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 二十五章 扬州逐渐进入工业时代
而一千五百人的督战队,根本抵抗不住一心溃逃的数万人,即便是督战队挥刀不停的砍向逃兵,依旧无法阻止士兵逃跑的脚步。
尚可喜在一旁着急的直跺脚。
庐州城墙之上,黄得功与刘文炳看到这滑稽的一幕,哭笑不得,随即两人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准备。
城墙之上守城军士,对城楼下的三十万军队不再恐惧,一个个都趴伏在城墙之上对着清军发出无情的嘲讽。
而尚可喜知道军心已乱,只得草草结束了这一场滑稽的攻城战。
下令全军后退三十里,依着巢湖畔安营扎寨。
而黄得功与刘文炳已经开始谋划,给建奴一场致命的打击。
扬州。
在接到仪真的战报后。
崇祯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直到现在,终于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毕竟这几场战打下来,双方损失悬殊,自己前期做的那些努力并未白费,而是在战场上的到了考验。
不过他并未自满。
他深知建奴在历经了两场战火洗礼之后,必定会产生一些变化,极有可能会派遣奸细潜入扬州城中刺探。
好在,自从筹备创立大明军工厂初始,他就已经未雨绸缪地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防范措施,来防止火药配方与制作的方法泄密。
特别是对于火药配方这样至关重要的核心机密来说,更是需要严加守护。
现今能够接触到火药制作工艺流程的相关人员,无一不是由方正化和李凤翔等亲信所统领的那帮内侍武阉组成。
这些人深得崇祯帝的信赖与器重,甚至崇祯还亲口承诺,如果遇到合适的孤儿,将会亲自降下圣旨为他们过继子嗣。
这里所说的“过继”可绝非一般意义上宫廷内认养的太监义子、义孙那么简单,而是货真价实由皇帝御笔亲批恩准的恩赐。
不仅如此,关于火药配方也并没有完全交托给某一个单独的人制作,而是让每个人各自负责一部分原材料的处理工作,并将整个加工程序一直细分到最后的调配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物质——白砂糖按配比被添加入内,但其具体的炼制白糖的方法,恐怕除了崇祯本人之外,知晓内情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最主要是在城中他还弄了一个假的火药配给厂,里面若生产的都是按原原本的工艺制作的火药,崇祯特地让人在当中胡乱添加物品,没事增加点泥巴,石子什么的。
这就是一个烟雾弹,而这个工厂里一小半人都是锦衣卫,就是明面上的陷阱,只要有陌生人来询问,看情况偶尔会抓几个回去拷问,偶尔又给透露一些信息让这些人带回去。
目的就是为了给建奴制造一些徒劳无功的事做做。
而锦衣卫崇祯知道给做了改制,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有负责取证、审讯、抓捕、内部纠察等,权势虽大,却不再能肆意妄为。
今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崇祯皇帝心情愉悦,再次来到了兵工厂,这个地方对于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在此处研究制造鸟铳(火绳枪)和自生火铳(燧发枪)已历经接近一年的时间,这里也是他最常来视察的地方,火器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虽然火绳枪已经成功制作出许多,也装备几个师,但燧发枪始终还没达到崇祯的要求,尽管实际上燧发枪早已被研制了出来,不管是使用的便利性还是射程都远超火绳枪,但他依旧要求负责人持续改进完善。
负责这家兵工厂的正是明末清初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宋应星。
大约一年前,崇祯特意派遣锦衣卫前往江西奉新县将其请来,原本这项任务理应由毕懋康研制,毕竟燧发枪乃是他所发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仅那本献予崇祯皇帝的《军器图说》下落不明,而且毕懋康更是先行一步离开人世。
不过,同为声名远扬的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无疑也是个极好的人选。
他撰写的巨著《天工开物》共分为《乃粒》《乃服》《彰施》《作咸》等篇章,涵盖了农业、手工业等诸多领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古代农业和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还著作了许多的书籍。
怀着期待的心情,崇祯踏入了兵工厂。
宋应星在操作台前不断的比划,一会拿起一根铳管,左看看,右看看。
崇祯早有明文,他到兵工厂、科学院等研究的场所,任何人见到他都可以不用出声,只需要学习军校的敬礼即可。
所以崇祯已经到了宋应星身旁许久,他仍是没发现皇帝已经到了。
崇祯只是默默站在他身后,仔细的看着全神贯注的宋应星,并没有打断他的思路。
而一旁的崇祯看了许久,似乎明白了宋应星在思考什么,一时没忍住,出言道。
“是不是在铳管内增加螺旋内堂?”
宋应星还没回过神来,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有道理…随后他又陷入了沉思…
只见他突然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然后惊呼出声。
“妙啊!!!”当他循声望去,见来人竟是皇帝,宋应星这才反应了过来,随即跪地叩首。
崇祯而一脸的无所谓,微笑着看着宋应星。
“宋爱卿,朕说了很多次了,在兵工厂内,无需如此,抓紧为我大明研制国之利器才是重中之重,其余的一切礼仪都是浮云。”
宋应星这才起身。
“陛下,随臣到这边看看。”宋应星起身弓着腰一副极为恭敬的模样。
他倒也习惯了,毕竟现在自己置身于封建王朝,臣子对自己恭敬却也十分正常,经过一年,早已习惯了。
在宋应星的带领下,他到了铸铁车间。
宋应星指着地上的一段炮管道:“陛下,臣已经将这种小型的炮管铸造了出来。”
崇祯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随后蹲了下来,用手推了推炮管。
“宋爱卿,这个炮管你们做到了轻量化?”崇祯惊喜的朝宋应星询问道。
“回陛下,按照陛下的思路,臣试验了几次,不负陛下所托,终于将轻量化的炮管给铸造了出来。”
“好好好!!!”崇祯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现在他所在的区域内,基本上没有铁矿,所有的铁都要从江南士绅手中购买。
鹿小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