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5章 槐雪
“姑娘,能让大人随身携带,想必是极珍视之物,定不是随意赠人的。小姐收下也未必喜欢,如此岂不罔顾了上官大人的好意?”
宋萱不耐地走了来,侍女却息声不敢继续说下去。
“我收下便是随意?”接过书的手停在半空。
宋萱神色未变,“若今日是宋莹在这里,她收下就不是罔顾了?”
“奴婢奴婢不是这个意思。”侍女姿态放低,却仍旧坚持。
“圣人常言,有教无类,寓教于乐,师母岂会不知?”上官妙仪瞳眸中倒映着青绿的水光,横着的手轻轻一松。
只听“咕咚”一声,浅潭中的书页缱绻散开。
侍女讶异,“上上官大人”
她整理着袖口的褶皱,淡淡笑道,“失手了,抱歉。”
侍女一边叹息,一边焦急地徘徊在河边。
沉入水底的书到底没有捡起的必要,二人相视,默契地笑出声。
宋萱每每回想起这一幕,倒是她记忆中为数不多自在开心的日子。
此事后,秦夫人也没来寻她麻烦,或许到了不能忍耐的极限,竟再也不过问她的学业。
而这本书,宋萱起初并未放在心上。
只是被她随意搁置在了床脚下,应有半年之久,再到她手中时,她也要双目失明了。
她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会用看书解闷,果真众叛亲离的滋味不好受。
锦绸制成的书袋上绣着一朵蝴蝶兰,显然被人多次翻阅,然而仍旧保存得完好无损。
她从这锦袋之中抽出一卷书,说是书,更准确来说是半卷手稿,其上写着——‘枢榷长纪’四字。
宋萱未尝出过远门,却惊讶于书中所见天地。
著书之人自序笔墨甚少,无名无姓,留字灵均。
其自言“鉴之往事,知之来者”的据事直书者,虽以“实录”为主,但不唯“实录”为是,旁征博引,亦有论评或辩畅叙己见,颇多真知灼见。
所做最后一卷最是特殊,记录着一个臭名昭著的叛国将军之后,军功卓越,却也受千夫所指、万人唾弃。
将军之后,生时荣光赫赫,亡时凄寂悲凉。
‘春风轻拂柳如画,骏马奔腾踏槐花。蹄声响,意风发,得意扬扬向天涯。’此诗可诉之其前波澜壮阔的前半生,而后半生判词却是‘冬雪飘落祁山漫,寒骨深埋离殇黯。弦音断,怨幽叹,孤影零零残霜散。’
背负一生骂名的将军之后,最后葬身于西北境外,尸骨无存,故里无望。
此身功过,不留青编。
宋萱曾托人约见上官妙仪,却听闻她得了痨病,半年前便病死在卧榻之上,她亦去寻了名为灵均之人,却在问起时人人缄默,言行避讳,神色慌张。
最后宋萱唯一确定的是,她所好奇的书中之人,一切痕迹荡然无存,著书之人久逝,赠书之人病死。
是时,四方宅院飘起了槐雪,她想她应该去西北的雪山上看看。
----------------------------------------------------------------------------------------------------------
1、春风轻拂柳如画,骏马奔腾踏槐花。蹄声响,意风发,得意扬扬向天涯。——《渔歌子·春马踏槐花得意》
2、枢,一为北极纽星天枢,二为门轴核心,象征坚不可摧的力量和支撑;独木之桥谓之榷;纪传体史书。
来源定位参考明代编年体史书《国榷》——谈迁,《国榷》广采溥引,遍览私家著述,择善而从,取舍严谨,秉笔公正,不以个人爱憎为务。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喻应益序明确称:“孺木《国榷》足以兼《尚书》《春秋》之盛事矣,尤天所必存之书也。”
3、青简、韦编、青编——古代没有纸时,把字卸载竹简上,用皮绳把竹简编缀起来,故称书籍为“青简”、“韦编”。“韦”就是用来编扎竹简的皮绳,“青编”即“青丝编”,以青丝编结,用来记事,因而古代记事书籍常以“青编”代称。
4、灵均,名余曰正则兮,字灵曰灵均。——《楚辞·离骚》
没错,灵均就是那个灵魂不染尘埃,笔下的美人香草,忧国忧民的伟大浪漫诗人屈原。但这里的灵均并不是他,只是我个人觉得,有着像他一样干净透彻的灵魂,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我心里灵均的形象就是如玉一般的忠贞者。他们是黑暗中明烛独醒,夜雨里提灯潜行的人。
山止山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