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第10章 其他改革1(2/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0章 其他改革1

“艹,紫禁城都能允许平民百姓进入了。”

康熙也知道后世没了皇帝,但总该有一个理论上的最高当权者吧。

也应该住在紫禁城吧。

结果成了博物馆……

合着是个人都能进来看?

————

【春秋战国时的容量单位,全部建立在手上。用双手捧水或者捧粮食,往容器里装,1捧是1升,4捧是1豆,10捧是1斗,16捧是1区,64捧是1釜,640捧是1锺……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并没有把容量和重量结合起来,仅仅是在商鞅铜方升的基础上,重铸了一批标准量器。】

【而《汉书·律历志》记载: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矩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

【汉朝的容量单位,包括龠、合、升、斗、斛。】

【所谓1龠,就是与1200颗黍米等重的水的容量。

1合等于2龠,所以1合是与2400颗黍米等重的水的容量。

再将合的容量乘以10倍,得到升。

将升乘以10,得到斗。

斗再乘以10,得到斛。

通过反复地称量黍米和清水,王莽成功地将龠、合、升、斗、斛等五种容量单位与重量全部结合起来了。

但是,通过一粒一粒数黍米的方式来测定量器,不仅麻烦,而且容易有误差。

于是又进一步实验,直接让水的重量与升联系起来。

终于发现:“水一升,冬重十三两。”

冬至那天,将1升清水倒在天平上称量,重量是13两。

按照这个标准,就能用水和天平来测定量器了:1升水重13两,1斗水重130两,1斛水重1300两。

比如说,在一只木斗里装满清水,再称水重,如果达不到130两,或者超过了130两,那就表明这只木斗不够标准。】

【为了统一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量器,王莽用数黍米和称水重的方法,在当时工艺允许的条件下,成功制定了一系列最精确的铜方升、铜方斗、铜合、铜斛,作为测定民间量器的权威标准。】

【他还铸造了一件能将龠、合、升、斗、斛等五种容量合为一体的“嘉量”。该铜嘉量可以测定龠、合、升、斗、斛五种容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清,北京。

康熙更疑惑了。

“刚才说仅有一件在故宫坤宁宫,现在又说在台北?”

“台北应该就是台湾之北,郑家也没有修紫禁城啊。”

“是朕没收回?让他们做大了?”

“不应该啊?”

“总不能后世又丢了吧?”

————

北京。

“看来要加快进度咯。”

“看来在后辈那个年代,台湾还是孤悬海外。”

就着茶叶渣,德胜先生边嚼动边说了起来。

————

【功是功,过是过。】

【经王莽考订和颁布的容量,在东汉和魏晋继续使用。】

【但是吧,有个冷知识。】

【王莽是儒家学徒,没错吧?】

【事事都要从周礼找依据,没错吧?】

【言必称三代,要恢复圣贤之举,没错吧?】

————

大秦,咸阳。

始皇突然心悸……没来由的抖了一下。

李斯和叔孙通若有所悟一般,摩拳擦掌,准备开打。

————

【经现代实际测量王莽铸造的铜方斗和铜嘉量,1龠为10毫升,1合为20毫升,1升为2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1斛为毫升。

其中“升”的大小与商鞅铜方升以及秦始皇铜方升都非常接近,所谓“合乎上古圣贤的标准”,其实可能是指商鞅和秦始皇的标准。】

————

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才萌宝:神秘爹地极致宠
天才萌宝:神秘爹地极致宠
身为未婚妈咪,唐亿只想带着儿子低调快乐的过日子,却没想到公司空降神秘boss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听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关于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快穿+盗墓同人+空间+炮灰)欢迎来番茄免费小说阅读我的作品。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好,不想再改了,可跳过。作者私设如山,虽然是盗墓同人文,但是谁看谁知道~本文主角是一株小花仙
一览众山河
恋综摆烂,这个登徒子有点东西!
恋综摆烂,这个登徒子有点东西!
轻松文娱+恋综+搞笑沙雕直播什么?你叫周一?穿越平行世界,本想摆烂体验人生百态的周一,竟被坑哥妹妹瞒着报名了恋综。“请问您怎么看待爱情?”周一:“智者不入爱河,怨种重蹈覆辙。寡王一路硕博,建设美丽中国
不戴眼镜的呆瓜
甜恋情深:捡个白切黑老公
甜恋情深:捡个白切黑老公
沈梦涵以为捡了个便宜老公,谁知道他竟然是只腹黑的大灰狼......
万万亿
冷面美人:王爷请过招
冷面美人:王爷请过招
前世,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冷血杀手冰舞,一朝穿越成为凤凰国将军府的七小姐,天生废材,容貌丑陋,受尽世人辱骂。初次睁眼身陷险境,险些死在妖兽爪子,幸得那神秘男子相救,既然重活一世,怎能这般屈辱活着,涅槃归
槐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