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从九天轮回开始

第175章 自取其辱(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5章 自取其辱

穆曦和秦苒苒偶然相见便结为姐妹,穆曦的性格跳脱,时常去找秦苒苒切磋。

每当谈及李乘风,穆曦总是赞不绝口,说他的师兄如何如何厉害。

秦苒苒心中好奇,想要见识一下这位让穆曦如此推崇的师兄。今天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秦苒苒看着台上的李乘风,心中暗自比较。

她知道自己的实力虽然不错,但想要一口气吹散风旋这样的法术,却是做不到的。

这让她对李乘风的实力更加佩服,也让她对即将到来的比试充满了期待。

风海看到这一幕,眉头紧锁,不解地说道:“冯顺,你这是在风云台上使用气旋,简直是在自找苦吃。

这台上罡风凛冽,气旋的威力会被放大数倍,稍有不慎便会伤到自己。

你这样贸然出手,不但伤不到对方,恐怕自己也会被气旋所伤。”

风海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顿时明白了过来,他们开始觉得李乘风之前的胜利并非全靠运气,而是他确实有一定的实力。

冯顺被风海这样一提醒,也回过神来,咬牙切齿地说道:“小白脸子,没想到你运气这么好。

不过,接下来我要让你见识见识我真正的实力!”

说完,冯顺用手一点,储物袋中飞出一把宝剑。

这把剑正是风云宗弟子们所熟知的“制式宝剑”,上面缠绕着丝丝锋利之气。

他用手一指,宝剑便如流星闪电般迅速刺向李乘风的眉心。冯顺咬牙说道:“看你的运气还会不会这样好!”

然而,面对这迅猛的一击,李乘风却丝毫不为所动。

他探出手,轻轻地一抓,仿佛那把剑自己飞到了他的手里。

冯顺惊愕不已,他明明看到宝剑是朝着李乘风的眉心刺去的,速度又快又准,可是李乘风却像没事人一样,轻松地将宝剑握在了手中。

冯顺心中纳闷,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宝剑会突然改变方向飞到对方手里。

其实,这一切都是李乘风强大神识的操控。

李乘风一眼就看出了冯顺御剑术的破绽,那就是飞剑虽然速度快,但是招法变换不够灵活。

李乘风利用自己强大的神识,只是轻轻一点拨,就让宝剑改变了方向,飞到了自己的手中。

李乘风冷漠地没有说话,只是轻轻一挥,将手中的剑又丢了回去,仿佛丢弃一个无用的垃圾。

冯顺见状,顿时冷汗直流,他试图躲避,但无论他朝哪个方向移动,那把剑都如影随形,紧紧跟随,仿佛锁定了他的位置。

那把剑并没有直接攻击他,而是擦着他的两腿之间飞过,距离他的要害部位只有毫厘之差。

这一刻,冯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他知道,只要剑再稍微一动,就可能给他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他试图稳住身形,但那把剑在石台上一弹,瞬间改变了方向,以挑击的方式将他从风云台上挑了下来。

他不得不翻滚着躲避,但即使如此,他还是被剑的扁平一面擦到,痛得他龇牙咧嘴。

从风云台上滚落下来的冯顺,摔得七荤八素,浑身上下的骨头都仿佛要散架了。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但头上已经撞出了好几个包,让他痛得直吸冷气。

这一刻,他彻底认识到了李乘风的实力,也为自己之前的轻敌和挑衅感到后悔不已。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踢到了铁板,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强者。

雕刻过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
今或古
诏狱行刑百年,出世既无敌
诏狱行刑百年,出世既无敌
李长生穿越大魏王朝,成为诛邪司诏狱刑者。 刑者多短命,每天都会死几个。 李长生心中极为恐惧。 好在,一本功德经,改写了他的命运。 对着犯人行刑,就能收获功德点。 功德+1 功德+1…… 百年后,妖魔鬼怪,邪魔外道袭击大魏王都,情况极其危急。 诏狱中的李长生哈哈一笑,伸出一只擎天大手,将妖魔鬼怪一网打尽。 “都来诏狱受刑吧!”
五指山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
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
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
陈安墨穿越到玄幻世界,开局老大被杀,大嫂遇难。没想到他觉醒神通:可以看见死者遗愿。不但触摸尸体,可以获得奖励。而且可以替死者完成遗愿,获得对应奖励。【叮!希望可以照顾好大嫂。】【奖励:虎威霸体诀!】
雪白馒头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