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9章 第9集《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三页,
己二、阿赖耶
在本论当中,无着菩萨以十种殊胜的法门,总摄整个大乘的境、行、果。在十种法门当中,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所知依。
这个所知依,就是解释我们有情众生,在流转当中的一个根源。什么是我们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呢?主要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的根源,它的相貌简单的说,就是恒转如瀑流,它恒常相续,而且前后变化,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因为阿赖耶识不断的流动,也就带动我们有情众生,一次一次的在三界当中,不断的得果报、不断的相续流动下去了。所以我们对阿赖耶识的认识,会影响到我们对整个佛法修证的不同。
智者大师把佛教的修行者分成三种差别。
第一种是修习有相行:这个有相行,是说这一类的众生,他对生命的观察,是观察到生命的相续,所谓因果的相续;从因果丝毫不爽当中,他开始去持戒、修福、断恶、修善。因为生命的相续,造成他对业果的思惟,产生对业果的修学;因为这样的修学,都是在有相的因缘当中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就创造了人天的安乐果报,所以叫做有相行,这一类是属于人天乘的修学法门。
第二种修学法门叫做无相行:这个无相行,他能够进一步观察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从有相的变化当中,看到生命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所以它本性是空寂;依止这样的空寂,就趋向于偏空的涅盘,这个叫做无相行,是一种二乘的修学法门。
前面两种的修学,都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一个看到生命的相续、一个是看到生命的变化。
第三种的修学者是亦有相亦无相:身为一个菩萨,他在因地的时候,一方面看到生命的相续,因果丝毫不爽,同时也看到生命的变化,所谓的法性本来空寂;因为菩萨能够如实的观察生命,知道生命是如实的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带动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菩萨中道妙行。一方面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调伏心中的爱取,趋向于无住;一方面,生起广大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积集菩萨道殊胜美妙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这个就是亦有相、亦无相的菩萨行。
所以我们对生命的观察有所不同,就带动不同的修行,最后引生不同的果证。所以在整个十种的殊胜法门当中,为什么我们必须第一个先了解到生命的根源,因为你对生命的根源有所差错,你在修行、在断除、在追求的时候,都会有所偏差。
己二、阿赖耶(分二:庚一叙计;庚二破成)
前面无着菩萨广泛的引用经典,来阐扬大乘阿赖耶是什么相貌;这以下,是破除小乘对阿赖耶偏差的认识。这当中分两科:第一科叙计,第二科破成。先叙述小乘对阿赖耶错误的邪执,我们看论文:
庚一、叙计
复有一类,谓薄伽梵所说众生爱阿赖耶,乃至广说,此中五取蕴说名阿赖耶;有余复谓贪俱乐受名阿赖耶;有余复谓萨迦耶见名阿赖耶。
复有一类,有一类的小乘学者说:世尊在
《增壹阿含经》:众生爱阿赖耶,乃至广说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在三界流转,主要的是我们爱着这个生命的根源──阿赖耶识。因为我们爱阿赖耶识,就使令整个因果相续、生命相续。所以从修行的角度,断除阿赖耶是整个修行的宗要,佛陀就是因为要断阿赖耶的缘故,才出世说法的。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什么是阿赖耶呢?我们在修行当中,所断的到底是什么呢?这当中,小乘学者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先看第一个,
此中五取蕴说名阿赖耶
这一类是属于钝根的声闻人。这个五蕴的相貌是一个果报之法,也就是说我们由于前生的业力,从这个业力的力量,变现了今生色受想行识的一个果报。有些人善业强,他外表的色身,健康、庄严;内在的心情、他的感受思想,也特别的安乐、美妙。相反的,如果是罪业,就会感到痛苦、卑贱。声闻人认为说: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它就是阿赖耶,是应该断除的。
所以智者大师说,这个钝根的声闻人在修四圣谛的时候,以苦谛为初门,就是指这一类。这个苦当然就是指五蕴,它是一个果报法。就是说,这一类修行人的思考是:我们只要把五蕴断除了,就大事已办了,因为它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这就是对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没有看到根源,只是看到枝末。
看第二个:有余复谓贪俱乐受名阿赖耶
