
事告诉二哥 。
「“ 二哥 , 你说张君政这一误会 , 不会真的变成了干古名臣 , 被广州 … 呃 , 就是岭南百姓建庙立祠吧 “ 李玄霸乐道 ,“ 我查阅了他的试卷 , 他还算脚踏实地 , 说不定真的可以 。“
这么好笑的事 , 李世民却没有笑 。
他沉着脸抽出一封文书 , 塞在了李玄霸手中 。
李玄霸疑惑地展开文书 。
薛道衡弹劾交州都督 , 李世民另派卢祖尚为交州都督 , 辅佐岭南道总管薛道衡 。
此文书乃卢祖尚所上 。 卢祖尚在文书中称 , 虽然他已经接受了任命 , 但回家一想 , 交州太苦 , 便不愿意去了 。
m 一
二更合一 , 补昨日欠更 。
昨天一点起床 , 吃完饭后又强迫自己继续睡 , 勉强把作息调好了 。 今天的加更会在 0 点准时发 , 我存了一章嘿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