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2596章斐潜的取经(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596章斐潜的取经

在刘协和曹老板得到了意外之喜的时候,斐潜这里也迎来了属于他的取经者。

没错,不是大汉的人去取经,而是别的人到长安这里来取经。

而且这经书也不是佛经,而是道经。

说起来是因为斐潜在五方上帝教派上的推行动作做得不错,至少是在雪区那边表现的不错,然后吸引了大量的雪区民众信奉,但是前往雪区的传道士并不是人人都能像是玄奘一般聪慧,有很多的道经内容其实也很含糊,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说法,甚至会出现这个传道士和那個传道士讲的内容相互矛盾的情况。

这就像是佛教早期在华夏本土内传播一样,起初只有一种,后来就变成了很多种,然后这很多种里面有的甚至除了供奉同一个佛祖之外,似乎其他的东西都完全不同了。

当斐潜知道了有人前来取经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意外,决定还是要好好安排一下,毕竟斐潜头上还挂着一个什么什么真人的名号呢…

公达派人接触过这几个人,斐潜看了看桌案之上荀攸上报的行文,然后说道,某是大体上了解了一些…嗯,请公达跟诸位也说明一下…

荀攸拱了拱手,此次求经使者,原一十有五,然于途中失足坠亡者二,病不得愈有三,半途癫狂妄语不得行三人,至大小川前又遇贼,被杀四人,至陇右之时便是仅存三人矣。陇右驿站初以为流民野人,引而度其衣食,询问之,方知其事,便转报至长安…

斐潜有指定屯田政策,收拢流民野人落户,是有赏钱和功勋的,所以在斐潜地盘边缘的驿站兵营什么的,才会主动去收拢这些人。毕竟历史上边疆杀些野人,拿其首级冒功的,其实真不算是少数。

有时候矛盾就是这么产生的。

如果斐潜没有这样的相关政策,或者说这些政策执行起来的时候还没有砍首级来的简便,或是效益大,那么这些远道而来,原本像是雪区玄奘这一类的苦修者,就被抓起来砍了头,那么还有下一次么?

如此一来,如何能将华夏的文明火种传递出去?

真以为文化传播就像是游戏里面的那样,放在那边不管,然后就看着颜色慢慢渗透?

人还在陇右,还没有出发吧?斐潜问道。

荀攸点头,使者身体亏虚,要稍微养几天。

斐潜颔首,让文和派医师过去…此外,多派几个机灵的,找他们学一下他们的语言…

荀攸表示记住了。

斐潜示意荀攸继续。

荀攸继续给众人在介绍着:此雪区之使,循文远将军进军之路而出…

荀攸在地图上指点着,叙说着他从那几个使者身上得到的一些信息,而斐潜听着听着,思绪就有些飘扬了起来。

雪区来的取经人,嗯,苦修道人么,走的是北线,也就是走得西宁线。

其实古代进入雪区的道路有很多,南面的路线么,一条是从川蜀进去,另外一条是从云南进去。川蜀线比较早,路比较崎岖,基本上都是在爬山下山,但是相对来说气候比较温和一些,难走原因是山。云南线和川蜀线类似,也是爬山,目前还未完全成形,比川蜀线近一点,但问题是从长安到云南,也就是建宁以南实际上也不近,只有从交趾走云南线才算是比较划算一些。

北线么,也就是西宁线,最大的问题倒不是爬山了,因为到了陇右,其实海拔高度和雪区相差不大了,到了青海湖一带往南,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山要爬,而是要穿过多块的无人区…

其实在西宁线再往北,还有一条号称是华夏最艰难的路线,从西域直接进雪区。这条路线也不像是西南线要翻越那么多的山,但是无人区比西宁线要多得多…

西宁线,也被称之为唐蕃道。

历史上文成公主就是走的这条线。

那么走这条路线需要多长时间呢?

斐潜脸上浮现出了一些笑意,旁人以为他听着开心愉悦,其实斐潜是想到一个关于文成公主的搞笑事件…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成公主的暗箱事件,或者说是传言,因为有人说文成公主进藏是走了一年的,也有说走了两年的,还有人说是走了三年的…

三年版本的,配套着还有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手下禄东赞私通的…

这可是干系到了松赞干布的帽子,到底是几个色?

正常来说这条唐蕃道,只需要走一年左右,结果走了三年,其中两年去了那里?私通不是有孩子了么?文成公主和禄东赞跑路了,然后生下来了,松赞干布顶着一顶绿幽幽的帽子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了两个人,然后很大度的表示这都不算啥,那生不下了的不也是抱着养么?血缘什么的也不重要,于是最终三个人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传说故事就是故事,别把故事当成历史看待。

更何况史书之中也有猫腻呢…

同时在雪区之中还有传说,说当时禄东赞找大唐求亲,小气巴拉的李世民还拿问题刁难,然后禄东赞凭借着松赞干布的三个锦囊完美的解决了李世民的刁难。李世民提出一个问题,就拿一个锦囊,然后再问一个,再拿一个…

是不是有一种别样的熟悉感?

