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6章 第16集《摄大乘论》
辰一、设征
正难当中分成两段:一、依如理作意相续心难;二、依出世心难。先说明如理作意相应心难,如理作意是一个因地的修行,这当中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的设征:
此他言音、如理作意,为熏耳识?为熏意识?为二俱熏?
我们一个功德的成就,必须要相续,不是说你修行五分钟、十分钟就能够成功的。我听闻法音以后,再如理作意,这个闻、思的智慧如何相续呢?好,你说是靠耳识,是靠耳朵来听,靠第六意识来思惟:是耳识熏习?或者意识熏习?或两个都熏习?提出这个问。
辰二、出过
若于彼法如理思惟,尔时耳识且不得起,意识亦为种种散动余识所间。
这个地方,耳识跟第六意识,都不能扮演摄受这种善功能的角色。为什么呢?因为第六意识在如理思惟的时候,这个是独头意识,前五识不能活动,所以你耳识不能起现行。就算第六意识,你有时候修止观,有时候做一些世间的善法,所以这个第六意识,也是被这个善法的扰动所间断,不能相续。所以它们两个都不能扮演摄持清净善法的功能。
辰三、申难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
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你在如理作意开始思惟法义的时候,跟过去听闻法义的时候,这两个的相互作用,是有前后差距的。也就是说,你可能去年听到某一个法,那个时候你没有很特殊的感觉;但是这个法不管你有没有感觉,这个法进入到你的阿赖耶识这个仓库保存下来,等待你以后备用。两年后,你遇到一个障碍,这个时候,突然间这个法的力量生起来了,引导着你在所有障碍当中突破过去。这个时候,假设没有第八识来做仓库,你这个闻思的智慧是久灭过去,那是以前闻思的,怎么能够生起后来如理作意的相应之心呢?你听闻的时候,跟你如理作意的时候,在表现出来时候,有前后的距离,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怎么能够保存呢?这个地方就会有问题。
就是说,如果我们修人天的善法,甚至于你修小乘的教法,会发觉你马上可以用得到,因为它本身对生命没有全盘的了解,它只是告诉你如何破除眼前的障碍;但是大乘佛法是把全盘的染净因果告诉你,有的法你马上用得到,有的法你可能不是马上用得到。但是你到了净土以后,诶,突然间你有个智慧现前,那可能是你在某一生当中,听到某一部经、某一部论所得到的收获。所以你在栽培善根,跟善根起现行的时候,是有中间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是不能成立的。
卯二、依出世心难(分二:辰一出过;辰二申难)
辰一、出过
又此如理作意相应,是世间心;彼正见相应,是出世心,曾未有时俱生俱灭。
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思惟法义、听闻法义,心中还是夹带着凡夫的有所得心,都还是有漏,虽然这个善根的本质是无漏,但是我们心情是有漏(法是无漏的,心是有漏),最后的结果变成无漏。就是说,你前面的因地是有漏,后面是无漏,如果说没有阿赖耶识来保存,完全靠第六意识,这个地方就矛盾了:怎么有漏的心会变成无漏的心呢?也就是说,我们在因地的时候,用有漏的心来修无漏的法,这个时候两个都存在,有漏的功德归有漏的善根种子,无漏的妄想归无漏,这是各自独立的,那一定要靠阿赖耶识才有办法成立的。
辰二、申难
是故此心,非彼所熏。为彼种子,不应道理。
所以这个有漏的心不能熏习无漏的正见,既然不被熏习,功能就不能得到传递,它能够生起无漏的正见,没有阿赖耶识是不合道理的。看最后的结过:
寅三、结过
是故出世清净,若离一切种子异熟果识,亦不得成。此中闻熏习,摄受彼种子,不相应故。
所以假设我们没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就圣道,因为我们都是依止有漏的心来修学圣道。如果完全靠第六意识,这个善恶的功能不能明确的区分,这样子无漏的善根就永远不能现前,一定是有这个阿赖耶识。你虽然修学这个法是无漏的,你也打妄想,但是进入到阿赖耶识的时候,你第六意识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候起善心、有时候起恶心,所以第六意识是变化很多的。有时候你很想修行、有时候懈怠放逸,但是不管你第六意识多么的变化,进入到阿赖耶识的时候,它在保存种子的时候,是清楚分明的,它是归类的──无漏的善根归到无漏的种子;净土的善根归入到净土的种子;三恶道的造作,归类到三恶道的种子:这十法界的种子到了仓库的时候,是分得很清楚,就等待你临终的时候,看你生起什么样的念头来滋润它。所以一定要有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这个地方是约着出世间的功德来说明。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简单的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摄大乘论》跟《大乘起信论》的修习次第,两论当中的差别如何?又如何汇通?
