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

第517章 反攻反攻(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17章 反攻反攻

517反攻反攻

“没错,这点我能证明。

昨晚上,我就收到新22师的电报。

他们说,鬼子第十八师团从昨天下午开始,再次往北组织进攻。

攻势不减反增。

同时,200师也从八莫那边发来电报,说被困在八莫的鬼子五十六师团113联队,也在往南突围。

他们应该是想突破200师的包围,南下与鬼子第十八师团会合。”

杜聿明神情严肃的说道。

“好嘛,鬼子这是丝毫没有打算撤退的意思啊。

鬼子第十八师团,难道不知道,他们已经丢了东吁,被我军切断退路了?”

甘丽初不解。

“他们当然知道。”

叶青山冷笑,继续说道:“鬼子司令官饭田祥二郎,摆明了是觉得,我们远征军即便是包围了他们第十五军,也吃不掉他们。

所以,人家并没有急着撤退。

他们甚至,还不想放弃,被我们包围在八莫和密支那的,鬼子五十六师团的另外两个联队。

还想将他们解救出来,然后再撤退。

这些小鬼子将领,还是一如既往的狂妄啊。

这一次,老子不让他们再次为他们的这种狂妄付出代价,我就不叫叶青山。”

叶青山太清楚这些鬼子高级将领的心理了,狂妄自大,自负傲慢。

他们还是看不上远征军。

哪怕是被包围,也认定远征军吃不下他们第十五军。

这个时候,史迪威派出去的副官回来了。

小声对史迪威说了两句,然后史迪威神情震惊,嘴里骂了句道:shit!

然后史迪威看向叶青山:“你赢了。”

史迪威此时也从军情六处那边证实,鬼子真的丢了东吁。

北方曼德勒这边的鬼子第十五军,被切断了退路,战场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之前,还是鬼子五十六师团,夺取腊戍,合围了远征军。

这短短一周过去,叶青山又用鬼子同样的招数,甚至是走的同一条路线。

过去攻占了东吁,反过来切断鬼子退路了。

这种诡异的战场走向,史迪威也是第一次遇到,让他重新审视叶青山这个年轻的远征军司令了。

“我史迪威说话算话,从今天开始,我不插手你们远征军的指挥。

我倒要看看,叶司令如何吃掉日军第五十军。”

史迪威信守承诺,授予叶青山指挥权,如此一来,也算是彻底名正言顺。

叶青山接下来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作战,不用担心受到史迪威的掣肘了。

“是,总司令。”

叶青山听到史迪威这么说,当即对史迪威敬军礼,第一次称呼他盟军司令的职务。

这说明,叶青山还是认可史迪威是东南亚盟军司令的身份的。

只不过,这一战对远征军太重要,必须自己亲自指挥。

听到叶青山的称呼,史迪威稍微愣神,随后明白过来。

对叶青山眼神,柔和了不少。

接下来,史迪威也没走,而且盯着地图,开口说道:“现在,你们确实合围鬼子第十五军。

你们想要吃掉,日军这第十五军十万人。

有两种办法。

要么强攻,在日军夺回东吁,重新打通南撤通道之前,在曼德勒全歼鬼子这十万人。

要么,就打消耗战,耗尽日军的弹药,再围歼吃掉对方。

目前来看,我觉得那一条。

你们都做不到。

我依旧认为,这次合围日军十五军,根本就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丧尸爱吃小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基层崛起,我踏上权力巅峰
从基层崛起,我踏上权力巅峰
他,毕业之后,在团中心待了没多久,不甘安于现状,就从京城下放到小镇,任职小镇的一把手。刚刚步入仕途,便陷入了泥潭中。作为一名空降干部,他挡了太多人的路,被人处处针对,处处打压。是暂时蛰伏,徐徐图之,还
佚名
八零娇女不委屈,改嫁糙汉被宠哭
八零娇女不委屈,改嫁糙汉被宠哭
她为了爱情,毅然从文工团的舞台跳进了家庭的小圈子,一心只想当贤妻良母。众人都说,她能找到他,简直是走了狗屎运,毕竟他可是出了名的靠谱担当。可谁曾想,他明知她被冤枉,却为了维护别人,亲手把她推进了看守所
佚名
救人牺牲后,他重生走上权势巅峰
救人牺牲后,他重生走上权势巅峰
前世,他为了所谓爱情,选择从底层开始。原本被所有人看好的高材生却去做了一个基层小人物。而这,便是他不幸一生的开始!先是被人故意排挤然后莫名被追责,最后,又因为见义勇为身死。而现在,他重生了!他回到了2
佚名
恶妇当家:全家跪求别卷了
恶妇当家:全家跪求别卷了
沈花开是大江村出了名的恶妇,横行霸道,好吃懒做。嫁到裴家半年,吃空米缸拳打全家老少。如今卷了全家活命的钱要跟野男人跑了,被病秧子夫君当街抡棍爆头。………看着镜中娇艳如花的脸蛋穿越过来的沈花开痛心疾首:
小华生
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
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
楚询穿越玄幻世界,成为东临圣地藏经阁长老,获得投资系统,可以看到旁人的气运,命运,位格等,投资不同,收获不同。投资要求:仅限天命反派。这让楚询郁闷,凭什么我的只能投资反派?大徒弟:师父,我给你抢来一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