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生活录

第182章 柿骅山之行(五)(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82章 柿骅山之行(五)

岑子酒从林中走出,手中还拎着五只兔子,不是活的,已是被他处理过的食材而已。

一抬头,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岑子酒微微一笑,“你们都看我作何?”

看见孙家兄弟手中的鱼后,风间笑呵呵道:“孙大哥,你这收获不小啊。”

看着岑子酒手中的兔子,孙大摇头摆手道:“这鱼与岑公子的兔子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

“有什么小巫见大巫的,兔子也好鱼也罢,只是咱们的晚饭而已。”岑子酒笑着来到火堆前,把用树枝串好的兔肉,递给他们,“拿着,一人一只,自己烤自己的。”

狗剩接过兔肉,立马伸向火堆中,他饿的有点急不可耐。

孙大微微一笑,也接过一个兔肉,坐在火堆旁,烤兔肉。

而孙三把鱼全部给了孙二,他接过两只,笑着对孙二说道:“二哥,你的兔肉我替你烤,你负责把鱼烤熟。”

被动拿着鱼,孙二甚是无奈,想动手打人,双手却没空闲,只得踢了自家弟弟一脚,笑骂道:“混小子,看见山货,就不要水产,你这变化挺快啊。”

一屁股坐在地上,进行烤肉的孙三笑着回答:“二哥,你说错了,弟弟我是山货要、水产也要。

所以啊,你快点把鱼烤熟,别耽误我的进餐时辰。”

孙三的话,自然惹来孙二用脚的亲切问候,也惹的狗剩哈哈大笑。

狗剩的笑,其他人没反应,只有孙二不是很高兴,趁着其他人不注意,狠狠瞪了他一眼。

这一眼还被狗剩瞧见,狗剩没有回瞪回去,只是朝着孙二挑了挑眉毛,并嘴角上扬,一副假笑回应。

孙二闷哼一声,便不再理会他,而是坐在地上,两条鱼一起烤。

孙大一边翻转手中的兔肉,一边暗自打量岑子酒,他想知道,岑子酒用的什么办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抓到五只兔子。

而且看这兔子的处理手法,显得极为专业,一看就知,这是老手所为。

要不是岑子酒一副公子哥扮相,孙大都以为,他是一个猎人。

不只孙大如此想,孙三也是这么认为的。

与孙大的谨慎性格不同,孙三向来喜欢不懂就问。

孙三把兔肉翻了一圈,抬头看了看岑子酒,好奇地问道:“岑公子,你家是猎人世家吗?”

岑子酒刚把酒葫芦打开盖子,喝了一口,就被孙三这句话弄的呛酒,一阵咳嗽之后,他抬头问道:“我说孙三兄弟,你何出此言啊?”

“我这么说,当然是有理由的。”孙三伸出左手,小拇指勾回,“就一路走来,你是咱们之中体力最好的。

岑公子,在山里,比我们采药人体力还好的,也就猎人而已。”

孙三勾回无名指,“遇绿蛇之际,我们所有人都是先愣,再有所行动,而只有岑公子,看见即行动。

遇毒蛇而不怕,除了捕蛇人,就只有常年往返林中的猎人,才会如此。”

孙三又勾回中指,“这五只兔子,岑公子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捕捉到,而且处理手法如此老道,除了猎人,我想不出其他。”

岑子酒被孙三这一二三说的,有点发懵还有点佩服。

佩服是孙三心思如此缜密,与他的作风完全不符;至于发懵,那就简单了,上述三个原因,真与猎人有关吗!

见岑子酒的反应,孙三还以为被自己说中呢,他嘿嘿一笑,“岑公子,你不用如此,怎么说咱们也算半个同行啊,你…”

“停!孙三兄弟,你见过不带工具的猎人吗?”岑子酒摊了摊手,手中除了烤兔肉,再无他物。

十月二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关于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凡尘本就孤单,哪有什么依靠?张志文早就明白这世间的道理,他独自一人上路,独自一人修仙,为的不是长生不死,更不是荣华富贵,他仅仅只是想在这妖魔混乱的末法时代生存下来而已,一人
一只蚊子哦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他穿越了,成了一个豪门子弟,本可以锦衣玉食,却因为救了三个不该救的女人被分配去穷酸的封地,还欠下了巨额债务。豪门变寒门?不怕,他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强兵练士,成就古代第一个研制火药的供应商!等到圣上赶
佚名
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
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
关于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刚刚退伍的杨浩,意外穿越到了四合院世界,并觉醒了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在这个禽兽遍地走的四合院,与几个红颜知己,嗯,你们懂得。
我想吃炸酱面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简介:穿越大明,成为朱元璋亲爹朱长夜,在朱元璋出去闯荡江湖时,死于战乱。好在一年后觉醒修仙系统,从此踏入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推荐地址:2w0-183090
洪荒高手
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
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
获得长生不死之后,你以为我会游历世间?不不不,我只想找个铁饭碗躺平。就你了,小狱卒!为什么做这个工作?还不是因为能阅人无数,要不然摸鱼的日子也够无聊的~过段时间大帝死了?什么,大佬也死了?合着现在,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