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26章 武城架鼓
“也是看书知道的,”苏冥笑了笑,“因为都是架在胸腹前或者腰间来演奏,我曾经还以为和着名的安塞腰鼓差不多的样子,后来了解后才发现诸多不同。”
“后来时代和平了些,家鼓也没有消失,而是用于配合另一个非遗活动‘抬花杠’,祭祀天地和祖宗神明,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直传承至今,五百多年历史了。”
“那好好啊,我们去看看?”霄芸之前没听说过这个,此时听苏冥解释,很有兴趣。
她自知没有苏冥那么博闻强识,但好学的她也不放过一丝可以学习的机会。
“没问题,咱们过去看看,学习学习。”秋白没事,陪着他们去看看,尽地主之谊。
于是,苏冥开车,拐道去了武城区。
车子在平直的道路上平稳行驶着,窗外的风景吸引了霄芸的目光。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与远处的的山丘交相辉映,青绿一片。
苏冥专注地驾驶,秋白和霄芸则在后面的房车里兴奋地交谈着。
“白哥,你们这边的地真平,我是第一次看到拖拉机耕作的。”
霄芸看着麦田里驶过的拖拉机,甚至还有飞驰而过的无人机,这边的一切都令她感到新鲜。
“你们南方没有吗?”秋白笑着问。
“没有,”霄芸干脆地回答,然后又补充说:“至少我家那边没有,都是山地,以梯田为主,极少有这么宽的耕地。”
“也是了,”秋白恍然,想起她是贵州的,那边确实是山地为主,农业也是以人力为主,绝大部分地区无法实现机械化操作。
“现在是春耕的重要时间点,都忙着除草和施肥,这种的是冬小麦,今年越冬的情况还算良好。”秋白指着那片麦田介绍着,然后又问:“南方应该是种水稻多吧。”
“对。”霄芸点点头,不过她也了解不多,到她出生时,家里已经基本不务农了。
不久后,车子驶入了武城区,顺着导航指引,苏冥到达了武城架鼓的文化体验中心。
“就是这里了!”苏冥看着招牌,和导航地址一对,没有错。
三人走进去,秋白已经提前打电话预约了,知道是明星想来学习非遗,体验中心安排了人员来接待。
“这位就是我们要找的非遗传承人,李老师。”秋白低声说道,带着几分敬意。
“欢迎几位老师的到来。”李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肤色黝黑,手掌粗糙,看着像个庄稼汉。
他也确实是个庄稼汉,非遗传承人对他来说只是热爱的副业而已。
“不不,李老师,这里您才是老师,我们都是学生。”苏冥谦虚地纠正他。
李老师笑了笑,带领他们走到一旁的展示区,那里有一排的鼓,鼓面光滑,鼓身刷红漆,隐隐还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他开始讲解架鼓的构造,特点,以及演奏方法,非常专业。
苏冥听了频频点头,霄芸也是颇有收获,也就不懂音乐的秋白单纯长了见识而已。
武城架鼓和安塞腰鼓确实不同,安塞腰鼓是那种长筒状的鼓,以手敲为主。武城架鼓跟普通的小鼓差不多,扁平的双面鼓,演奏时需要鼓槌配合,而鼓槌材料则以当地特有的乐陵金丝枣木为佳。
“我们可以试试吗?”苏冥学完之后跃跃欲试,忍不住问道。
“当然可以。”李老师微微一笑,指了指旁边的鼓,“来,都可以试试。”
李老师取了三面鼓给他们,然后分发了鼓槌。
霄芸第一个上手的,走上前去,手握鼓槌,回想着刚刚李老师示范的节奏,模仿着他的动作。
鼓声响起,虽然不够熟练,但也是有节奏的。
“很好,保持这个节奏!”李老师鼓励着,眼中流露出赞许,看着霄芸继续打完鼓点。
他知道苏冥和霄芸两人,没想到霄芸除了歌唱得好,学乐器也有天赋。
秋白就没那么好的天赋了,根本记不住刚刚李老师是怎么敲的,胡乱敲了几下后,反而敲了段部队里的起床号,惹得几人都开怀大笑了起来。
苏冥最后尝试的,不出意外地优秀,对于打鼓他不陌生,小时候村里过年都有祭祀活动,敲锣打鼓醒狮表演没少参与。虽然双面鼓不同于南方醒狮的单面鼓,但触类旁通嘛,大差不差,何况他的乐感是那么的强大。
“我们这门技艺,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屹立不倒。”李老师诚恳地说:“希望你们在条件合适的时候,能够帮忙将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武城架鼓。”
“我们一定会的!”苏冥信誓旦旦地说,他对于非遗文化是很尊重并且热爱的。
“我相信你,苏老师。”李老师看过苏冥在肖邦钢琴大赛的一些视频片段,他在决赛现场安利我国非遗文化的片段,被网友们广为热议和点赞。
“谢谢李老师的教导,我们会好好学习,好好应用的!”霄芸也认真地说。
“好,期待你们的新作品。”李老师微微一笑,热情地欢送他们离开。
“是不是又有灵感了?”
出来之后,见苏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秋白笑道。
“哪有那么容易,”苏冥摇摇头,“任何一项非遗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核和相对固有的表现形式,要拿来创作,并且有创新,是很难的事情。”
“哥说的没错,”霄芸点头赞同地说:“如果很容易改变并且紧跟潮流,那它就不会成为非遗了。”
“但尽管难,也不是没有创作的可能,只是需要时间和积累而已。”苏冥说着。
隐隐有了个方向,他以后的一些作品,未必就是完全照搬原来世界的成品,根据这个世界的情况修改,融入一些非遗文化,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不失为一种功德?
尽管知道这条路不容易走,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么做的人远不止他一个,大量艺术创作者都在这么做,但能有大成果的真不多。
但理想总是要有的嘛,何况他又没啥后顾之忧了,何乐而不为呢?
狐仙小红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