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庚字卷 第一百零七节 熬一熬这帮家伙(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庚字卷 第一百零七节 熬一熬这帮家伙

朝中的暗流涌动却没有影响到冯紫英,现在的他只想一门心思把事情做好。

论理永平府人口不算少,但是绝大多数劳动力都被捆绑在了土地上,要腾出足够的劳动力来启动永平府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基础建设,难度很高。

但现在蒙古人的入侵却变相的给了冯紫英这样一个机会,数十万顺天府北部州县的流民涌入京畿附近,给顺天府带来很大的压力,即便是有朝廷赈济,一样困难重重,尤其是现在不是元熙年间财政还算健康的时候了。

从元熙三十五年之后朝廷的财力日渐脆弱,壬辰倭乱虽然已大周表面获胜结束,但是却沉重的打击了大周财政,某种意义上来说,元熙帝的主动逊位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撂挑子,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解决财政拮据难题,而又面临着六下江南的政治攻讦,才使得精疲力竭的元熙帝主动内禅让位。

这种财政困难的情形到永隆帝登基之后更是捉襟见肘,一直到开海之略后稍有好转,但是紧接着一连串的宁夏叛乱、建州女真崛起给辽东带来的巨大军事压力,现在又是播州之乱,又把稍有好转的财政给拖得快要垮了。

如果能够从顺天府的流民中引流几万劳动力过来,不但可以立即启动卢龙——抚宁——榆关的混凝土道路建设,而且还可以吸引一部分劳动力建设和服务日后会越来越繁忙的榆关港。

冯紫英甚至考虑如果条件成熟,整个永平府的迁安、卢龙和滦州三县州铁矿、冶铁、制铁、烧炭、水泥几大产业能够日益上规模,将滦州——卢龙,迁安——卢龙的道路一样按照标准修筑起来,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前提是整个永平府的煤铁建材复合体产业规模达到相当高度,商人们觉得道路建成之后对于货物的运输更划算,更有利可图,才可能愿意继续投入支持。

如果一年后卢龙——抚宁——榆关的道路建成,那么这部分劳动力既可以考虑转入几大矿山、冶铁工场和制铁场、炭场和水泥厂去谋生,也可以让榆关港吸纳一部分,冯紫英相信到那个时候,这两三万劳动力消化掉不是问题,甚至可能还不够。

“紫英,朝廷来了旨意了,让我们准备接受两万多户密云、怀柔以及部分蓟州的流民,大概在二万二千户,接近九万人,估计会在一个多月里陆陆续续过来。”

朱志仁叹了一口气,捏着手中的公函,不无担心。

这是内阁通过通政司那边来的公文,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商量余地。

当然这在之前冯紫英已经和他通过气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他朱志仁在永平府知府位置上最后一件政务,做好了也是政绩,做砸了,那就不好说了。

在会见了山陕商人的代表们之后,朱志仁稍微放下了一些心,有这帮财力雄厚的山陕商团做后盾,起码情况不会太糟糕,而且冯紫英也已经通过各种关系从山东和江南那边买粮买布,以便于应对流民的到来。

至于说铁锹、铁铲、锄头、镐头和板车这些器械物资,永平本地本身就是生产大户,自然不用担心,半个月之内就能准备齐备,而现在迁安、卢龙和榆关都已经建起了水泥厂,三家同时发力生产,足够满足整个道路建设需求而绰绰有余,还能有相当富余部分外销。

“府尊,放心吧,我已经和抚宁、卢龙县衙里边打了招呼,另外也和山海关那边也通了气,该准备的有些木料、草料、石炭、被褥等等物资,也都已经让商人们开始准备了,保证误不了事儿。”

冯紫英清楚朱志仁很担心流民过来出问题,冻死饿死疫情都是政治责任,你主动请战,现在人过来了却出了乱子,那朱志仁这个府尊就首当其冲跑不掉。

冯紫英内心也知道其实朱志仁不太赞同这个事儿,但是冯紫英一力推动,商人们也都来“拜会”了他,如果他还不懂这里边的奥妙,那就是不识时务了。

当然朱志仁也知道这种事情对永平府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极为有利的,看着现在日益红火的几大产业,还有草原上也开始出现的商队直接来这边,加上榆关港的繁荣,谁都清楚这股趋势是无法阻挡的。

有时候朱志仁都觉得冯紫英更像是知府,而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每天负责在大堂上一坐,哼哈点头几下,就算是了事大吉。

不过他这个年龄和履历,到这个时候了,自然不会去和冯紫英争这些,他就想安安稳稳熬过这几个月进京,而商人们的孝敬也没有少他一分一文,自己也乐见其成。

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本地士绅们现在有些眼红了,之前他们对山陕商人进来开矿建厂都是冷眼旁观,他们不是没见过开矿建铁厂,遵化那边那么好的条件都弄得现在举步维艰了,迁安也好,卢龙也好,条件并不比遵化好,而且无论是道路还是工艺以及外销渠道都是难题,所以本地士绅根本不看好。

但是等到佛山庄记带着大批匠人过来,再加上榆关港开埠通航,还有与兵部军器局合办的兵工工场建成投产,所有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所以当蒙古人入侵之时,本地士绅中不少人也是不无恶意的企盼着蒙古人能够给这些外地商人来一场大洗劫,最好彻底把这帮外地商人给席卷一空。

只是冯紫

英提前预警,山陕商人们的未雨绸缪,让本地士绅想法都落了空,然后就眼睁睁看着蒙古人折戟迁安城下,再然后就是蒙古人居然就缩回到西北角的三屯营把京营干翻就再也不南下了,这种离奇魔幻的情节让永平士绅们都是不敢相信。