【师父答疑】:我们今天从大乘的角度来说,修习大乘它是一个广大的菩萨道。简单的说,
菩萨道有两个重点:一、云何应住 二、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应住是讲到根本问题,云何降伏其心是讲到枝末的对治法门。《大乘起信论》比较偏重在真如门,偏重在不生不灭、不洉不净、不增不减离诸对待的不二法门,所以你读《大乘起信论》,很容易会被里面的文字,进入到一种入不思议境。就像智者大师讲观不思议境,智者大师希望我们修行者,尽量有空的时候、静坐的时候,你一天当中最好有一次的机会,放下那种善恶对立,把有所得的心把它放下,进入到一种没有对立的状态──不思议境,这个时候是真如门,这个叫真如三昧。
但是这个不思议境你也不能待太久,待太久会有什么过失呢?《大乘起信论》后面就说:真如三昧,菩萨待太久会有两个过失:第一个不乐众善,你这个善恶对立消失了以后,你对于无量波罗蜜的善法会不生好乐,产生懈怠;第二个忘失大悲,你会忘掉众生有很多的苦恼。所以,你有时候要无住、要生心,这个时候从真如门又回到了阿赖耶识,又看到了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又恢复到十法界的因果,开始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广大行。
所以我们一路走来,看这个本论,它讲到离诸对待的真如门讲得少,但是它是从阿赖耶识的角度,来告诉你如何返妄归真。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大乘起信论》偏重在真如门,这是事实;《摄大乘论》偏重在生灭门,就是你要修广大行。菩萨如何断恶、修善、度众生,那你要看《摄大乘论》,它讲得详细。它只是在培养正见就讲那么详细,你看它后面如何修行,它每一个戒定慧的修行都讲得很详细。但是你经常在生灭门中打转,有时候菩萨也会感到疲惫;这个时候,你可以入不思议境,入真如门。
所以这两个门都很重要。你入了真如门,你会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对成佛的可能性,会更加的有信心。所以《大乘起信》,虽然是四种信心──佛、法、僧、根本,但是它重点在信根本,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它要你相信你的本来面目,跟诸佛是没有差别的,所以成佛是可以做到的。你经常入真如门的人,你菩萨的戒体会坚固。当然你不能够只有戒体,你要依体起行;当你要开始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时候,那你就要靠《摄大乘论》,它告诉你怎么做。所以这两部论,我个人觉得是相辅相成的,要修真如门,要看《大乘起信论》;要修生灭门,那就要看《摄大乘论》,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如法的。所以这两个,我认为一个是偏重在无住,一个是偏重在生信,这两个法是相辅相成的。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有一个法师对居士开示说:大乘非佛说,念佛无法往生。这群居士有疑惑来请问,身为一个出家人要如何回答,才不会犯到说四众过?
【师父答疑】:我们身为一个法师,当然是以法为师,以法师人。如果这个法师有这样的邪见,我觉得我们应该开显正义,你应该告诉他说:这种思想是错的!在经论当中,历代传承的祖师当中,智者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是怎么说的。我们不要看现代人是怎么说的,现代人完全是依止他的妄想在说事情。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就看你愿意相信谁,这是重点。
就是说,你的知见主导你的修行,当然你不能押错宝(哈──)。你相信这个世间人说的大乘非佛说,你相信他,但是你要承当你相信的所有果报,如果你相信他能够带你离苦得乐,那你就相信他。你相信智者大师、蕅益大师能够带你离苦得乐,你就相信智者大师、蕅益大师。他讲出违背祖师传承的话,我觉得应该要把这个正义讲出来,否则这个众生就生生世世受到伤害,但是我们讲的时候是依法,我不对这个法师个人作任何的人身攻击。
佛教界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思想,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提出他的看法,当然他也必须为他的思想负责。就是说他这样讲,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但是佛菩萨、历代祖师不是这样讲,我们在法义上要讲出来,但是尽量不要作人身的攻击。他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讲,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这个说法是错的,这个法是错的。我们就依法不依人,尽量把人跟人之间的我相、人相的对立拿掉,在法上可以辩论;但是人没有必要。
就像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的序当中,有人问他说:《阿弥陀经》已经有很多人作注解,你老人家为什么还要作注解呢?是不是要跟人家争高下?蕅益大师说:我作这个《弥陀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但是亦不必与二翁强同。不敢与诸翁竞异就是说,我跟历代的这些善知识对经典的诠释,我个人没有想要争胜负的心情;但是在法义上,每一个人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也不必与诸翁强同,在法上,每一个人会因为不同的思考而得度,譬如横看成岭、纵看成峰,如此而已。
所以身为一个法师,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同意你可以跟我有不同的看法;但幷不表示你这个人就怎么样,不表示这样。就是说你的依止点是什么?现在佛陀已经不在了,我们也不知道谁说的是对,有些人说大乘非佛说,有些人说大乘是圆满的教法,那就看你愿意相信谁,你要把你的法身慧命交给哪一个善知识,你就跟着他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认为我们在法义上要争执,但是个人不必作任何的评论,这样子就不犯到说四众过。
【学员提问】:法师上次提到端坐念实相,端坐应作何解释?
