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52章 第52集《摄大乘论》
第四个,菩萨戒能够成就无上的正等菩提,最后的目标是圆满菩提,而不是消极的解脱而已。这个是讲广大的殊胜,这两个都是行法的殊胜。
己四、甚深殊胜(分三:庚一方便善巧业;庚二现行变化业;庚三示行本生事)
庚一、方便善巧业
这当中有三种的殊胜:第一个方便善巧,第二个现行变化,第三个示行本生事。看方便善巧业:
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菩萨能够有很多差别的,这个品类就是差别的方便善巧,这个地方《瑜伽菩萨戒》说:应该还有为利他,你是为了利他的缘故,不是放纵你的烦恼。第二个,你要有智慧观察:就是这个众生,其他的方法都没有办法去挽救了,你别无选择,所以示现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因为他有为利他故跟方便善巧这种慈悲、智慧的观照,所以他不但没有过失,反而引生种种的福德,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他做一个菩萨,他带了五百商人去经商,租了一艘船,这个船主看到五百商人有很多的珍宝,就起贪心,想要把这五百商人全部杀死。这个时候,身为商主的释迦牟尼佛菩萨,他看到这个船主有这个恶念,而且他知道他不能去改变他,所以他想:与其让这么多人死掉,让这个船主造这么大的罪业,干脆罪业由我来承当。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方便把船主杀死,但是杀死的动机,是为利他故方便善巧,是跟慈悲、智慧相应的,所以他这个是没有罪业的,而且引生福德,而且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是讲到菩萨戒有这个方便善巧。当然心为业主,菩萨戒是看他的心念。
庚二、现行变化业(分二:辛一标;辛二例)
辛一、标
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甚深尸罗。
这个菩萨,是属于圣位的菩萨,他能够依止神通三昧,而变化种种的身、语两业。这个地方是说: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他能够示现很多很多的虚妄众生,来教化其他的有情,现行变化。这以下举出一个例子:
辛二、例
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中。
比如说,这个菩萨他做一个国王,他用国王的威力,示现种种恼害众生的事情,使令众生安住在戒法,不敢放逸。比如说《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普贤菩萨要善财童子去参访一个叫无厌足王。善财童子远远看到无厌足王这个大国王,用很多残暴的刑具,劓鼻子、割耳朵等等的。这个时候善财童子想:这个人是一个恶人,他就不想去参访他,掉头就想要走。空中就说:去!去!你不应该犹豫的,这是一个善知识。善财童子去参访他以后才知道,这个无厌足王说:其实这些被逼恼的众生,都是虚妄的众生,是神通变化出来的。菩萨用虚妄的众生来受苦,来警告那些真实的众生:你不能造罪、不能放逸,要不然结果就是这样,这叫做现行变化业。
庚三、示行本生事(分二:辛一举例显;辛二结令学)
辛一、举例显
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
前面的现行变化业是约着今生,这个地方讲过去。菩萨在过去当中,也会示现种种的造作。什么样的造作呢?他示现去逼恼一部分的虚妄有情,用神通所变化的虚妄有情,来摄受这些真实的有情,使令他能够深信因果,然后慢慢的善根成熟。众生对因果的了解,都是非常薄弱的信心,这个信心都不深刻。因为因果的问题是三世的,你今生造罪是来生得果报,所以众生都还会有侥幸的心态。
所以菩萨如果能够预先把刀山油锅的相貌,让众生事先看到,对他会产生警愓的作用。这时菩萨会示现去逼恼一些虚妄有情,然后让众生看到当来的痛苦,而产生警愓的作用,这个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我们看总结:
辛二、结令学
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
菩萨有这么多殊胜的地方。
戊三、结略指广(分二:己一结略;己二指广)
己一、结略
由此略说四种殊胜,应知菩萨尸罗律仪,最为殊胜。
菩萨有教、行、理三种的殊胜,这个不是声闻戒所能及的。就是说,你因地完全受持声闻戒跟你受持菩萨戒,一定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结果,一切法因缘生嘛。我们看第二个指广,广说:
己二、指广
如是差别菩萨学处,应知复有无量差别。如《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中说。
还有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只是提出四种的差别,如果你要详细的了解,可以看《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但是这一部分中国是没有翻译的。这个地方的增上戒学,没有详细的把菩萨戒的内涵说出来,但是它把声闻戒跟菩萨戒的四种差别作一个比较。