这个是比较利根的声闻人,他是以集谛(烦恼)为所观境。什么叫烦恼呢?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跟可爱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乐受,这个乐受,就带动我们的贪欲的烦恼,就是说跟乐受同时生起的贪烦恼,叫做贪俱乐受;这个贪求快乐感受的贪烦恼,它就是生命的根源,它就是罪魁祸首,以断除贪欲为整个修行的宗要。这个比前面的以五蕴果报为根源,是比较高明了,他看到了集谛。
第三:有余复谓萨迦耶见名阿赖耶
这是更微细的烦恼──邪见。就是这个五蕴是生灭变化的,这当中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意识,那个我是不能改变的,这个自我意识的分别,它就是生命的根源,就是这个萨迦耶见、或者讲我见,是生命流转的根源,这个都是集谛所收摄。
这样子讲,我们可以作一个归纳。天台宗说:我们的止观有三种不同:
第一种止观是以众生法为所缘境,就是这一类的,或者是以五蕴、或者是以烦恼、或者以邪见为所观境,所以这个众生法为所观境,多分来说都是声闻人,他的所观境是众生法界。
第二个是以佛法界为所观境,比如说净土宗、密宗,他们对于我现在的五蕴是如何的苦恼、我有什么烦恼,他不在乎;他就直接观察佛菩萨的功德,直接跟弥陀的功德、跟本尊的功德感应道交,成就解脱。这种直接观佛法界,都是修本尊相应的,这也是一个观法。
第三个是观心法,大乘的天台、唯识,多分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即中,从本性上来说,它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但是从作用上来说,它有它不同善恶的功能,就是天台宗说的性具十法界。我们的内心当中,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恶的功能,就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就是假观。
所以我们从这段论文,可以看出来:小乘的学者,他整个修行的所观境,偏重在众生法界,所以会带动他比较悲观消极的思想,对生命产生极度的厌离。这就是讲到小乘的学者,对生命根源错误的认知。
庚二、破成(分二:辛一略;辛二广)
辛一、略(分二:壬一破彼过失;壬二成自最胜)
这以下,以大乘了义的教法把它破除,一方面成就大乘的圆满,先破除小乘的过失,再成就大乘的正确。这当中有两科:第一科先略说,第二科广说。先看略说,略说当中分两科:一、破彼过失;二、成自最胜。先看第一科:
壬一、破彼过失
此等诸师由教及证,愚于藏识,故作此执,如是安立阿赖耶识名。随声闻乘安立道理,亦不相应。
这个地方是说明,小乘的学者为什么对有情众生的阿赖耶,产生这种错误的认知呢?他讲出一个理由:这些小乘的论师,由于教证的愚痴(教证的愚痴,古德解释就是教不了义),因为他所依止的《阿含经》,没有全盘的说出生命的真相。
我们看《阿含经》,我们会发觉它生命的相貌,是偏重在强调生灭无常,就是无常变化这一部分;对生命的相续,要积功累德、成就万德庄严的这一部分,佛陀没有明显的谈到。
所以小乘的学者,接触这样的教法以后,一路的观察生命是无常的,产生一个比较悲观消极的断恶的修行,这个就是教不了义了;因为教不了义,造成证不圆满,在果证上,没办法证到中道的实相,所以对于有情众生的阿赖耶识,产生了邪执,而安立了──五取蕴是阿赖耶、贪俱乐受是阿赖耶,乃至于萨迦耶见是阿赖耶。这样子来安立生命的根源,乃至于在声闻乘当中,这个小乘的教法来安立,都不相应了,何况是大乘呢!佛陀在小乘当中,也有一些部分讲到不空相续的道理;所以这样的安立,连小乘的教法都不能成立的。这个地方,是先破除小乘论师错误的邪执。
好,看第二个成就大乘的殊胜:
壬二、成自最胜
若不愚者,取此藏识,安立彼说阿赖耶名。如是安立,则为最胜。
我们依止大乘的圆满教法,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无常变化,产生断恶的修学;同时也看到生命的相续,产生修善、度众生的修学:这样子安立有情众生的根源,是合乎生命的中道实相。同时看到空,也同时看到有,这样子的一个宗见,是最为殊胜的。这是一个略说;这以下广说,把小乘的过失,跟大乘的圆满,再详细的说明。
辛二、广(分三:壬一征;壬二破彼过失;壬三成自最胜)
壬一、征
广说当中分成三科:一、征;二、破彼过失;三、成自最胜。先作一个征问:
云何最胜?
怎么知道在大乘的佛法当中,以恒常相续、又同时变化──恒转如瀑流的思想,来思考生命的根源,这样最圆满呢?这样才能完全看到生命的真相?怎么知道这样的知见是最圆满的呢?提出一个问题。
壬二、破彼过失(分三:癸一破五取蕴;癸二破贪俱乐受;癸三破萨迦耶见)
回答当中,先破除小乘的过失,再建立大乘的圆满。看第二科破彼过失,这当中分三科:一、破五取蕴;二、破贪俱乐受;三、破萨迦耶见。看第一科破五取蕴:
癸一、破五取蕴
若五取蕴名阿赖耶,生恶趣中一向苦处,最可厌逆,众生一向不起爱乐。于中执藏,不应道理。以彼常求速舍离故。
如果正如小乘学者所说的五取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阿赖耶,这当中就有问题了。生恶趣中一向苦处,最可厌逆,众生一向不起爱乐。假设有一个人,他造了罪业,由这个罪业的力量,他来生变成一只蚂蚁的五蕴,色身卑贱,内在的感受、思想,也特别的苦恼。在它这一期苦恼的生命当中,对于这个五蕴的果报体,它的内心深处跟这个果报体接触的时候,它的心情是最可厌逆,它恨不得赶快脱离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所以说它对这一期的身心世界、这个五蕴,是不起好乐的。
于中执藏,不应道理,会把当下这个苦恼的五蕴,当做爱乐的对象,这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以彼常求速舍离故,它内心当中,希望这一期的业力赶快结束,换一个好的五蕴。所以佛陀说:有情众生爱阿赖耶,这样子就不对了,因为它根本不爱这个五取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