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生南国

第193章 出征(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93章 出征

沈娴懒懒道:“我若不去呢。”

管家道:“将军此去,不知何时是归期。照理说,公主应当去的,皇上旨意已经下来了,若是公主不去,皇上看着呢。”

后来柳眉妩听说明天可以去给秦如凉送行,便能见他一面,再顾不上以往与沈娴的深仇大怨,不管不顾地冲进池春苑里,对管家道:“她不愿去就不去,让我去吧!我去给将军送行!”

管家十分为难:“这……”

柳眉妩在京中已经声名狼藉了,且又是妾室,怎能出现于那样的场合。

若是沈娴肯带着她去,倒也无可厚非。可若沈娴不去,独独让她去,便是于理不合、落人话柄了。

这时沈娴悠悠从房里踱了出来,低眼看着柳眉妩脸上依稀的泪痕,笑了笑道:“我改变主意了,明日我去便是,只是这等贱妾便不要出去给将军丢脸了。免得沾了一身晦气,不吉利,影响三军士气。”

“老奴知道了,老奴这便去准备。”

管家下去以后,柳眉妩红着眼指着沈娴骂道:“沈娴!你不要太得意,等将军打了胜仗回来,有你好看!”

沈娴挑了挑眉,道:“我这人心不好,你越是想见他,我便越是不让你见。有本事你来咬我啊。”

柳眉妩一把推开香菱便冲上来撕打。

只是还没近得沈娴的身,便被崔氏拦下,轻巧地反剪了她的双手打跪在了地上,甩了她两个巴掌。

沈娴敛裙在她面前蹲下来,手指捏着她的下颚,眯着眼道:“秦将军还没出门离家呢,你便着急着要给他找晦气了。眉妩,我劝你啊,往后悠着点,毕竟没了秦如凉做你的天,我随时都能捏死你的。”

柳眉妩瞪大了眼,满含泪意与恨意。

沈娴勾唇一笑,道:“但我还不想这么无趣,等我逮到了柳千鹤,再来与你好好说说前尘往事。”

霎时柳眉妩浑身哆嗦,脸色煞白。

沈娴起身道:“二娘,把她给我丢出去。”

第二日腊月初九。

天还没亮,沈娴便要起身,穿着棉服裹着披风,收拾妥当过后带着玉砚出行。

管家早已备好了东西,那是一件大毡,请沈娴去给秦如凉送行的时候为他披上。

一大早沈娴便没见到秦如凉,说是去城门号令三军了。

沈娴在城门口的出现,成了送行家眷们当中的表率。

她站在最前头,手里挽着一件大毡,迎面站在城门那里,神色很淡;一头青丝,裙角风起,宛如一道风景。

身后尽是送行的家眷亲人,排着长长的队伍。

到了时候,家眷们去找自家对应出征的将士。

秦如凉没料到沈娴会来,他得了身边将领的提醒,回转身时,才看见沈娴站在那里。

那时他目光一紧,全锁在城门口女子的身上。

仿若天地间,只有她一个人。

她眯着眼,在青天晨光下,瞳仁深黑如墨。

秦如凉朝她一步步走来,她亦是一步步走上前去。

按照规矩,她一丝不苟地把手上大毡抖开,微踮起了脚,披在秦如凉冰冷凛冽的盔甲上。

千苒君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神武帝国臭名昭著的痴傻丑女,与人“苟且”,生下野孩子。未婚夫成亲之日,身穿喜袍从城墙跳下,为情而死。美眸初睁,来自21世纪的古武门主将掀起血雨腥风,一雪前耻!废物?素手撼帝国,乾坤足下踏!痴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外。野孩子?帝尊之子,天皇血脉,放眼八荒谁敢放肆?“娘亲,外面有个俊俏的大哥哥,说是我的爹爹。”“让他带着钱到后面排队去。”某日,帝尊大人邪魅一笑: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死了?
佚名
我的高冷美女总裁
我的高冷美女总裁
为了寻求突破的方法,陆逸尘不得不听从师命下山和拥有冰璃玉体的女子相亲结婚,可没想到,下山当夜就遇到绝世美女自荐枕席,这岂有不从之理?
七夏倾寒
赚了,瞎眼后睡了三年的男人竟是世界首富
赚了,瞎眼后睡了三年的男人竟是世界首富
帝北宸,京都出了名的病秧子,腕上常年戴着一串佛珠,传言只为续命,是京圈出了名的病秧子。 苏南烟,神秘组织掌权人,杀伐果断,因为一次意外,跌落凡尘,成了半瞎! 因为一场意外,她救了他,连哄带骗睡了他三年,最后逃之夭夭,直到被人堵到了墙角。 “苏苏,亲亲,手就不疼了。”帝北宸心疼的捧起她的手,吻了下去。 “苏苏,传说心头血可以解百毒,肯定能让你重见光明。” 男人手起刀落,眉头都不皱一下,衬衫瞬间变了
钱黛紫
重生后,娇娇只想虐渣暴富
重生后,娇娇只想虐渣暴富
六年前,她与同村的他意外结缘,却在结婚前夕,他被部队紧急召回。他把随军的机会拱手让给了战友,而她,却等来了他牺牲的残酷消息。 她以为挚爱已逝,心碎一地。 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更震惊的是,她那牺牲的丈夫也将重生归来,还摇身一变成了骨干职员,一家子风光无限地搬进了镇上。但这次,跟随他们搬家的,还有那个战友的妻子和儿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