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阮玉离

第506章 再入盘武洞府(2/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06章 再入盘武洞府

“只是,神源空间里面,神源的数量并不是无限的,你好歹要给后来者留一些,不要全部用光了。”

“呃……”秦明有些尴尬,当时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其中的大部分神源,都被神秘石碑给吞了。

既然洞府之灵都这般说话了,那么秦明自然也就不会强行吸收了,那跟强盗也没有什么分别。

盘武洞府,终归是属于盘武大帝的,它的使命是寻找一代人传人,传承下去,不是专属于秦明。

“要想修炼盘武大力神通第二层,同样需要参悟九十九幅盘武图录!”

洞府之灵带着秦明,来到了九十九层高台。

“真是麻烦,幸好我有神秘石碑的辅助,否则要花费个一两年时间,才可能参悟得出来。”

秦明低声自语。

他已经练成了盘武大力神通第一层,算是入门了。

但想要参悟新的九十九幅图,正常情况下没有几年时间是不行的。

这还只是第二层,后面还有第三层、第四层……到时将会越来越难,花费的时间也将越来越多。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除了盘武大帝之外,从来没有人能将盘武大力神通修炼到最高境界第九层的缘故。

难度确实很大。

修炼盘武大力神通,就等于是激发人体激能,开发体内所蕴含的无穷力量。

越往后面,就越难激发潜能,这是上天注定的。

秦明坐上了高台的第一层,参悟第一幅盘武图录,开始了漫长的参悟过程。

饶是他拥有神秘石碑的辅助,依然还是花了大约半年时间,才将这新的九十九幅盘武图录参悟成功。

而这样的速度,落在洞府之灵的眼中,已经是无与伦比的震惊了。

“半年……仅仅只用了半年,这应该是历史上最快的速度了吧?”

洞府之灵低声自语,难掩其激动的心情。

“这个传人,没有选错,必将是盘武大帝历代以来最杰出的传人!”

“能够选出这么一位杰出的人物,也算是没有愧对盘武大帝遗留下来的使命!”

等秦明从第九十九层高台站起来,洞府之灵适时地出现。

它说道:“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一步,将九十九幅盘武图录,合而为一,便可以将第二层盘武大力神通,修炼成功了。”

秦明早已知道流程,接下来,就是观看盘武大力神通的真正奥义。

洞府之灵带着秦明,进入一个神秘的空间。

神雕大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临夏风告别
临夏风告别
关于临夏风告别:金秋九月,在开学报到这天,藤兰中学人山人海。叶琰和张羡排在一班队伍里,两个人都没想到会被分到一个班。-在这个学期,叶琰结识了几个朋友,军训认识的安阳,最后他们成为同桌。军训过后,隔壁班新来的转校生也与他有交集,是认识三年只见过一面的笔友江忱。以及刚开学那会,经花玖儿认识的学长林淮……-长夏六月,高考结束,有的考生大声欢呼,有的考生沉默不语。花玖儿离校那天,恰逢艳阳高照,夏风送别。
雨浥轻尘
四合院,我的新生
四合院,我的新生
人到中年突逢变故,独子误入歧途,出狱后又痴迷赌博、偷借高利贷,怒火攻心吐血昏迷,入院查出身患恶疾命不久矣,不愿为苟活三五栽而拖累妻子,故选择投崖自尽,却被流光株连,身体化为尘埃仅留一缕残魂。青莲圣人为了却因果,收入门下,送其夺舍……
银星1006
穿越大宋之水浒经营
穿越大宋之水浒经营
主角在这个充满江湖义气与权谋斗争的世界里,凭借着自己超越时代的智慧和见识,开启了独特的经营之路。 他巧妙周旋于各路英雄好汉之间,与宋江、武松等梁山好汉结下深厚情谊。 利用现代商业思维,他在乱世中发展贸易、经营产业,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水浒世界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变革。 然而,前进的道路充满波折,朝廷的打压、敌对势力的嫉妒,都让他面临重重挑战。 他能否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站稳脚跟,创造属于自己的
浮华如梦
十抽满命!我一级一个金色词条!
十抽满命!我一级一个金色词条!
关于十抽满命!我一级一个金色词条!:全民转职,魔物纵横,副本至上。人人18岁都可以启动“天命转盘”开启转职,只有转到职业才能再转一次,叫做出金。运气好可以成为双职业者,只有极少数可以抽中同一职业,重复职业会化作特殊神座,这类也被称作“天选之人”。方明穿越,一击出金。好消息:唯一隐藏性职业。坏消息:职业是。“继续抽!”“农场主!”“继续!”“农场主……”这一日,九道金光映照,九大神座铸神格!!方明
复得返自然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
有个特种兵大佬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结果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三国,还变成了关羽的次子关兴。当时他赶上襄樊之战打得热火朝天。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但关兴心里清楚,关羽的危机即将来临。他请求刘备和诸葛亮派兵支援,为关羽保留一条回蜀的通道。然而,刘备正忙着称王,实在抽不出兵力去支援荆州。 更何况,刘备和诸葛亮都不相信关羽会败,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会在他最风光的时候背叛他,献城投降东
佚名