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
- 关于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嬴子夜意外穿越大秦,摇身一变成为了秦始皇的第九子。就在他参加第一天早朝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竟觉醒了装逼打脸系统,并且随即触发了颇具戏剧性的选项任务。任务给出了三个截然不同却又各有极大诱惑的选项。选项一是弹劾扶苏,若选择此项,便能收获满级书法技能,瞬间掌握古今所有学识,还能得到印刷术、造纸术这样影响深远的技艺,外加宣纸千张,这无疑是文化领域的巨大宝藏。选项二则是
- 吃爱虾皮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八百九十二章 臭名昭著纪忆之(四)
那种底层的信徒倒不受影响,反正他们也不大懂儒家的道理。可是总有一批中上层的知识分子信徒在研究了《实证论》和《理性论》后对各路神仙产生怀疑。
老和尚才不在乎往海外传教的事儿……他只想弄个僧官做做,紫衣袈裟一穿,见着江南地方上的高官也能称兄道弟,去有钱人家里化缘也容易,有了钱以后再把宝云寺好好装修一下。
纪忆真是忠臣啊!他知道江南的摩尼教很不安分,聚众太多——主要是不识字的穷人相信——而且教义中又有鼓励造反的内容。如果不加以控制,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反了?
不仅儒家的道理圆了,而且儒家还能用《实证论》和《理性论》去批斗别的教派。实证检验,理性推论……虽然不能就此消灭宗教,但是也足以让各路神仙很不舒服了。
“元觉?”纪忆隐约记得这个和尚,是个膀大腰圆,留一部乱糟糟的大胡子的凶恶和尚。不过在歙州却颇有名气,和不少当地的儒生士大夫都有交情。
而读书人中,也有一些是信奉摩尼教的!这种情况在明清理学大兴后就不大可能发生了,因为理学从佛、道中吸取养分,构建了一个虚妄的儒家世界观体系。将天理置于了世界观的顶端,相当于佛教中佛陀和基督教中的上帝,等于虚拟了一个不称为神的神。
在这种思潮下,有一部分儒生向摩尼教取经,想用光明黑暗二元论去补儒学的缺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当然了,造反肯定是死路一条的,但是搞得江南糜烂也不大好吧?所以纪忆就琢磨着多发一些官诰给摩尼教的头头。大家都做了朝廷鹰犬,自然就不会造反了。
纪忆停住脚步,有些奇怪的问身边的方杰,“怎么回事?有人在辩法吗?”
纪忆道:“方十三是有大志的,一个漆园怎么能容下他?大师,你赶紧让方杰走一趟青溪,叫方十三召集一些能打能杀的,都跟着我去海外闯荡一番。”
对了,老和尚还有俩儿子,总要给他们多留点遗产吧?
“这事儿啊。”纪忆也没什么话好讲的,想了想道,“大师,现在证明明尊灵验的机会来了!”
一定是老和尚的道让《实证论》、《理性论》给破了!
“他也是圣教中人?”
之所以说是“变异”,是因为这所宝云寺所奉的明尊光明佛,乃是半佛半摩尼,又糅合了儒学因素,完全成了个大杂烩。
今日跟着那个元觉和尚来请教的就是一批歙州的信摩尼教的儒生……他们觉得明尊不大灵验,总是没有办法保佑他们中进士!这个是不是禁不住实践检验?
“元觉,老僧也不知道吴江先生会来……”
这种思想差不多是从《周礼》一路传承下来的,早就已经烙进了中国文化的本源中去了。所以要在儒学的基础上立神是很难的,而《实证论》和《理性论》又恰恰让“格物求道”成为可能(即便是理学也提倡格物穷理),这样一来,儒家的道理就能自圆其说了。
“他不在。”老和尚道,“他去青溪县开漆园了。”
“真的?”老和尚问,“可以做官?”
比武什么的……呵呵,读书人要以理服人的。
“去波斯?”老和尚问,“圣女呢?她也去?”
武好古鼓捣出来的《实证论》和《理性论》实在太符合儒学的“本”了——所谓的“本”就是大道,儒学一直是“求大道”而不得,同时又对鬼神之说敬而远之。
这话要让白思文听见非笑喷了不可,信仰也太不坚定了吧?
“当然要去了!”纪忆道,“波斯可是她老家……而且她能说一口波斯话,等到了大食国见了哈里发,还得劳烦她当个通事呢。”
和寺庙其他地方的清冷不同,这座偏殿里面,这个时候却满满当当,都是和尚和香客。哦,也不能算香客,应该是信众或听者——墨娘子一派比较正宗的摩尼教称“听者”,静明和方腊这一系则称“信众”。
“静明大师可在么?”成贵这个时候站在那偏殿之外吼了一嗓子,“吴江纪先生求见。”
但是现在还是北宋,理学不过刚刚冒头,儒学的主流还在向释道取经,想要补齐儒学的缺门。
“是宝光寺的元觉和尚带了几个歙州的夫子过来,向师祖请教道理。”
元觉和方杰都行了个佛礼,边领着一群很想和纪忆结交的儒生去了。
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