现在山陕商人再度开始扩建,眼见得滚滚银子可能就要塞满山陕商人们的腰包,本地士绅都有些坐不住了。

没人愿意和银子过意不去,而且眼睁睁看着外地商人在自家地头上挣银子,没理由他们不去加入进去参一股。

他们要找的自然首当其冲就是知府大人了。

“紫英,听说山陕商会这帮人还准备在迁安和卢龙扩建,另外也要在滦州勘探开矿?”朱志仁干咳了一声,笑纳了永平府本地的这些士绅们奉上的礼物,朱志仁也是讲规矩的人,自然也要替他们说和一声。

“嗯,滦州那边其实最初就已经勘探过了,只不过当初觉得卢龙和迁安条件更好,靠近榆关更近,所以先在迁安和卢龙开矿办厂,现在既然榆关港吞吐运力不断扩大,那么适当扩大规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正好这些外来流民劳动力也可以日后补充进去,正好了。”

冯紫英还没有反应过来,但见到朱志仁那有些做作的干咳,就知道应该是有什么事儿。

“府尊,可是有什么事儿?”

“紫英啊,你来永平府也有大半年了,你引入山陕商人来咱们永平是好的,但是确也不能忽略了咱们永平本地的士绅商贾啊,现在外界有些传闻说你虽然是北地士人,但是过于偏向晋商,对咱们北直隶乃至永平士绅商贾却弃之如敝履,这对你的名声不好啊。”

朱志仁的话语里没太多倾向性,“我年龄大了,日后永平府的事务还得要靠你主要来操心,我以为这些本地士绅其实还是可以分一分,也能为你所用的。”

“大人,您不知道这帮家伙跑到京师城里去告御状,都察院那边儿都接了不下十封关于我的状纸么?”

“嗨,紫英,这等事情哪里都有,若是你都要斤斤计较,那就没法做事儿了。”朱志仁又干咳了几声,“我的意思是,在这块土地上,他们毕竟是地头蛇,现在既然他们愿意服软了,那么就不妨给他们一个台阶,另外山陕商人一家独大,过于强势,也不符合咱们官府这边的利益,须得要制衡之策才最好,……”

朱志仁的话不无道理,不过冯紫英可没有轻易饶过这帮士绅的打算,就算是要给他们机会,那也得要他们拿出态度来之后。

“大人,此事倒也不急,我知道这帮家伙现在眼红了,可当初咱们可受了这帮家伙不少气,也给咱们下了不少绊子,哪有随便递上几句话咱们就网开一面的?”冯紫英乐呵呵地道:“好歹也要拿捏他们一番,您放心,您说的我自然要办,但熬一熬不更好么?若是问起来,你也就假意责怪我,把责任往我身上推便是,让这帮家伙也心急火燎一阵,受一受当初咱们的窝火憋气味道。”

朱志仁也笑了起来,这家伙还真的是一学就会,心思比谁都灵动,自己话也带到,人家也愿意按照自己意见办,至于过程拖一拖,这不是好事儿么?也能好好熬一熬这帮永平士绅的性子,这么些年自己也没少受这帮家伙的腌臜气。

瑞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入宫五年守够了,打死我也不留了
入宫五年守够了,打死我也不留了
朱红宫墙下,他是禁宫中惨遭废黜的太子。外界风传这位废太子脾性暴戾敏感,喜怒无常。初入宫时,她便是他的贴身婢女,在他最落寞潦倒之时,也唯有她在身边不离不弃。夜深人静,他一遍遍缠绵不休,拜天叩月,许她一世为妻。可直到某一日,那曾在冷宫中处处受人欺辱的落魄太子,摇身一变,复位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而她,亦成为阶下囚,见着他将另一人揽入怀中柔声细语。一纸休书,斩断五年情意,他曾许她的一世为妻,终成
桂花酒酿
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
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
刚穿越就被一群土匪绑到了山寨当姑爷。没有金手指没关系,凭着自己现代人的见识,照样可以混得风生水起。看我如何在这个世界叱诧风云,做一个土皇帝。别叫我土匪头子,我是山寨里的大当家!
键盘起灰
咸鱼小妾
咸鱼小妾
上辈子加班猝死的温婉,穿成一等大将军的小妾后拒绝内卷。 大将军出征三年,她就咸鱼躺了三年,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直到老夫人做了个噩梦,梦见大将军战死沙场却连个后人都没有。 老夫人决定让主母带两个妾室去边关配种。 路上,温婉和主母被流匪冲散后,被一个小校尉救起。 小校尉被围困山头,己方人数一百,敌军人数三千。 他举刀架在她脖子上,“与其落
浮烟若梦
我的词条不可能这么正常!
我的词条不可能这么正常!
李平安穿越修仙界,成为落魄青云宗一名融合词条炼制法宝的铸道师长老。苏紫韵:“长老,我要的是【暴击】,不是【爆鸡】,现在谁看到我都捂裆啊!”萧喜乐:“长老,我的【认负】怎么变成了【认父】?别人见面就喊我爹是怎么回事?!”白小仙:“人家是想要【靠脸吃饭】,你这个【面子果实】是什么嘛!”宗主云瑶姬:“……什么叫【白给(李平安专属版)?!】”李平安:“……我是正经人啊!法宝词条正不正经不关我事啊!”
海马爸爸
放牛娃,从神鼎开始修仙
放牛娃,从神鼎开始修仙
为了活命,他不得不给地主家放牛维持生计,即便报酬只有一顿饭。 本以为这辈子都没有什么翻身的机会,谁知那天牛丢了,而他在寻牛时得到了一方神鼎…… 都说修仙之人,往往身负灵根,可他却是以普通人之姿踏入了修仙行列。 结识女神仙,寻找隐世仙宗,练神功,一朝扬名千万里,震惊三界。 仙路艰险,他看着手中神鼎:“可我,已无路可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