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的升职记

第177章 帮役(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7章 帮役

齐三用原来老黄扶着的那只手扯了扯狗剩的衣服,赔笑道:“黄差爷、林差爷还有什么吩咐吗?没有我们就回去了。”

老黄摆了摆手。

齐三等人抱拳行礼,相互搀扶着一瘸一拐地消失在风雪中。

“好了,人已经走远了,不过是几个帮役,县衙还给了工钱的,你至于这么上心吗?”老黄见林子平看着齐三几人离去的方向发呆,凉凉说道。

帮役?!

林子平有些吃惊:“那安排他们征粮?”

老黄道:“他们本来就是征粮的啊,大家都是本村本地的,谁没有几个亲戚,要是像今年这样发生几条人命谁都不好交代。”

“那他们也是本地人啊。”林子平问道。

“现在这个世道想做的多了去了,几个铜板一点粮食,多得是人争着抢着的来,要不是齐捕头,这事怎么可能落在齐三头上。”老黄压低声音,“你可别往外说啊。”

在老黄的殷切目光下,林子平点了点头,保证不告诉其他人。

心中恍然大悟,原来是齐三他们只是帮役,以前种种违和之处就解释得通了。

难怪说对征税流程熟悉,职业收税人,肯定工作经验丰富。

还是一帮临时工,便宜又好用,不占编制,出事的时候还是最佳背锅侠。

关键就这样了还一群人屁颠屁颠地争着抢着要上岗。

“那他们这是?”林子平又问道。

老黄看了林子平一眼道:“刚才打了一顿板子给城外的人泄愤,可惜收效甚微。”

“啊——”林子平大吃一惊,“城外的人不是要粮吗?”

“这粮都上交州府了,县衙哪里有粮?况且不是齐三他们收粮的吗,数量几何,去处是哪里他们最清楚了。”老黄道。

“齐捕头不是也——”林子平看着老黄的目光讪讪闭上了嘴。

“小林啊,你来县衙也接近半年了,有些事我想你心中也有章法,无论何时自个是最重要的,活着才能去想以后如何。”老黄说完拍拍林子平的肩大步离开。

边走还边说:“这雪啊,还要一直下哦。”

城外寒风呼啸,林子平看着满眼的白,突然有些看不清脚下的路。

城墙上的灯火亮了许久,在后半夜的时候终于熄灭。

见魏知县等人从城墙下来,林子平抖了抖冻僵的身子,打起精神殷切地看着他们。

火光映照下,仿佛人们脸上的疲惫也被一扫而空。

“大家辛苦了!”魏知县挥手道,“如今流寇就在城外,大家还得打起精神来。”

流寇?!

不是周边的村民吗?

这怎么被定义为流寇了?

林子平掩下心中的诧异,凝神屏气试图听清魏知县的话。

“今日风雪甚大,想必流寇受不了自会散去,留下几人值守,其他人回了吧。”魏知县道。

冯县丞道:“知县大人宅心仁厚,不忍驱赶流寇,真是我辈之楷模。”

“我辈之楷模……”

耳边恭维声音不断,林子平也抱拳弯腰。

不由有些心寒,商量一下午就这?

在众人的恭维声中,魏知县、冯县丞面带笑容离开。

柴巡吏和齐捕头留下来安排后续的事。

林子平运气好,没被安排值守,飘飘然回家,喝了一碗姜茶,泡了泡脚,争分夺秒地躺在被窝里。

迷迷糊糊间,听见外面传来狗吠,不远处还传来毛驴惊恐的叫声。

林子平连忙起身。

院内也传来动静。

“柱子怎么了?”林子平隔着门喊道。

里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学大佬4岁半:姑奶奶她奶又甜
玄学大佬4岁半:姑奶奶她奶又甜
关于玄学大佬4岁半:姑奶奶她奶又甜:人人都知道,w市的沈家来位四岁半的奶团子。起初以为她是沈老爷子预订的未来孙媳妇,谁知,奶团子开口就是一句:我是你们的姑奶奶。本以为这就是个辈分笑话,谁知这位“姑奶奶”开始不断在各大场合刷脸。*大侄子被人用东南亚邪术下降头,中魅术,她慧眼破局,化解小鬼死灵怨念,助她转世投胎,积功德一件;着名富豪身患绝症,夜夜噩梦缠身,新闻冲上热搜,记者巴巴去采访,结果看见人家活
秦时如音
神医下山:我的五个绝美师姐
神医下山:我的五个绝美师姐
神医门掌门林阳入世下山,拳打恶棍,手抱美人! 纵横都市,快意恩仇,泡最美的妞,喝最烈的酒,打最恶的人,治最毒的病! 师姐:“掌门,这里发现妖女一枚,请速速降伏!” 林阳走过去看了一眼,将妖女护在身后,义正言辞:“师姐,请自重,她是我老婆!”
佚名
预支未来,从废材瞎子开始成宗做祖
预支未来,从废材瞎子开始成宗做祖
杀我父母,夺我异瞳,碎我命桥。 这样的人在大武王朝是活不下去的。 只有靠预支未来成果,才能报仇雪恨,成宗做祖。 【预支太上感应篇条件,事后感应一千次。】 【预支离火爆炎拳条件,事后练拳一万次。】 【预支通玄一品修为条件,事后返还预支修为。】 “连修为都能预支?还不用还利息?” “爽歪歪了啊!” “给我预支长生境九品修为!” “嘿嘿,别人的修为都是靠丹药、灌顶等手段,根基不牢固,气息也很虚浮,不像
卦十五
呢喃诗章
呢喃诗章
咸鱼飞行家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