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640章 风雪
赵石望了望天空,雪有越下越大的趋势,这一战,应该尽快结束了。
说起来,也是讽刺,每每草原胡骑南下,汉人无法应对之余,都寄希望于蒙古军或者是其他胡人骑兵,能粮尽而退。
当年攻打金国的时候,还可用因粮于敌之策,但这在如今的辽东大地上,根本行不通。
偏偏,汉人有如知音,听懂了,“蒙古人,不该来这里,不过既然来了,咱们汉人好客,所以,就都不用走了。”
坐镇于城中的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和万户博尔术,以及一众蒙古人权贵,早已向东逃去,不见了踪影。
而大秦能做到这一点,看似轻松,其实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少。
蒙古诸部残余的,只剩下了成吉思汗铁木真亲率的这一支人马,也是蒙古诸部精华之所在。
这在骑兵而言,穷途末路之像已然显露无疑。
而秦军上下,自河南开封,急急北上,行程也不比草原诸部兵马稍近,连番作战,所需人力物力,也是无法尽数。
赵石不由一笑,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那位大汗啊,无非是想得到一个体面些的结局罢了。
之所以能围蒙古军于此,就在于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大军追踪,而初冬季节,实际上也正是最适合北方骑兵作战的一个时节。
所以,蒙古军主力迟迟不敢轻动。
大秦成武十五年八月,大将军赵石率三万五千骑军,循蒙古军踪迹,翻越燕山山脉,进入辽东平原边缘。
而赵石之威望,不但著于秦军当中,而且,也得草原诸部信服敬畏。
木华黎颇为遗憾,留长子守卫这座辽东大城,弥平城中骚乱,自己则率军继续南下……
此时,北风肆虐,彤云密布。
到了八月中,蒙古人蜷缩于方寸之地,再无任何游战之余地,也显示着,最终的主力决战,即将到来。
一路之上,与蒙古军断后骑兵,纠缠不休,十余天过后,终是于落马河与阴凉河之间,和木华黎所率草原诸部大军汇合,围蒙古军主力于松山区域。
不过,当大雪过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那个时候,北方的寒风,才会露出真正的狰狞面目。
实际上,蒙古人就算此时突围而走,也已成了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了。
草原诸部兵马,转战千里,其间艰难,可想而知。
也就是说,此刻,辽东之归属,已毫无疑问。
“好的战士?不过一些野人而已,将这辽东山河,弄成了血肉屠场,今天我率兵来此,就是要屠了你们蒙古诸部,今后不管是在辽东,还是在草原之上,都将不会有蒙古人这个名字出现。”
错过今日,也许他消灭蒙古诸部的心愿,也就不知猴年马月能够完成的了了。
“铁木真啊,让我送你最后一程吧,荣耀的战死在这里,和你的蒙古诸部一起,葬于这漫天风雪之中。”
语毕,赵石勒马回转,只留下那孤零零的身影,立于天地之间。
蒙古人的使者,带来了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口信,想与赵石会于军前。
最终,蒙古人漫布血丝的眼中只剩下了仇恨,汉人的目光中,充满了高高在上的蔑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聚集在这里的敌军,皆为骑兵,蒙古骑兵再无任何优势可言,也再无法像他们当年南侵一般,纵横往来,有着一击不中,立即远扬千里的战略空间。
因为那个人是成吉思汗铁木真,而自己,也早已胜算在握,如果战后,见到的是这个人的人头,那么,对于他来说,将失去很多的兴趣。
收官之做,力求完美,见一见那个人,听一听他的话语,虽结果已然注定,但这却也算是了却了一桩从不曾向旁人言说的夙愿。
因为木华黎率大军南下,席卷东北草原,以及辽东北部,兵临上京时,因军情紧急,本不欲攻城。
实际上,这也正是赵石急急进兵,不顾将士劳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十余万人马,不可能支持太久。
来到不远处,他们不约而同的勒住马缰。
苍凉的号角声,震荡人心的战鼓声,随之作响,一时间,铁骑奔流,杀声四起……
如今,却是反转了过来,在陷入大军包围之时,蒙古军一边勉力支撑,却也在想着,能耗光敌军粮草,让敌军不战自退。
走归化,继续北上。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