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1/10)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庆喜,在憍赏弥国瞿私罗园。尔时,具寿庆喜告诸比丘曰:“友,诸比丘!”彼诸比丘应答具寿庆喜:“友!”具寿庆喜作如是说:“友!凡比丘或比丘尼而于予之现前记阿罗汉性,必依四道,或依其一。如何为四?

友!于此处有比丘,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彼依先为寂止[后]修习正观而道生。彼习此道多作修习。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友!复次有比丘,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依先为正观[后]修习寂止而道生。彼习此道多作修习,依习此道以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友!复次有比丘,修习俱存之止观,依修习俱存之止观而道生。彼习此道多作修习,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友!复次有比丘,意有被诸法掉举之所捉。友!彼之心内惟定住,于定坐时,彼一趣得定而道生。彼习此道多作修习,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友!凡比丘或比丘尼于予之现前记[说]阿罗汉性者,必依如是四道或依其一。”

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者如何?

依出离之力心之一境性而无散乱是为定。于其处所生诸法依无常随观于义是为正观,依苦随观于义是为正观,依无我随观于义是为正观。如斯初有寂止,后有正观,故言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

“修习”者,修习有四:于其处依所生诸法不超越之义而修习;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依彼促进生精进之义而修习;依习之义而修习。

“道生”者,如何而为道生?依见义而正见之道生,依现前解义而正思惟之道生,依摄受义而正语之道生,依等起义而正业之道生,依清净义而正命之道生,依精勤义而正精进之道生,依近住义而正念之道生,依无散乱义而正定之道生。如是而道生。

“彼习此道而多作修习”。

“习”者,如何而习?倾心而习,知而习,见而习,观察而习,心摄持而习;依信胜解而习,以精勤精进而习,令近住念而习,定心而习,依慧了知而习;证知应证知而习,遍知应遍知而习,断应断而习,修习应修习而习,现证应现证而习。如是而为习。

“修习”者,如何而修习?倾心而修习,知而修习,见而修习,观察而修习,心摄持而修习;依信胜解而修习,以精勤精进而修习,令近住念而修习,定心而修习,依慧了知而修习;证知应证知而修习,遍知应遍知而修习,断应断而修习,修习应修习而修习,现证应现证而修习。如是而为修习。

“多作”者,如何而为多作?倾心而多作,知而多作,见而多作,观察而多作,心摄持而多作;依信胜解而多作,以精勤精进而多作,令近住念而多作,定心而多作,依慧了知而多作;证知应证知而多作,遍知应遍知而多作,修习应修习而多作,现证应现证而多作。如是而为多作。

“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如何断诸结、离诸随眠耶?

依预流道者,断有身见、疑、戒禁取之三结,离见随眠、疑随眠之二随眠。

依一来道者,断粗之欲贪结、瞋结之二结,离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二随眠。

依不还道者,断细之欲贪结、瞋结之二结,离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二随眠。

依阿罗汉道者,断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之五结,离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之三随眠。如是而为断诸结、离诸随眠。

依无瞋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依光明想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乃至……依入息之力观定弃,依出息之力观定弃而心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于其处所生之诸法,依无常而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苦而随观义是为正观,依无我而随观义是为正观。如是于初有寂止,于后有正观,故言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

“修习”者,修习有四:于其处依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依其所生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依习之义而修习。

“道生”者,如何而道生?依见义而正见之道生,依现前解义而正思惟之道生……乃至……依无散乱义而正定之道生。如是而道生。

“彼习此道多作修习”。

“习”者,如何而习?倾心习,知而习……乃至……现证应现证而习,如是而为习。

“修习”者,如何而修习?倾心而修习,知而修习……乃至……现证应现证而修习。如是而为修习。

“多作”者,如何而多作?倾心而多作,知而多作……乃至……现证应现证而多作。如是而为多作。

“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如何断诸结、离诸随眠?

依预流道者,断有身见、疑、戒禁取之三结,离见随眠、疑随眠之二随眠。

依一来道者,断粗之欲贪结、瞋结之二结,离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二随眠。

依不还道者,断细之欲贪结、瞋结之二结,离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二随眠。

依阿罗汉道者,断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之五结,离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之三随眠。如是为断诸结、离诸随眠。

如是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

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者如何?

依无常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苦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无我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于其处所生诸法之最舍所缘性为心之一境性、无散乱而为定。如是初有正观,后有寂止。故言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而修习。

“道生”者,如何而道生?……乃至……如是而道生……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依色之无常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色之苦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色之无我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于其处所生诸法之最舍所缘性是心之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如是初有正观,后有寂止。故言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依受、想、行、识、眼……乃至……依老死之无常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老死之苦……乃至……依无我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于其处所生诸法之最舍所缘性是心之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如此初有正观,后有寂止。故言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如是先正观而修习寂止。

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

依十六行相而修习俱存之止观。[谓]依所缘之义、行境之义、断之义、永舍之义、出离之义、退转之义、寂静之义、妙善之义、解脱之义、无漏之义、度之义、无因相之义、无愿之义、空性之义、一味之义、不超越之义、俱存之义。

依所缘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是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为所缘。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所缘。如是依所缘之义而俱存之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所缘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如是依所缘之义而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行境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是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行境。如是依行境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行境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断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随伴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若断随伴无明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随伴之诸烦恼与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行境。如是依断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断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永舍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永舍伴随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永舍伴随无明之诸烦恼与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行境。如是依永舍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永舍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出离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出离伴随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出离伴随无明之诸烦恼与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行境。如是依出离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出离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退转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退转伴随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退转伴随无明之诸烦恼与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行境。如是依退转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退转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诱陷春夜,裴先生难戒
诱陷春夜,裴先生难戒
虞南星生平最大的乐趣,除了给她爹丢脸,就是给赵盈珠母女俩找麻烦。唯独的一次妥协是被他们安排嫁给了斐家二爷。结婚前,斐家二爷警告她,规矩点,别太过分。结婚后,斐家二爷求着她,南星,我的命都可以给你,只要
筱麦麦麦子
上分手恋综后,我红了,渣男疯了
上分手恋综后,我红了,渣男疯了
【1V1超甜+抽象圣体+穿书+娱乐圈+光速打脸爽】穿书后的宋明朝原地发疯,无差别攻击所有人。-渣男妈在综艺上撒泼。她直接一巴掌:“快从阿姨身上下来。”爹味男嘉宾原地大小爹。她直接反客为主:“我来考考你
寻幻
错表白顶级大佬后,她被抵在墙上亲
错表白顶级大佬后,她被抵在墙上亲
公司庆功宴上,夏惜音借着酒劲儿,向部门经理周总表白,得到了满意答复。可此周总非彼周总,当醒酒后的她看着躺在身边的人是公司的大老板周聿安的时候,整个人都懵掉了。“敢当众向我表白,看来你对我是真有心的。”
晚歌
顶罪三年,京圈太子爷撩拨成瘾
顶罪三年,京圈太子爷撩拨成瘾
顶罪三年,亲哥哥为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司机女儿,把她赶出豪门,致她惨死。重来一世,沈朝雾打脸极品亲哥,撕开白莲真面目,然后潇洒离开。她走后,患有失眠症的大哥:“我怎么再也睡不着觉了?”“因为沈朝雾不治了!
长宁
九龙乾坤诀
九龙乾坤诀
一代丹帝,却重生下界宗门废物。惊天修为转成空,本以为只需重走修行路,便可重临巅峰。却不想在体内发现九龙乾坤鼎,更有逆天功法相随。“宗门废物秦天?”“不,是北辰丹帝秦天!”
九子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