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第222章 震撼老朱的纺织机!(1/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22章 震撼老朱的纺织机!

朱元璋的轿子虽然不小,但无论装饰和用料,都很一般。

曾经有布政使给朱元璋进贡过超级豪华的轿子,被老朱一通训斥,轿子也被拆了。

在做皇帝这件事情上,朱元璋似乎有着天生的天赋和自觉。

很多农民起义领袖一旦雄踞一方之后就开始腐化堕落,变得贪图享乐起来。

但老朱这个人,无论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从来就没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

此时。

朱檀已带着阖府上下迎接老朱了。

朱元璋不等朱檀跪下,就赶忙扶住了朱檀。

小声道:“反正你也不喜欢跪,咱就不看你的笑话了。”

朱檀干咳一声。

事实上。

绝大多数时候,朱檀都不喜欢跪。

大多数时候,能敷衍过去,就敷衍过去。

老朱也看习惯了。

一旁的朱标看着老朱对朱檀的模样,忍不住微微摇头。

就算父皇不透过锦衣卫告诉自己,他想让朱檀当辅政亲王的事情,就光是看朱檀这副模样,他也不像是想跟自己争储的样!

规矩、礼数,他是一点都懒得讲。

特立独行的很!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若是老十真的有那么多弯弯绕的心思,早就该遵守礼法,谦卑有礼了。

哪怕只是做做表面文章。

也比现在强得多。

现在的老十,因为平日里就不拘小节,处处跟礼法作对,再加上改革科举的事情得罪了儒家。

如果不是因为所立功劳实在太大,又有皇帝保着,只怕早就被文官弹劾疯了。

朱檀干笑一声,道:“父皇和大哥今日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朱元璋淡淡道:“朕在归义王府便听说你有事找归义王!一时好奇,就过来看看!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朱檀笑呵呵道:“儿臣能有什么意见?也没有想瞒着父皇!您有锦衣卫,这大明天下,哪里能瞒得住您?”

朱元璋瞪眼道:“又胡说八道!锦衣卫是监察百官用的!你是皇亲,朕怎么会用锦衣卫监视你!”

朱檀愣了愣,问道:“那孩儿家里的锦衣卫可是不少孩儿若是细心观察,能发现许多!他们不是监察孩儿的,又是干什么用的?”

“保护你的!”

朱檀:

站在一旁的脱古思帖木儿捂住了脸。

这借口

连我们蒙古人都骗不了好吗。

朱元璋皱眉道:“父皇的良苦用心,你这小子便体会不到吗?”

朱檀敷衍道:“体会得到体会得到!父皇今日既然来了,那便随孩儿一同看看这两架机器吧!”

朱元璋奇怪道:“机器?那是什么?”

朱檀道:“能大大取代人力的东西!父皇一看便知!”

朱元璋想了想,道:“类似木牛流马吗?”

朱檀笑道:“差不多吧!”

朱元璋皱眉道:“你说的这机器能自己动?”

朱檀摇头道:“那倒不能!不过,以前几十上百个人的活,这机器,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干完!”

朱元璋哼了一声。

“奇技淫巧!朕看看怎么回事!”

说着,迈步向院子里走去。

走着走着。

朱元璋忽然道:“老十,这东西若是真的有你说那么神奇,可不要乱推广了!”

朱檀满脸好奇,看着朱元璋,问道:“父皇何出此言?”

朱元璋道:“天下百姓,勤恳干活才是正途!若被你这机器养的好吃懒做,人心思乱,还不如不要!”

塞北大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我在修仙世界靠双修证道
玄幻:我在修仙世界靠双修证道
他本是宗门最有希望成为圣子的人,却被自己多年的小跟班联合师妹迫害。可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灭亡的那刻,却被意外美艳入九天玄女的神秘人所救。从此以后,他开始学习无上功法,踏足武道巅峰。一念逆阴阳,一刀斩大道
佚名
校花嫌我太土?那你别要我的钱啊
校花嫌我太土?那你别要我的钱啊
超级暴发户的他,幸运地与大学时期的校花订下婚约。然而,未婚妻却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对他暴发户的身份充满鄙夷,态度傲慢无礼。原本,他试图维持这段关系,可当未婚妻的白月光突然出现,她的心思迅速偏向旧爱,
佚名
重生七零,禁欲糙汉跪求我别离婚
重生七零,禁欲糙汉跪求我别离婚
重生归来,她的首要大事竟是火速摆脱那段四年的无名婚姻。前世里,同床共枕却从未换来一句中意,直至生命尽头仍守着清白之身,心中满是遗憾。可当她鼓起勇气提出离婚,那位一向高冷自持的另一半,竟出乎意料地跪倒在
佚名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日常,娱乐,搞事情,】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伤人。情人节当天,江辞参加了当红小天后的演唱会,‘意外’成为了最后压轴之时的合唱嘉宾,一首独唱《分手快乐》将演唱会,以及情人节的所有氛围唱的消弭。‘雨
雪染斜阳红
夜色撩人,太子爷为她乱了心
夜色撩人,太子爷为她乱了心
四年前,她是港圈太子的追求对象,更是太子爷心中可望可不及的白月光。四年后,她拷着脚铐被押回国,才知道港圈太子身边换了新人,太子爷也看不上她了。“曾经的我你不稀罕,现在的我你高攀不上。”可后来,有人传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