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645章 惊涛初起剑南道,诸侯掀起百丈浪(九)
况且秦王是什么人,军政之才早已被证明,眼看凯旋之后就要入主东宫,此时被认为军政能力欠缺,这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秦王府官吏之事,触动了朝廷律法,自当处理,安重诲不觉得奇怪。
自大唐天成元年以来,还无一名侍御史弹劾秦王,哪怕是向秦王属官发难,也从未有过!
“启禀陛下,臣有本上奏。”就在众官吏以为此事已经落下帷幕时,一名官吏忽然持折出列,“臣弹劾河阳节镇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使人家破人亡!”
河阳治州为怀州,乃先前百战军驻扎之地,节度使正是李从璟!如今虽说百战军成了禁军编制,但河阳节镇仍在,藩镇军仍有,节度使也没变。
众人再看,出列的官吏不是别人,正是御史台四名侍御史之一。
径直回到寝宫,李嗣源进了德妃曹氏的门,兀自坐在大厅中黑着脸生闷气,在曹氏满面疑惑前来侍候的时候,李嗣源拍着小案大怒道:“这帮逆臣贼子,都吃了熊心豹子胆,简单不当人子!让此辈小人立于朝堂之上,是朕之耻辱!”
面对这般蛮不讲理的处理,侍御史哑了火。
安重诲望着空空如也的御座,想起李嗣源佛袖而去的神态,心头很不是滋味,他有很多疑惑,多到无法解释。
如今,安重诲只想知道,当那位远在蜀中、刚刚立下大功的秦王,知晓这件事的时候,他会是何种反应,又将如何应对?
第一个忍不住反击的,是任圜。
于情于理,李嗣源当然不会这样做。
一句话,朕就是要包庇河阳,朕就是要包庇秦王!
宦海沉浮打磨出来的心性、认识,让安重诲很快冷静下来,他很快意识到今日之事并非毫无道理,端倪在前些时候便已显现,这让他不得不再度回想方才停息的那场风暴,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安重诲记得自己当时诧异的望了孔循一眼,搞不懂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河阳节度使是谁?
今日孔循、侍御史所奏之事,已经违背了这个规则。更何况此乃敏感之事,就更可见其中的猫腻,这就难怪百官们被惊动了。
届时,平定两川的秦王将不再是载誉归来,而是携耻而还。那是怎样一番局面,会有何种恶果,已经不消多言。别的不说,仅是平定两川的功绩就将被抹去大半!
安重诲一时想不透彻,但他知道,那个秦王统治整个朝堂,无人敢相与抗争的局面,恐怕已经有了变化。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日朝堂风波就要结束的时候,波折再起。
恶毒之最,在召秦王归朝。
“一派胡言!”任圜出列,直接呵斥户部左侍郎,而后才向李嗣源行礼,“秦王三月破贼,劳苦功高,震慑天下,乃不争之事实,如今蜀中虽有贼人作乱,亦战后难免之事,况且秦王已处理过半……”
这个变化,发生在秦王离开朝堂近半载后,出人意料却又并非不能解释。安重诲敏锐的意识到,在帝国内部,恐怕正有一股新的力量在兴起。
安重诲也是历经风浪之人,然而此时回想起今早朝堂上的风暴,依旧觉得后背发凉。一切都发生的太快,而且不可思议,此事要是放在半载前,安重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信的。
不少人悄悄看向李嗣源与安重诲等人,心中暗暗猜想,难不成这些大佬们早已商量好,准备要对付秦王了?
不等任圜说完,户部侍郎冷笑一声,与他争论起来,“破贼是事实,难道蜀中生乱便不是事实?况且……”
李嗣源的意思很明白:朕不管这事,你也别管,你不是要处理这件事吗?可以,朕让他们自己处理,申辩也好拖着也好内部处置也罢,随他们便。
李嗣源沉着脸将侍御史的折子看完,丢在御案上,冷哼道:“此事证据不足,容后再议。”
如若说先前孔循、侍御史发难还是藏着掖着,不明显针对李从璟,那么户部左侍郎则是将冒头直接对准了秦王,而且出口便是长篇大论,直言李从璟抚民不力,有渎职之嫌。
此时,文明殿的百官面对空荡荡的龙椅,各自心思不一。
况且,无论是弹劾官吏,还是上奏言事,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来,但标准程序可不是这样。正常情况下,官吏应该将奏本上交中书省,由中书省进行初阅、甄选后,上呈御前,再作议夺。
洛阳府尹孔循,毫无预兆上奏了秦王府西卜祭酒刘询侵占良田、酿成冲突、致人死亡的事件,而后道:“因事涉亲王府,洛阳府衙不敢擅专,今启陛下,以待诏令。”
“其一,讨贼不力,致使孟知祥逃脱,遗祸无穷;其二,安定地方不力,致使二十一名官吏遇刺身亡,人人自危;其三,疏于政事,致使地方屡生事端,令军政大计无以推行;其四,荒废军事,致使贼军叩关入境,虎狼环饲;其五……”户部左侍郎言辞凿凿,一连说了李从璟十大罪责,“有此十者,平添钱财消耗无数,而令朝廷失威,百姓离心,大军难归,后患无穷。其渎职之甚,未有过者……”临了,道:“臣启陛下,当即召秦王归朝,而另遣能吏赴蜀,以定两川,利国利民……”
……
然而皇帝与宰相们的神色反应,却告诉这些官吏,这个猜想并不成立。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