我们中国佛教是所谓的大乘佛教,所以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声闻的戒体跟菩萨的戒体。这个时候你要透过学习跟思惟,把这两种戒融合在一起,否则你自己都自相矛盾。古人常说:以大融小,无法不大。你如何用整个大乘的菩提心、观照力,来融通所有的小乘戒法?这当中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你的目标在哪里,你就知道你要偏重什么戒法。我们经常讲:你一定要先有目标,你来生是希望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你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目标是很重要。
第二个,你的观照力。我们看看这四种的差别,诸位看整个菩萨戒的殊胜,都是菩萨要善权方便,你要有判断力。
我们学了《摄大乘论》很多的教法,但是每一个人学完以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一个人学《摄大乘论》产生的效果是一样,都不一样。为什么会有差别呢?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你对教法的理解,这只是一个基础,重点是你如何去运用这些教法?我们看世间的成功,你看王永庆,小学没有毕业;李嘉诚居士,小学也没有毕业;爱迪生发明大家,他小学一年级都没有毕业:但他们的成功惊人。为什么?他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能够善巧的运用。
所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懂多少,而是你能够运用多少。比如说观照力,如果你今天学了《摄大乘论》,你对内心的观照,你还是告诉自己:我烦恼实在是很重。那你烦恼果然是很重。因为这个烦恼你一直观察它是真实的、很重,那你一观察下去就加强了嘛。那你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烦恼就淡薄了。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有为诸法是仗缘而生的,你内心正确跟错误的观照,对内心会产生一种不同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读完《摄大乘论》以后,你还是认为你烦恼很重,那这个佛法你不会运用,很可惜啊!所以诸位要知道:《摄大乘论》是一种文字的《摄大乘论》,你要把这一部论,转成你内心的《摄大乘论》。所以知识不在多,在于你会不会运用;一个会运用知识的人,他就是趋向于功德。你只是懂这个知识,你不会去运用,那你这个叫做栽培善根。所以我们讲,不要说大小乘的教观,其实生命就是无量的抉择,你每一件事都要去抉择,这件事该不该做?做到什么程度?你每一个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也就是说,你如何来经营你的生命?这是你的重点。当然你必须要学习很多的教法,让你的知识开阔,然后设计一套你自己要的菩萨道,在短暂的生命当中,你要如何的把今生作最大的发挥。人身难得,你得到这个人身,又有因缘出家,这种机会不多的啦。但是,不是每一个人出家的结果都是一样,绝对不是的。因为每一个人对佛法的运用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个人出家的结果是不一样。我们经常说:出家有多少功德多少功德──那是就着成功的人才有这种功德;你要是失败的话,你就没有这种功德,也有很多人出家以后是堕三恶道的。
所以,你如何运用你的观照力,来施设、布局你的菩萨道,从这些教法当中,你应该去思惟:你如何运用这些你所知道的知识,然后变成你生命的观照,来引导你的生命?这个是我们学《摄论》的目的,大家应该要好好的想一想。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回答两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您说集总修是以一个法来摄一切法,如果我们发愿要持〈大悲咒〉几万遍,那照法师的说法,我们是应该要密集式的来完成它?(是的。)但是蕅益大师说:修净土法门应该以念佛为正行,而以其他为助行,如果以密集式修〈大悲咒〉,是不是说这段时间就不要念佛?这样的话,好象跟蕅祖的说法不太相称,请法师慈悲开示。
【师父答疑】:理论上说,我们来生有两种规划:第一你求生净土,第二求增上生。你求增上生的话,那你归依三宝就很重要:第一个你要善得人身,第二个你要归依三宝。你要是得到人身,而遇不到三宝,你来生来也没有用。你来生是求增上生,有增上生的因缘,这一部分我们不谈,他有他成就的资粮。
假设你来生想要到净土去,那你唯一的方法,就是想尽任何方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因为往生净土,不是你自己的能力去的,是蒙佛的接引。那你如何去感动阿弥陀佛?我们说感动也可以,说感应也可以,你持念他的名号、观想、观像都是一个方法,你如何把你的心调整跟阿弥陀佛功德的心,心心相应,这是你要去努力的方向,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持名。
但是在祖师的开示当中,也讲到所谓正行跟助行,所以印光大师说:持〈大悲咒〉为助行。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你认为有须要持〈大悲咒〉来破障,那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兼持〈大悲咒〉,甚至持〈大悲咒〉的时间可能多一点。但是问题是说你会害怕:这样子,好象跟弥陀的感应道交有所违背?蕅益大师也说:你要发愿,用这个愿来导〈大悲咒〉。就是说,你持〈大悲咒〉的目的也是为了破障。为什么要破障呢?也是为了能够跟弥陀容易感应道交,所以这样子的修行不算杂修,因为是同一个目标。这样懂吗?
