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斗罗大陆之生死簿

第五百零二章 掌控本源(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五百零二章 掌控本源

从一开始的速度十分缓慢,需要数月的工夫,才能重新将双眼中的力量重新聚满,但是唐元不着急,在凝聚力量的同时,唐元也在慢慢感悟着。

他的心神,仿佛都融入了两种力量当中,似乎他自己,就是这两种力量的一部分。

那生死簿武魂便如泉眼,一点一滴地被唐元控制着向双眼汇聚而去。

三个月后,唐元的左右两眼,又重新聚满了力量,左眼死,右眼生,截然不同的两种力量,又再一次满溢而出。

还是不行。

唐元没有过多的犹豫,周身魂力激荡,又一次将两眼中的力量震散而出。

周遭的幻境再次受到影响,枯荣往复,难以平衡。

继续聚蓄力量。

生死簿武魂,就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眼,被唐元毫不怜惜地索取。

又过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唐元再次将两种力量蓄满,还是不行,又再次震散,重新聚蓄。

如此循环往复,唐元不厌其烦,虽然看似在做无用功,但是唐元却对生命、死亡两种力量的本源之力,感悟越来越深。

在震散力量之后,他重新蓄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一开始的三个月才能重新聚满,到后来的一个多月,再到一个月、二十天、十天……一天……

直到过了半年多,唐元如今在震散双眼力量之后,将力量重新聚满,只需要片刻的工夫。

这日,唐元的速度越来越快,气息也越来越稳定,他所震散的两种力量,被他牢牢控制在周身寸许,不得逸散,周遭的环境,在他第二次震散力量之后,也不再受到影响。

对于生命、死亡两种力量的领悟和掌控,唐元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只差一步,便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也就是说,到了那一步,他便能领悟真正的本源!

震散、重聚、震散、重聚……

唐元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在一瞬间,就能将力量震散,然后再重聚。

渐渐地,这个状态保持了一天,随即——

唐元蓦地睁开双眼,两股强大而神秘的气息,从双眼中爆发出来,一个枯寂如死,一个蓬勃如生!

只见唐元目光一凝,两股气息赫然回缩,迅速如潮地重新凝聚在唐元的双眼之中。

唐元体内各处,开始了全新的蜕变!

他的诸穴百脉、每一个细小的毛孔,包括他的生死簿武魂,包括他的精神世界,在这一刹那,都在咆哮高呼。

似乎在迎接什么的到来。

就在这时,唐元的生死簿武魂未经唐元召唤,自动释放而出,书页在不停地翻动,每翻一页,都会出现不同的气息。

无敌小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仙门
五仙门
遥远的青山,偏僻的村落,平凡少年,只为生存,凡人生活却化作修仙之路,有谁是真,有谁是假? 有谁能最后明月长伴!仙侠世界,从此开始。
看得两叁言
重生:我把未来富婆撩成女友!
重生:我把未来富婆撩成女友!
易默上一辈子,简直是舔狗界的典范,为了一心追逐的白月光秦妙语,他中途退学,不惜离家出走,甚至拼死拼活为她挣钱,最后过度劳累导致自身患上血癌。生命倒数的那刻,他才幡然醒悟,爱人就该像养花一样精心呵护,过度跪舔则等同自我毁灭…… 好在老天再次垂怜,给了他重生翻盘的机会。 当他重新睁开眼睛,出现在面前的竟是那位与自己青梅竹马、又是天生富美的女总裁程依依,她泪眼蒙眬的望着他:“易默,你可不可以多心疼心疼
鳄鱼枣枣
混在特区那些年
混在特区那些年
26岁的陈东方南下来到特区打拼。他在工厂里挥汗如雨,在收容所洒下辛酸血泪,在沙村的温柔乡醉生梦死,在莞城经历刀光剑影,在商场上遭遇尔虞我诈......最终,他在纸醉金迷里向阳而生,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这是一个普通人闯特区的故事。40年来,有2000万人来到特区;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你、我、他的影子。
梅禛
说她虚荣要退婚,真退了他又哭了
说她虚荣要退婚,真退了他又哭了
文案:假千金南栀为许母做了二十年的活血包,真千金一朝回家,她就被赶出了家门。真千金打压,众人嘲笑,不曾想南栀摇身一变,竟是全国首富神秘南家唯一的亲生女儿。亲生父母和五个哥哥宠她成狂,不限额的零花钱随便刷,限量版的豪车随便开,顶尖奢侈高定随便买……更有一个全球首富的未婚夫,只是未婚夫对她避而不见,要么就是横眉冷对,更是上门退了婚。南栀表示,退婚正合她意。可没想到,这人前脚退婚,后来却又缠上她,并且
年年有余余
化假为真,我在都市打造第一仙族
化假为真,我在都市打造第一仙族
3014年,我一睁眼就来到了千年后!与千年前相比,现在灵气复苏,世界也就变成了科技和修行一体的样子,拥有着悠久文明的华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世界唯一的国度。 新的时代来临,人人修行,为求长生,短短时间华夏甚至开展了星际之旅。 不过,我穿的原身是个杂灵根,修炼是修不了一点的,我只能打打游戏过我的摆烂人生。 这天我拿到了一个修仙家族模拟器,一个养成类游戏,还怪上头的。我氪金开始搭建一个上古仙族,买装备、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