【师父答疑】:这个端坐就是坐姿,行、住、坐、卧的坐姿。因为初学者,刚开始要从坐姿上去修行,尤其是你要入真如门。在日常生活躁动的状态当中,你顶多能够依止阿赖耶识断恶、修善、度众生,在对立法上造作;如果你要入不思议境,你刚开始不端坐,我看很难。因为你身体一动,心念就动;心念一动,就是对立──善恶的对立、好坏的对立、生灭的对立。所以刚开始在这个实相,应该是偏重真如门,那种离诸对待的不二法门,所以刚开始端坐是对的。
【学员提问】:若是教理不深入,念佛能不能达到理一心不乱?
【师父答疑】:不可以达到理一心不乱!你顶多达到事一心,因为理一心是破除对待。你刚开始的时候,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我是业障凡夫,弥陀是万德庄严,我对你通身靠倒,以这样的思考,成就事一心不乱。但是我相跟佛相这之间的对立没有消除,你总是觉得你是卑贱的,佛是尊贵的。当然这个思考是不错,这个是生灭门里面最高的境界;但是如果你要入理一心,这是不可以的,你一定要能念、所念性空寂,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不二的,那才能够入理一心。那你从生灭门要进入到真如门,你要懂得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教理引导你。所以你如果不明白不二的思想,你是不能达到理一心的,但是我保证你会往生。
【学员提问】: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
【师父答疑】:这世间上跟因果无关,那他为什么会受伤呢?你说:唉呀!他去打球受伤了。那为什么别人打球不会受伤?这个打球只是一个增上缘,就是他有这个罪业嘛。你看有些人被蚊子叮到了,他就很严重;有些人被蚊子叮到没有事,他没有那个业!所以这个蚊虫都是增上缘。我们学《摄大乘论》学到现在,你要经常思惟: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所有的染净因果,离开了阿赖耶识都不能成立、都不能存在。不可能有一个果报,不是从你自己的阿赖耶识表现出来,不可能!当然你说这个风水不好,我生病了,这都是增上缘,有些人住进去不会生病,因为他没有那个业。
所以说你一个菩萨在思考,一定要经常住在阿赖耶识来思考事情,你只是住在有为的这些五蕴的感受──色、受、想、行、识,那你迟早起颠倒。一个人要是起颠倒……,我觉得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可能会有过失,也可能会做得不够好,这都可以理解,凡夫菩萨是带着烦恼障、业障修行,这可以理解;但是一个菩萨最不能原谅就是起颠倒,因为你没有希望了,你的目标已经错谬。
就是说,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烦恼会障碍我们,罪业会障碍我们,身体的老病痛也会障碍我们;但是我的目标很清楚。我现在有障碍,但是我知道我要往哪个方向走,你这个人有希望,因为你没有失掉正见。一个人失掉正见,你已经是邪知邪见、天魔外道,你说你修习善法有什么意义呢?我看没什么意义了!这个善法是没有方向性的,它不晓得是引导到哪个方向,不知道!但是肯定那个果报不会庄严。
所以说,你说这个人伤害是不是跟因果报应有关系?肯定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学《摄大乘论》会觉得:无着菩萨他是从很多微细的角度,不断的来建立你大乘的正见,他就是不厌其烦、点点滴滴的在你的心中,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善根种下去(哈──)。那你就是不断的熏习,慢慢慢慢你的思考就改变了;而你的思考改变以后,你的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你那个观照力就会现前。虽然在你眼前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你觉得这都无所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心中不起颠倒,所以虽是逆境不怕。一个人最可怕的是起颠倒,那佛都救不了你。
所以六祖大师讲一句名言,他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就算是盖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宝塔,那顶多是魔业,福何可救?福报也救不了你。这个地方,我希望我们在研究《摄大乘论》,尽量用这个思考来面对种种的因缘,用这个思考来观照。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