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第三百二十三章 穆皇后(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百二十三章 穆皇后

赵宏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她不是那么情愿,应该是您还在世的消息,太过于震撼了。

我想,还需要给她一点时间去接受。”

“这死丫头,当年白疼她了,知道我活着,还不第一时间来见我。”穆皇后脸色阴沉,生气的拍了拍扶手,似乎对赵蒹葭有很大的不满。

“娘,她到底是四妃之一,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来的。”赵宏想了想说道:“而且,她身边有侍从,去了哪里,见了谁,都是会记录在案的。”

“那也不是她不来见我的理由。”穆皇后冷笑道:“怎么说也是大乾的女帝,治国打战就不说了,简直半点都不像神宗,年纪轻轻的就未婚先育,这倒也就罢了,生了陆源的女儿,怎么也要混一个皇后当当吧。

她可好,混了个四妃,还跑到外面抛头露面。

你见过哪个四妃在外面厮混的?”

穆皇后越说越气,嘴里也都是挖苦贬低的言论,似乎十分瞧不起赵蒹葭。

赵宏道:“娘,或许是因为受宠,才能出宫,若是寻常妃子,岂能出宫在外面抛头露面的?

要不然,我根本见不到她。”

“那又怎样,还不是生不出儿子?”穆皇后冷哼一声,“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在拼儿子,她天天在外面,就算有了身孕,陆源怕是也要怀疑是不是野种!”

赵宏嘴角一抽,也觉得母亲说话太刻薄了,“应该不至于吧?”

“你不懂男人!”穆皇后冷笑道:“这些当皇帝的男人,有几个不小心眼?

军医院大多数都是臭男人,长期接触下来,谁能保证不出事?

半点脑子都没有。

她不想着生儿子,往上爬,还想着做神医了。

咱们赵家的人,什么时候越活越回去了?!”

赵宏也觉得有点道理,“那我下次劝劝她。”

“你外祖都跑过来好几次问我了,你让我怎么回她?”穆皇后愈发的不满,似乎自己现在的生活,都是赵蒹葭造成的。

赵宏苦笑一声,“话虽如此,但今时不同往日,她现在到底是陆源的妃子,身份地位摆在那边。

咱们想要摆脱困境,还得依仗她!

她若是不方便来见咱们,那咱们,就去医院见她如何?”

不等穆皇后拒绝,赵宏又道:“娘,您先别急着拒绝,这么多年,她独身一人,其实也挺难的。

咱们逃出来,把她留在宫内,她内心说不定也是愤恨的。

如果不消除愤恨,她是不会帮我们的。

所以,就委屈您了。

而且,我也已经跟赵玥联系上了,她不配合,赵玥肯定会配合,赵玥比她年轻,比她懂事,日后受宠,诞下皇子,就是咱们的机会。

要是蒹葭也弃暗投明,那就是强强联手,咱们想办法,把陆源给整死,这大秦的天下,还是咱们赵家的。

那时候,您就不是皇后,而是至高无上的皇太后,谁敢不听您的?”

穆皇后一听也觉得有道理,“罢了,为了大乾,为了咱们赵家众人的前途,我就委屈一下吧!”

爱码字的二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古代,你说我是大明继承人?
穿越古代,你说我是大明继承人?
他穿越古代后,满心满眼皆是对仙道的追求,一头扎进昆仑山,在深山之中苦苦修行五百载。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殚精竭虑,终于悟透大道,成功渡过八重天劫。 然而,这最后一重天劫却似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凶险万分。 为了寻觅那一丝飞升的希望,他不得不选择出山,踏入这滚滚红尘之中。 这一入世,竟有了惊天发现:自己的家族血脉竟建立起了大明王朝。 他微微抬手,便将心腹大患北元轻易摧毁,此等神威,令天下皆惊。 朱元璋
佚名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官场从秘书开始
官场从秘书开始
关于官场从秘书开始:否极则泰,小往大来,张俊从中医研究所坐冷板凳开始,巧妙运用权术、官谋、世情,步步高升,踏上仕途巅峰!
老冰棍
前夫哥又帅又撩?现在复婚来得及吗
前夫哥又帅又撩?现在复婚来得及吗
她穿越到了六十年代,还成了某年代文男主的炮灰前妻。这前妻本是白富美大小姐出身,心高气傲得很,瞧不上自己那泥腿子文盲丈夫,整天作天作地就想着离婚,然后一头扎进初恋的温柔乡。 可穿越而来的她却不这么想,啥?文盲?这在她眼里那可是根正苗红的潜力股啊!泥腿子?拜托,明明就是金光闪闪的金大腿好不好! 于是,她果断带着儿子拍拍屁股走人了。可当她真正见到传说中的男主时,瞬间傻眼了。 只见眼前站着一个威猛大汉,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