这三个锦囊的故事,在尼泊尔赤尊公主那边也一模一样的用过,唯一的区别就是求亲使换成了桑布扎,李世民换成了泥婆罗王。

至于什么蚂蚁牵绳索穿小洞啊,母马小马分群啊等等,基本上都是有人故意杜撰出来欺骗老百姓的,毕竟娱乐么,这可是传统,普通百姓不就是好这一口么?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和亲与否,以及与谁和亲,完全是政治上的取舍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像是有个什么物品招标似的,我有一个公主。你们都来竞争?这是多大的娱乐精神?真是让各国求亲使一起竞争,这不是哄抬哔价么,根本就是完全不符合逻辑。

就拿喜欢和亲的唐朝来说,又不是只有一个公主,嫁给吐谷浑王的弘化公主也是宗室女,吐谷浑娶吐谷浑的,吐蕃娶吐蕃的,吐谷浑使臣会吃饱了撑的来搅合什么吐蕃的事?

所以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真的就是存粹娱乐么?

并不是。

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入雪区传教的光头佬搞出来的。

因为在所谓多版本的三个锦囊故事里,有一个版本是李世民用来刁难迎亲大使禄东赞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有无十善法、有无寺院,上师供养和有无财货供应…

就像是农民相信皇宫里面的皇帝老儿是拿着金锄头耕田,皇后娘娘是拿着银扫把打扫庭院一样,佛教那些编撰故事的高僧,他们或许觉得他们推行了十善法,那别的国家,比如大唐、尼泊尔什么的,用的也一定是十善法。

至于为什么讲吐蕃王的故事,那是因为传教过程当中,为了吸引更多的百姓聆听,有什么比大人物的风流韵事更吸引人的?

可惜,中原从始至终都是土地为主的大地主社会,掌控话语权的是士族集团,从来都不是宗教集团,就算是李世民是个智能低下的皇帝,也不可能问出连续两个有关佛教的问题,而且还将佛教问题摆在前面…

因此,传教士重要不重要?或者说,靠谱一些的传道士,不至于搞出这种不知道是抹黑还是添彩的事情的传道士,重不重要?

要是传道士派遣得不好,说不得什么时候斐潜在若干年后,就像是松赞干布的传闻一样,突然头上就多了一顶绿幽幽的帽子,然后就变得跟唐王李世民一样的提那种白痴的问题。

斐潜觉得,如果大汉当下,有像是后世某些工具,某些媒体,某些平台一样方便的进行文化渗透,那么想要推广华夏文化一定没有那么麻烦。

占领一个地方,然后再推行教化,实行华夏文明的传播,与没有实质性的占领,先用文化进行渗透和影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做法也完全不同。

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易昉宋惜惜
易昉宋惜惜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 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 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只为了不让远在战场的他担心。 本以为待他荣耀归来,可以给她一个拥抱,一句辛苦夫人了。 可她等到的,却是他带回的一个女将军,他要娶那个女人做平妻。 他:“你的一切,都是我和她在战场上拼杀来的,你还
佚名
无上神帝
无上神帝
万千大世界,强者如林。一代仙王牧云,重生到一个备受欺凌的私生子身上,誓要搅动风云,重回巅峰。苍茫天域,谁与争锋?诸天万界,我主沉浮!这一世,牧云注定要掌御万界,斗破苍穹!
蜗牛狂奔
沈知念南宫玄羽沈南乔
沈知念南宫玄羽沈南乔
【双重生换亲+宫斗+非双洁+后期独宠+女主人间清醒】沈知念和嫡姐沈南乔一起重生了。前世,她被父亲嫁给穷苦门生;嫡姐选秀入宫,还未侍寝便被封为贵人。世人皆道嫡姐贵不可言,她们有云泥之别。谁知道后来,沈知念嫁的穷书生连中三元,封侯拜相,她成了本朝最年轻的一品诰命夫人。而嫡姐不得帝王喜爱,在深宫蹉跎半生,最后被陷害惨死。沈知念再次睁眼,发现自己竟重生回了定亲前。嫡姐抢着要嫁给穷书生,让她入宫选秀。她很
蓝九九
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 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 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只为了不让远在战场的他担心。 本以为待他荣耀归来,可以给她一个拥抱,一句辛苦夫人了。 可她等到的,却是他带回的一个女将军,他要娶那个女人做平妻。 他:“你的一切,都是我和她在战场上拼杀来的,你还
佚名
白衣披甲
白衣披甲
罗浩集齐七个学科的执业证,召唤系统。
真熊初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