所以蕅益大师讲:但加信愿,不改行谊,这句话很重要,但加信愿。不要说持〈大悲咒〉,明朝末年很多人参禅,蕅益大师说:你参禅继续参,你愿意参什么是我本来面目,你继续参。蕅益大师说:但加信愿,不改行谊。你要怎么修,继续修,增加一个信心跟发愿。你临命终的时候,就算你不能念佛,你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你知道有一个阿弥陀佛的存在,你心心的忆念弥陀的功德,也可以往生的啦。
持名只是一种,观想、观像也可以往生,重点是你心中的目标是不是一致?我们这样子讲:我们一个人最害怕是什么?你持〈大悲咒〉,来生又想变成观世音菩萨,成就什么功德;然后你做这个,你又想要来生要怎么样,我来生要做一个大法师、做大禅师:然后你的目标变成多元化,现在比较害怕的是这样。
其实你的目标是一致的时候,你所有的法,万善庄严净土,这个是不障碍往生的。就是你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以佛号为正行,其他为助行,全部是趋向一个方向,这个是没问题的。所以,你持〈大悲咒〉,但是你持〈大悲咒〉的目的是帮助你念佛的时候没有障碍,这样子是对的,也是念佛法门。所以这一点要注意,重点是你的目标是不是明确。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私人的功课要做的时候,为了灯光的关系,若人在前面走动,要保持怎么样的距离?
【师父答疑】:你的意思就是说你在诵经,别人在走动,是你要跟他保持距离?还是他要跟你保持距离?(诃──) 你坐在那个地方,你怎么跟他保持距离呢?我想是这样的,从两方面来说:别人在诵经,我们尽量不要去干扰别人,你能够保持一个不干扰他的距离走过去最好,因为别人在修行,你去护持他,也是随喜功德。另外就是我们在诵经,别人走来走去,那这个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那我们就要改变自己的心。
一个菩萨的心,诸位,我必须跟大家劝勉一句话:我们的心不能太脆弱。你不能够说所有的环境,都在我的规划当中,这不可能。你临命终的时候,也不可能可以规划你一定是非常的安稳,你怎么知道临命终是什么相貌呢?如果你一直要求所有的环境都配合你,那你临终正念怎么提得起来?我们可以作出一些大方向的规划,但是你一定要去吸收一些不可抗拒的临时状况,就是你一定要有一个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观照力,来化解一些人事的干扰,这是你菩萨道要做的事情。你说你的心,完全是温室中栽培的小花,那你临命终怎么办呢?色身的败坏、内心的妄想,整个环境一定不是在你的设计当中,你也不一定是在医院,你万一是发生车祸死掉怎么办?
所以,一个修行人,要培养自己内心自在的忍力。很多因缘,你要自行去化解的。而每一个障碍,当然我们都不喜欢障碍,其实我告诉大家:一个人太顺利,未必是好事情。如果你把生命当中的障碍、挫折,当作你历练的对象,你会从中得到启示,得到激励。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挫败,是别人要负责,那你一辈子活在埋怨当中,你这个挫败对你来说真的是挫败。如果你把这个挫败,当作自己的历练,它对你是激励的;如果你把这个挫败,归咎在别人的身上,那你一辈子活在痛苦当中,你的内心就是活在埋怨──这个生命不公平,怎么怎么地!对立。所以我们一定要善调其心,这个很重要。我们不能够去主宰这个世界,佛陀也没有办法主宰这个世界,这个因缘所生法是错综复杂的因缘;但是我们要能够安住自己的内心,这个是很重要。
好,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