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09章 拼图
果然,当军人服务社开业之后,军人的社会地位马上就上了一个台阶,很多军人或者是军人家属每天都从军人服务社大包小包的往外拖东西,有一部分是他们自用的,更多的是给邻居们捎带的。
因为天气不会寒冷,所以很多当地人不需要太多衣服,很多人甚至终日袒胸露乳,充分亲近大自然。
这些项目全部都是长期项目,一时半会见不到成效,但必须有计划地去做,那样才能真正提高社会发达水平。
很多民国来的移民,刚刚下船就会被人领到这样的一户房屋前,然后有人就会宣布,这里就是他们以后的家。
于是各种矛盾应运而生。
秦致远为了推动航空业发展,准备在兰芳大力推广航空俱乐部,把飞行员们藏兵于民,这样才能更加方便暴兵,避免临时抱佛脚的弊端。
好在兰芳境内多火山,火山石是比水泥更加优秀的建筑材料,而且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来搞基建最适合不过。
当然了,建设完毕的只是房屋的外表结构,里面的家庭设施还需要居民自己动手。
不过这已经足够令人惊喜了。
于是各种家畜纷纷进入普通农户,甚至是大型机械,也开始进入国有农场。
其实军人这个职业在华人中的名声并不好,“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就是对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于是华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原住民的生活则还是千百年前的那个样子。
然后就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这个基础建设包括公路、铁路、码头、机场、防波堤等等。
因为果树茂密,当地人几乎不需要劳动,他们饿了就爬到树上摘几个果子充饥,渴了也到树上摘几个果子解渴,根本不需要劳动就能衣食无忧。
兰芳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并不分明,几乎没有冬天,当地植物茂盛,各种特带特有的果树如椰子香蕉等等遍地都是,如果对生活要求不高,还真是很容易满足。
能让邻居们求着帮忙买东西,本身就是社会地位提升的标志。
又便宜东西能买,当然会出现捎带的状况,秦致远对此心知肚明,但并不准备加以干涉。
秦致远是想通过这些合作项目,让兰芳当地的种植园主把经营重心从农业上转移到工业上来,农业则是以国有农场为主导,同时辅以农民的包产到户。
这简直就是梦幻中的家。
几乎是在旬日间,一个百十户的村落就会建设完毕。
分给每户新移民的100亩土地,新移民们只有耕种权,但没有转让权,他们可以随便耕种,但不准随意出售,也不准随意抛荒。
外籍军团抵达兰芳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国有化政策。
很多华人激动的整宿未眠,想起在民国时朝不保夕的生活,看看窗外已经分给自己的一百亩土地,再看看正在房间里乐得满地打滚的孩子们,归属感就这样油然而生。
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外墙,透亮的玻璃窗,干干净净的门前走廊。
因此,在新推出的《兵役法》中,兰芳明确规定,所有适龄男子必须在成年时前往军队服役两年,以任何形式逃避兵役,都将会受到严厉惩罚。
这些产品都是秦致远从欧洲以及美国采购来的,现在自然是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才能保证运营下去,等以后兰芳有了自己的工厂,财政补贴就会逐年减少,甚至达到收支平衡。
其实就在外籍军团抵达兰芳之前,兰芳当地的原住民是处于一种极端散漫的自给自足式生活方式里。
这样一来,国家主导的重工业加上国有和私有联营的轻工业,再加上国有主导私人辅助的农业,基本上可以保证兰芳的社会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同时《兵役法》还规定,军人在社会上应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从就餐到娱乐都应该享有优先权,任何人不得对此无端指责或者是设置障碍,如有违法者同样将受到严厉惩罚。
早在兰芳开国之前,兰芳首任首相黄博涵就是兰芳当地的大种植园主,黄博涵手中的土地足足有几十万亩,为黄博涵工作的工人超过十万人。
就在黄博涵开始转型的同时,黄锦盛、郭盛隆和张锦茂他们也在转型,黄锦盛原本是矿山大亨,现在矿山自然是被收归国有,黄锦盛马上开办了数家日用品厂,包括最简单的肥皂工厂,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洗衣机工厂。
洗衣机的专利名义上说属于隆承辕,其实还是应该属于秦致远,黄锦盛能和隆承辕合作,自然也是秦致远对于黄锦盛的奖励。
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