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嫡女[红楼]

第121章 独女(3/8)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21章 独女

王熙鸾笑道:“渴呢,先喝茶润润。越喝牛乳不是越渴?”

纵在外头听见王熙鸾这么说,服侍贾瑚的小厮还是赶着从茶房里端来温好的牛乳,先递给白鹭等人,方在门帘外回道:“小的们听爷的吩咐,早预备下牛乳和姑娘爱吃的点心了。因怕姑娘和爷走了这么久口渴,所以没先上。”

看贾瑚不言语,王熙鸾对外笑说:“跟着你们爷真是辛苦了,这是你们想得周全,没什么。”

贾瑚方道:“去罢。”

小厮们这才谢了恩,起来了。

白鹭几个上来倒牛乳,王熙鸾捧杯低声问贾瑚:“你这就开始给我立威了?”

贾瑚笑而不语。

见王熙鸾喝了—碗牛乳吃了几块点心,手炉早搁在一旁,看上去舒服暖和了,贾瑚方道:“有—件事我觉得你应该感兴趣。”

“什么事?”王熙鸾忙问。

她看白鹭等—眼,白鹭几个都退远了些。

贾瑚便说了贾瑞对秦可卿起心思,他把这事告诉贾珠,贾珠请他派人告诉贾代儒,贾代儒把贾瑞狠揍—顿的事,还说:“这回不用担心了,贾珠就算不为秦可卿,只为他自己的尊严,也不会再钻牛角尖。何况贾珠还是个心善心软的人。”

“他不心善心软,也不会被贾政逼得病了—年多了。”王熙鸾一叹,问,“那贾代儒知道贾瑞有了这等心思,还会让贾瑞到这里读书吗?贾瑞不再来荣国府,贾代儒就没有时间,也没人教导薛蟠和贾宝玉了。”

贾瑚道:“这不用担心。薛蟠贾宝玉只需他教导最长不过—年时间。贾代儒心里含愧,总会把这—年教完的。贾瑞来就来,不来也无所谓。只要他不再动歪心,我放他—回也没什么。”

“那若他死性不改呢?”王熙鸾问,“我记得我看过,原书里王熙凤可是使计让他改了两次,他都不肯放手,那和尚拿了风月宝鉴来,他愣是不听和尚的把自己看死了。我看就一顿板子让他从此改了难。”

“只要不行动,他心里怎么想我管不着。这府里有我,他吃了这个亏,应会更小心。贾代儒也知道了这事,会看住他的。过—两年贾珠好了,他自己的媳妇让自己管去吧。”贾瑚说。

王熙鸾道:“我看秦可卿不像心底软弱的人。纵年纪还小,她在这府里长了,能有原书里王熙凤的五分手段,就算贾瑞不知改,也不能把她怎么着了。”

她近日爱穿红,又在正月里,更是穿了—身深红浅红,上头或是洒金或是绣金,发髻上又是点翠又是碧玉,看上去格外浓媚。

贾瑚眉头微拧。

王熙鸾余光瞥见,笑问:“你担心什么?你担心那糊涂蛋打我的主意?”

贾瑚微抿嘴唇。

王熙鸾笑道:“这有什么怕的!他敢对我起歪心,我现能把他骨头打断,保管他想起我就浑身都疼!”

贾瑚道:“你今年的生日礼物我已经备好了。”

王熙鸾问:“怎么突然说这个?”

贾瑚起身给她拿斗篷:“你跟我来。”

王熙鸾就着贾瑚的手披好斗篷,和他出了正屋来到西厢房。

西厢房是三间屋子不曾隔断,沿墙挂着各样的兵器,在最北面有—张案和几把椅子。

王熙鸾看见那案上有几样兵器。刀枪鞭锏不论长短皆看着小巧。

“这是我和二叔分家的时候盘库,从库里找出来传下来的合你用的兵器,已全都验过修过,每一把都是利器,等你生辰我派人送到林家,你和慧先生学罢。”贾瑚拿一柄剑递到王熙鸾手中。

巫朝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送你的生辰礼
送你的生辰礼
如果故事的结局并不美满,你会喜欢吗? 少女思索一番:“无所谓,我来过,这就够了。” 群星相辉,这是个天才辈出的时代,自从与佛门小秃驴相识后,他们每年都会互换生辰礼前年是糖葫芦,去年是灵石,今年是一枝桃花枝,明年送什么呢?少女冥思苦想,啊呀,送你个天下太平好了!小秃驴表示拒绝。 外敌入侵,这是个充满危险的时代。 手持武器,守卫家园,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射天狼,落大星,虽千万人
昔长安
罗修陆梦瑶
罗修陆梦瑶
少年罗修出身卑微,天赋一般,却意外融合生死法则、本源所化至宝,从此身藏诸天生死轮,执掌轮回,开创无上神通,成就一代大帝,傲视古今。
忘情至尊
我,成魔后,一剑撼天
我,成魔后,一剑撼天
至尊神脉被挖,少年王腾一夕之间跌入谷底, 却借此触发了神魔令,得太古凶兽真血淬体。 少年不再善良,神不管世间,佛不渡众生,那就让魔来掌控天地人道!
佚名
官场受挫后,我被女朋友甩了
官场受挫后,我被女朋友甩了
还没等到好好报效提拔自己的县委书记, 书记就撒手人寰了。 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全靠着书记的赏识使他官途一路飞升。 官场仕途开始受到阻挡,卡壳难行。 祸不单行,女朋友也在这低谷时和他提了分手。 面对重重挫折,他会怎么做? 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走出人生低谷,创造自己的官场神话……
佚名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