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歌楚曜

第186章 我这样的女儿天下少有(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86章 我这样的女儿天下少有

区区一个小丫头,就敢对他的女儿下这样的毒手,分明是没把凤家和自己这个右相看在眼里!

凤清歌路过含韵院的时候,听到里面传出凤清韵哭哭啼啼的声音,不禁微讶。

回了住处,给凤老夫人请完安出来后。

她方看向钱嬷嬷,眨了眨眼问道:“含韵院出什么事了?”

“贵族千金,要注意言行,休要整日背后谈议别人!”钱嬷嬷瞥了她一眼,教训了一句后,道:“据说是谢家那位才女,使了阴招,假借玩乐之名,将她绑着从楼梯上推了下去。”

“伤到脸了?”凤清歌挑眉。

凤清韵虽娇,却很能忍,除非是伤到相貌了,否则绝对不会哭得这么惨。

“嗯!”钱嬷嬷点头,而后又温声道:“这么晚才回来,老夫人担心坏了,以后小心尽量不要回来太晚。清歌,嬷嬷我知道你是想干大事的,但你还小,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

她还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正是豆蔻年华,别的闺阁女子,像她这么大,都养花抚琴,学舞刺绣呢。

而她养大的小姑娘,却在外面,跟男子一般学文舞墨,奔波劳碌,怎能叫人不难受!

她的眼神中满是心疼,与凤钦和谢氏堵门指责全然不同。

凤清歌心里一暖,笑着点头,半开玩笑道:“嬷嬷,您缺不缺女儿?你看我怎么样!”

她从没有见过生父和生母,关于父亲,她尚可以从他留下的文字试着去读懂、去理解他。可生母,她至今不知她的姓氏名讳,她长什么模样,曾是谁家的姑娘,历经十月怀胎的艰辛生自己的时候又是怀揣着何等心情?

如果她还活着,看着自己,会不会在自己做错事时,像教养她的钱嬷嬷一样,对她言语训斥,又循循善诱……

钱嬷嬷刚涌上心头的心酸瞬间被她给气没了,啐了一口道:“小狭促鬼,嬷嬷我就算缺女儿,也不能要你这样,养一个你这样的,我肯定迟早要心累死!”

凤清歌嘻嘻一笑,抱着钱嬷嬷胳膊晃了晃,道:“我这样的女儿天下少有,嬷嬷你不能因为我比别人优秀,就妄想言语打击我。”

“不知羞!”钱嬷嬷用指头点着她的鼻子,道:“对了,我这两日,找了几个宫里放出来的侍女,她们都有些功夫底子,人也可靠,你要不要选两个暂时代替轻舞和如霜的位子?”

凤清歌眼底闪过讶异,“嬷嬷找了人?”

钱嬷嬷入凤家担任自己的教养嬷嬷已经十数载了,平时独居在外面的小宅子里,连丫鬟仆人都没有请半个,跟个闭关清修的和尚差不多。

她还以为嬷嬷没有什么熟人,结果突然就给自己找了人手。

“嗯,”钱嬷嬷表情平静,看不出深浅,对她提点道:“你毕竟是右相府的千金,就算是入学国子监了也不能随便凑合,寻常侍郎小姐,前前后后还跟着三四个丫鬟和一个婆子呢!再说,这马上是春日宴了,你今年马上及笄,福宁长公主势必会给府上下请帖,届时你若是身边连个伺候传话的人都没有,到底不方便!别告诉我,你不打算出席春日宴?”

蓝沉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儿玩惊悚游戏,我鬼帝被曝光
女儿玩惊悚游戏,我鬼帝被曝光
恶灵游戏降临人间,人类被随即选入,成为了恶灵的玩物,痛苦挣扎!年仅四岁的唐小灵,竟也被选中!作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玩家,进入了恶灵游戏!直播间内,全网沸腾!四岁小奶娃,这不就是给恶灵加餐么!但让全网惊讶的是,唐小灵的爸爸唐龙,竟说让孩子当游乐场玩?甚至还大放厥词,说一只小猫就能保护她!!!兄弟,你这女儿怕不是亲生的吧!可就在所有网友大骂唐龙的时候……那断轨的过山车,竟自己焊接了轨道。破旧不堪的
我欲成神
武道人仙
武道人仙
莫奕琯
娱乐:在桃花坞里悠闲
娱乐:在桃花坞里悠闲
关于娱乐:在桃花坞里悠闲:有着重来一次机会的何辉顶着芒果团宠的名头进入了桃花坞。在桃花坞外面,他是学霸,是制作人,是不为人知的资本大佬,是多少人想要一睹真容的座上宾。在桃花坞里面,他用最自由的态度吃着瓜,玩闹着,享受着不一样的人生。这次,他成了被羡慕的人。随着身份的一点点的揭露,他在羡慕和欢呼声中用最悠闲的样子演绎着自己的理想。何老师:“这是我可爱霸道的弟弟。”孟子仪:“这是我家的。”陈俞:“这
小胖真的瘦
师娘,真给力
师娘,真给力
陈玄有九个美若天仙的师娘,有一天晚上,当九师娘悄悄的走进了他的房间,陈玄从此日夜无眠……“师娘们,请自重啊!”
不醉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玄学捉鬼+团宠+奶呼呼的坑爹小萌娃+阴郁俊美高冷爹】 【超好看!看过的读者都说好!】 瑾王府来了个三岁半的小棉棉,不但能抓鬼画符,还能和小动物、植物交流。 捉妖降魔,手到擒来。 小家伙最爱吃奶糖,喜欢漂亮小裙裙,整日抱着厉瑾寒的腿,软乎乎的叫爹爹。 厉瑾寒表示:小孩子什么的,黏糊糊的,跟狗狗一样,烦死了! 太后整日抱着小奶团子,舍不得撒手:“我们小棉棉喜欢漂亮裙裙,皇奶奶把全京城的小裙裙都送给
南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